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收澀藥
一、含義
凡以收斂固澀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療滑脫不禁證的藥物稱為收澀藥,又稱為固澀藥,或合稱為收斂固澀藥。
氣、血、精、液(津)是構(gòu)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zhì),是臟腑、經(jīng)絡(luò)等組織器官的物質(zhì)基礎(chǔ)。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地消耗,又不斷地補充,盈虧消長,周而復(fù)始,以保障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故《靈樞·本臟》篇云:“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生命者也。”氣屬陽,具有溫煦、推動、固攝等生理功能;血、精、液(津)屬陰,分別具有營養(yǎng)、滋潤、促進生長發(fā)育及制約陽氣的生理功能。人體陰液的正常運行、分泌和排泄,有賴于氣的推動和固攝,而陰液的耗損,亦會導(dǎo)致氣無所依存而隨之外脫。故如久病體虛、正氣不足、固攝乏力而導(dǎo)致氣血精液滑脫不止,若不能及時斂其耗散,必然導(dǎo)致元氣大虧,或變生他證而危及生命。“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故此時唯有收斂固澀之品,方可有效地收攝氣血精液的滑脫,以挽留衰微之元氣,為根治疾病之本創(chuàng)造條件,故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日:“澀可固脫”,李時珍日:“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藥,以斂其耗散。”因而收斂固澀可以理解為增加機體對氣血津液的約束力,使之不過多地流失,或者耗散。
滑脫不禁證是指人體的氣血津液不能正常地約束,而無節(jié)制地向外耗散,或者流失的證候,也就是李時珍說的“脫者,散而不收”。包括陽氣虛弱、衛(wèi)外不固、肌表疏松之自汗和陰虛火旺、虛熱熏蒸、迫津外泄之盜汗;腎氣不攝、精關(guān)不固之遺精滑精和腎氣不足,膀胱失約之遺尿、尿頻、小便失禁;脾虛、腎虛或脾腎兩虛之久瀉久痢;肺虛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腎兩虛、攝納無權(quán)的虛喘證;脾腎虧虛,沖脈、帶脈不固之崩漏、帶下等證。
二、功效與主治
1. 共有功效與主治 收斂藥都共同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均可主治滑脫諸證,癥見自汗、盜汗、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失禁、久瀉、久痢、崩漏、帶下、虛喘證等。有的具固表止汗作用,可用于陽氣虛弱、衛(wèi)外不固、肌表疏松之自汗和陰虛火旺、虛熱熏蒸、迫津外泄之盜汗;有的具固精縮尿作用,可用于腎氣不攝、精關(guān)不固之遺精滑精和腎氣不足,膀胱失約之遺尿、尿頻、小便失禁;有的具澀腸止瀉作用,可用于脾虛、腎虛或脾腎兩虛之久瀉久痢;有的具斂肺止咳作用,可用于肺虛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腎兩虛、攝納無權(quán)的虛喘證;有的具收斂止血、收澀止帶作用,可用于脾腎虧虛,沖脈、帶脈不固之崩漏、帶下等證。
2. 兼有功效與主治 固精縮尿止帶藥常兼有補虛作用,有的具有比較強的補腎作用。由于既能補益肝腎,又具有固攝精氣的作用,因而是臨床喜用的補虛藥。
三、性能特點
1.藥性 收澀藥的藥性沒有規(guī)律性,可能偏溫,可能偏寒,也可能是平性,這一類的藥典型的偏溫或者偏寒的不多,但是有的本身就是補陽藥,或者有的本身就是溫里藥,那么它的溫性是比較強的,比如溫里藥肉豆蔻,或者補陽藥桑螵蛸,溫性比較強;有的藥它本身就是清熱藥,有清熱作用,如五倍子,它的寒性比較強。
2. 藥味 收澀藥味多酸澀,酸可收斂,澀可去脫。部分藥物兼有補益作用,具有甘味。根據(jù)藥性五味理論,酸味和澀味都能收能澀,這一類藥的作用都是能收能澀的,所以都可以有酸澀味。有的藥本身是很酸的,如烏梅、五味子;如果藥物本身沒有酸味,口嘗的時候沒有明顯的味,強調(diào)的是澀味,收澀藥都與酸澀味有關(guān)。
3. 歸經(jīng) 主入肺、脾、腎、大腸經(jīng)。歸經(jīng)取決于藥物的具體的主治是哪一種滑脫不禁的證候。用于久咳虛喘的,肯定是歸肺經(jīng)。用于自汗盜汗的,可能以歸心、肺二經(jīng)為主,因為汗為心液,肌表不固,肺主皮毛,能宣發(fā)衛(wèi)氣,所以與肺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治療久瀉久痢的,歸大腸經(jīng)。治療尿頻遺尿的,歸膀胱經(jīng)。固精縮尿的,歸腎經(jīng)。
4. 升降浮沉 收澀藥為酸澀收斂之品,善于收斂精氣,故其作用趨向以沉降為主。
5. 毒性 根據(jù)狹義的毒性,本章中的罌粟殼為有毒且可成癮之藥。
四、 配伍應(yīng)用
滑脫病證的根本原因是正氣虛損。收澀藥物畢竟是應(yīng)急之品、治標之物,臨床上只可暫用以治標。一旦滑脫病勢得以暫時控制,即應(yīng)針對正氣虧損、臟腑虛弱情況,應(yīng)用補虛藥以固本;或應(yīng)用本類藥的同時,與相應(yīng)的補虛藥配伍同用,以標本兼顧。如氣虛自汗、陰虛盜汗者,則分別配伍補氣藥、補陰藥;脾腎兩虛所致的久瀉久痢,或帶下不止者,應(yīng)與補脾益氣藥、溫腎補陽藥同用;腎虛精關(guān)不固、精滑不止、膀胱攝約無力、遺尿、尿頻者,宜配伍補腎藥同用;肝腎虛損、沖任不固、崩漏下血不止者,當與補肝腎、固沖任之品同用;肺腎兩虛、久嗽虛喘者,須與補肺益腎、納氣定喘藥配伍應(yīng)用。總之,治療滑脫不止之病證,不可單用收斂固澀之品取效,須辨其根本,適當配伍,標本兼治,方可奏效。
五、 使用注意
1. 注意因證選藥 自汗盜汗選用止汗藥;久瀉久痢選用止瀉藥;遺精滑精、尿頻帶下選用固精縮尿止帶藥;虛喘肺氣不收選用斂肺藥;出血不止選用止血藥;虛陽上浮選用引火歸元藥。
2. 注意證候禁忌 本類藥物性澀斂邪,故凡是邪氣未解,或濕熱所致瀉痢,帶下,血熱引起出血,以及郁熱未清者均不宜單獨使用,以免有閉門留寇、斂邪難解之弊。但本類藥物中有一些藥物除收澀作用之外,兼有清濕熱、解毒功效者,則又另當別論。對于滑脫不禁、元氣大虧而虛極欲脫之證,并非收澀藥所能奏效,應(yīng)當急用大劑補氣救脫之品,以挽救虛脫。
收澀藥除口服給藥之外,尚有粉撲、調(diào)敷、熏蒸、浴洗等諸種用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