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17年10月9日,A公司與B公司簽訂了一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由A公司承建B公司工程項目。
2017年10月18日,A公司與C公司簽訂了一份《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書》,約定A公司將從發(fā)包方B公司承建的部分工程,以工程勞務分包的方式分包給C公司施工,合同預算價格1084.2萬元,其中:挖運630萬元,邊坡修整300萬元,缺陷修補及其他104.2萬元,測量隊管理費及現(xiàn)場人員工資13萬元,項目部管理人員工資20萬元,外聘人員工資10萬元,其他7萬元。A公司收取C公司管理費130萬元。
2017年10月25日,C公司與胡某簽訂了一份《設備租賃合同書》,租賃方式為胡某按工程需要組織挖機、運輸?shù)仍O備進駐現(xiàn)場施工,完成土石方挖運、邊坡修整等C公司分包工程。租賃費為962萬元(含稅、管理費),上繳C公司管理費240萬元。
合同簽訂后,胡某即支付C公司管理費105萬元,并隨即組織人員進場施工。2018年4月,因A公司延誤工期被業(yè)主清退,胡某隨之退場。截止胡某退場時,其所承接的工程已完成施工。
2018年12月,A公司與C公司辦理了結算,結算報審金額為1084萬元,終審金額630萬元,加上補給C公司管理費100萬元,共計730萬元。
2019年6月8日,因C公司拖欠工程款,胡某遂向法院其實,要求C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利息。
裁判觀點
法院認為,C公司與胡某簽訂的《設備租賃合同書》名為租賃實為轉包,其因C公司非法轉包而無效。而管理費作為“非法轉包”等無效行為取得的“非法所得”,根據規(guī)定“可以”進行收繳。但收繳的目的在于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及時制裁違法行為,進一步規(guī)范建筑市場,保證建筑工程質量,進而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民事違法行為是否懲罰應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及當事人違法情節(jié)而定,不能因為適用懲罰措施而導致當事人利益嚴重失衡。
本案中,105萬元管理費是C公司與胡某簽訂合同后,胡某即支付C公司的。此外,《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書》約定A公司收取C公司管理費130萬元,但雙方結算時除去工程終審金額630萬元外,A公司又補給C公司管理費100萬元。實際上,C公司除了已經取得胡某上交的105萬元管理費外,還另外從A公司獲得管理費100萬元。C公司亦承認這個100萬元管理費與胡某沒有任何關系,是A公司對C公司的補償。胡某組織幾十名民工施工,最終完成了約定工程,且驗收合格,其理應獲得施工的勞務費。如果將該105萬元管理費予以收繳,則胡某僅得525萬元勞務費,與其付出的勞動不相符。而非法轉包的C公司在收取的胡某105萬元管理費被收繳后,仍然獲得了A公司補償C公司的100萬元管理費,勢必造成新的不平衡,激發(fā)新的矛盾。最終法院判令C公司將實際施工前便已經收取的105萬元管理費向胡某予以返還,而不予以收繳。
法條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十七條 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yè)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承包單位有前款規(guī)定的違法行為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造成的損失,與接受轉包或者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第二款 承包人因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與他人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及第七百九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guī)定,認定無效。
律師說法
根據《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規(guī)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管理費通常是指企業(yè)管理費,即建筑安裝企業(yè)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的費用,其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差旅交通費等內容。但本文討論的“管理費”,即在工程轉包情形下,轉包人收取的管理費則并非上述法定管理費范疇。那么針對這類管理費,實務中一般是如何處理的呢?
一類觀點認為,由于轉包行為屬于《建筑法》明文規(guī)定的無效違法行為,轉包單位收取的管理費屬于轉包人轉包工程所獲得的“牟利性”對價,因違法行為取得的收益應屬于違法所得,故應根據《建筑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予以收繳。
也有觀點認為,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guī)定,合同因轉包而無效后,因合同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因此,轉包人應當返還向實際施工人收取的管理費。即便涉及到行政處罰,也應當基于利益平衡原則,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及當事人違法情節(jié)來確定是否適用沒收非法所得,不能因為適用懲罰措施而導致當事人利益嚴重失衡。
還有觀點則認為,如果轉包人對涉案工程實施了相應管理行為,意味著其必然付出了相應成本,應當肯定該等管理行為,并允許轉包人收取管理費。從根本上來說,合同無效是因資質問題所導致的,而非雙方意思表示瑕疵導致,轉包合同雙方對管理費的收取具有一致的意思表示,雖合同無效,但對結算條款也應參照適用,故轉包人有權收取管理費。
當然,實踐中也有判例認為對轉包人收取的管理費應當酌情考量,基于利益平衡原則,在轉包人對工程進行管理的情況下可予以部分支持。
總的來說,當前對于轉包收取管理費如何處置的主流思路是:若管理費已經完成支付,則給付一方不得要求返還;若管理費尚未支付,則因合同無效而不得再要求支付。因此,如果建設工程涉及轉包,由于轉包的違法性存在,轉包人、實際施工人應當注意管理費的支付節(jié)點,盡量減小自身損失。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