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道的思維特征
逆向思維,是老子辯證思維的一大特征。
什么叫逆向思維?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思維是符合常規(guī)和常理的,呈一種固定的習慣性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正向思維。正向思維非常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導致思維的僵化和教條。與此相反,和常規(guī)、常理背道而馳,站在習慣性思維的對立面去反向思考,這就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仍然是以陰陽辯證為前提。因為老子辯證思維認為,陰陽矛盾體的雙方是對立統(tǒng)一的,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因此,逆向思維并沒有脫離“道”之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軌道,它只是站在事物相反相成的那個對立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是對事物發(fā)展的一種前瞻性預見,是顧及到事物一體兩面的最智慧、最全面的思維方式。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逆向思維的一個典型代表。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陰陽統(tǒng)一體。在常規(guī)思維看來,剛強占優(yōu)勢,柔弱占弱勢。兩者對峙,一定是強者勝。但老子卻站在違背常理的角度,提出了“柔弱勝剛強”這一截然相反的觀點。
老子認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柔弱代表著新生、有生命力,青春、向上、成長而有生機。剛強則代表著衰老、枯槁和死亡。柔弱以孱弱之態(tài)勢,卻蘊含著剛強的力量。自然界的樹枝,春天新生的嫩枝總是非常柔韌,不容易折斷。因為它們的生命剛剛開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而秋天的枯枝卻是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它們堅強脆硬,入力即折。人的身體也是如此。幼時身體柔若無骨,年老后,身體僵硬,失去彈性,易發(fā)骨折。所以,老子主張守柔、處弱。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老子逆向思維的又一例證。
老子用滋潤萬物的水作“不爭”的比喻。因為水總是默默無聞的用自己的身體滋養(yǎng)著萬物。它向低處流,不與任何物質一爭高低。如果誰擋住了它的道,它就一聲不響的讓開。它沒有任何形狀,能容忍一切,放入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狀。但是,看起來如此謙遜低調的水,卻有著誰也無法阻擋的堅定性。水是最柔弱的,可是水卻比石頭硬,再硬的石頭在水滴的侵蝕下,都抗拒不了水滴石穿。
因此,我們不要從字面上去理解“不爭”。它不是消極意義的與世無爭,不是頹廢和沉淪。不爭,是老子哲學中最具智慧的內涵。為什么要不爭呢?老子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闭驗樗c萬物不爭,所以才沒有任何可以與它相抗爭的物質。這里的不爭,是爭的最高境界,是爭的最具科學性的迂回,是完善自身修養(yǎng)和保護自我的法寶。
這就是逆向思維的獨特視角。如果我們善于運用它,實踐它,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高度的智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