鄭和下西洋背后,還有很多教科書沒告訴你的真相!
鄭和下西洋這事兒,大家上學(xué)的時候都學(xué)過,但是,大概也就知道有這么回事兒。
再往深一點問老師的話...
為啥要派鄭和去出差
古代的船已經(jīng)那么先進了
老師那時沒講那么細。
沒關(guān)系,作為填坑愛好者的蘇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教科書里沒怎么講過的
鄭和下西洋
Part1為啥是鄭和
鄭和,作為一個宦官,和歷史上的其他同行不太一樣,他的技能點,在一個很牛掰的領(lǐng)域:打仗。
所以,在他當上燕王朱棣的馬仔之后,很快就卷入了老朱的家族斗爭--靖難之役。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請自行翻看歷史劇一大明王朝
最終,朱棣當上了皇帝,
而鄭和因為立過戰(zhàn)功,就變成了朱棣(明成祖)死黨,有什么好事,皇帝都第一個想到他。
我這兒有個出國考察的名額,你考慮一下
選鄭和去還有一個原因∶他懂軍事,,路上遇到情況可以應(yīng)付。
Part2說走就走的旅行
明成祖之所以想派人出國,主要是為了∶炫富+吸粉。也就是告訴別人,
明朝很牛掰,乖乖地當迷弟,不要惹事。
而且,難得出一趟國,
人肉帶回點國外的稀罕東西,也可以漲漲見識。
那么,既然要出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
1、走哪條路
古代的中國人,去西方做生意,一般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走路
歐洲-——————中國
一種是下海。
這兩條路,分別叫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在唐朝以前,大家更喜歡陸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還有名人代言。
但是安史之亂后,西北地區(qū)不再受中央控制,到了宋朝,甚至變成了西夏人的地盤。
陸路不通,宋朝人想做生意,只有海上這條路了。
所以從宋朝開始,海上貿(mào)易越來越重要。
歷經(jīng)北宋、南宋、元朝,一代代商人,讓海上絲綢之路,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明朝人出國的首選航線。
海上貿(mào)易在宋朝以前也有,但從宋朝開始,才真正開始占據(jù)主體地位。
那么問題又來了∶
下海這么危險的事,明朝人咋說干就干而且一次不過癮,還得下七次。
2、明朝人憑啥敢下海
明朝人之所以敢多次下海,原因很簡單∶船好
能造出好船,離不開前輩們,在造船技術(shù)方面的一次次進步。
1:槳&櫓
槳誕生的時間比較早,它是小船前進的動力來源。
讓我們蕩起雙槳
但是有個問題...
有木有辦法,一個人也劃得動大點的船呢人們發(fā)現(xiàn),槳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用
在水里起作用,出水之后沒啥用,很浪費。
于是在西漢時期,
人們在槳的基礎(chǔ)上,發(fā)明了一種改進裝置:櫓。
櫓葉比槳更寬,放在船尾,人通過繩子來調(diào)整方向,并帶動水中的櫓葉左右搖擺,給船向前的動力。
這個過程,叫做搖櫓。
而且,全程都在水里工作,動力比槳大得多,一個人能頂三個人的活。所以,櫓逐漸受到追捧,
人們經(jīng)??克?,前往那些槳去不了的地方。
櫓的出現(xiàn),節(jié)省了人力,擴大了人在水上的活動區(qū)域,這是人類在動力裝置上的一次進步。
而櫓在工匠們的手中,也在不斷升級換代,到鄭和下西洋時,用的就是櫓的最新版本∶旋轉(zhuǎn)櫓,據(jù)說有點類似螺旋槳。
2:舵
舵的靈感,依然來源于槳。
因為一開始,槳也用于調(diào)整船的前進方向。
駕駛小船時,在船側(cè)劃槳改變方向,駕駛大船時,在船尾劃槳改變方向。
一般的船倒沒啥,但如果是出海的大船,這么整不太安全...
于是人們根據(jù)槳的原理,繼續(xù)改進,在東漢時期,發(fā)明了舵。
把槳葉加大變成舵葉,固定在船尾,由船上的人操控。
但是,一開始的舵,舵葉全部在舵桿的一側(cè),要讓它在水里轉(zhuǎn)起來,很費勁。
這當然難不倒聰明的勞動人民,從宋朝開始,工匠們把舵進行了升級∶
一種叫平衡舵,舵葉在舵桿的兩側(cè),轉(zhuǎn)動起來就輕松很多。
一種叫開孔舵,舵面上有很多小孔,轉(zhuǎn)動時可以減少水的阻力。
還有一種叫升降舵,可以根據(jù)水位深淺調(diào)節(jié)舵的高度。
從槳到舵,再到各種類型的舵,是人類在轉(zhuǎn)向裝置上的一次進步。
3:帆
風(fēng),是工業(yè)時代之前,遠洋航行的動力之一。
而人類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利用不同方向的風(fēng),讓它推動船前行。于是,就有了帆。
帆的原理,就是根據(jù)風(fēng)吹來的方向,調(diào)整角度,將風(fēng)力分解之后,利用產(chǎn)生的向前的力。
為了讓帆能頂住風(fēng)的摧殘,提供更強動力,古代中國人在制帆的工藝上,也費了不少勁。
最后,發(fā)明了硬帆。
帆面每隔一段,都有竹子撐住,這樣帆就變得賊結(jié)實。有了硬帆,船在下海的時候,就更有底氣了,這是人類在風(fēng)向利用裝置上的,一次技術(shù)進步。
4:水密隔艙
雖然前面講的幾項技術(shù),都很牛掰,但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
船要是漏水咋辦,寫遺書啊,還能咋辦…
咋才能讓船更安全呢
唐朝人想了一個辦法∶
把船隔成很多個艙,艙與艙之間,互不相通。這就叫水密隔艙。
以前的船,一個地方漏水,水會流遍所有地方,很快就死翹翹了。
現(xiàn)在,一個艙漏水,水不會再流進其它艙,靠著其它艙的浮力,船該咋走咋走,
只需要補一下漏水的地方就行了。
水密隔艙,讓大家不再擔(dān)心船會漏水,可以跑得更遠,這是人類在航海安全方面的,一次重大進步。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很多其它技術(shù)(比如指南針),總之,在一代代工匠的鉆研和改進下,造船技術(shù)越來越先進,這才有了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說點啥呢感謝前輩吧!,不要小看每個方面的技術(shù)進步,它們給古代航海事業(yè)帶來的推動,都是非常巨大的。
Part3下西洋
鄭和前前后后,一共七次下西洋,
這里我們不詳細展開,只是總結(jié)性地講一下∶
第一、二、三次
前三次的范圍比較小,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比如越南、泰國、印尼、斯里蘭卡...
每去一個國家,就跟那里的國王加微信,光加微信不過癮,還要發(fā)紅包收小弟。有時候,還要處理一些特殊情況。
故事是這樣的:
斯里蘭卡有個貪財?shù)膰?,想把鄭和騙進皇宮,再圍攻他的船隊。結(jié)果鄭和帶人闖進宮里,把國王全家一鍋端了。后來國王被帶回大明,明成祖免了他的罪,然后下詔讓他們國家重選國王。
這三次遠航,除了之前的幾個小弟,船隊又更進一步,去了西亞和非洲東部。這幾次的影響力更大,路過的國家,不僅派使者跟著鄭和回大明拜碼頭,還送上了自己國家的稀罕玩意。非洲一個國家進貢的長頸鹿明朝人沒見過,管它叫麒麟。
第七次 最后一次,鄭和的船隊走得更遠,到達了非洲南部。
據(jù)說也是在這一次的途中,鄭和去世了。
雖然鄭和下西洋這事兒挺燒錢,但不管怎么說,它是中國古代航海史的巔峰,也是中國大航海時代的標志。
它代表的,其實是一種進步的精神。
七次出航,越走越遠,更進一步。而它背后蘊含的,也是一代代、一次次、一層層的進步。
是工具的進步,推動了技術(shù)的進步,才有了大航海時代的進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