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不僅反映了一個充滿千差萬別的品類卻又和諧統(tǒng)一的世界,而且描摹了一個萬物生生不已、永遠變化的世界。其變化的形成是分陰分陽、剛?cè)岬?、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六十四卦是用它獨特的方式描述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
1. 乾坤代表天地,天地是由太極造分,這是最大的對立面的斗爭和統(tǒng)一
在這個對立統(tǒng)一中,乾坤兩卦都有創(chuàng)生化育萬物的功能,但乾永遠居于主導(dǎo)地位,坤永遠處于配合乾的次要位置。請看乾坤兩卦的卦辭。
乾:元亨利貞。譯文:大通順,占問有利。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譯文:大通順。占問雌馬有利。君子有所往,起先迷路,后來得到房主人的接待。有利于到西南方去,能賺錢;到東北去,會失財。占問安居,吉。
從卦辭上就可以看出,乾是健、是先、是主,是矛盾的主導(dǎo)方面,表達自己的特點,簡明扼要,無須顧及其他,四字足夠。而坤則不同,坤是順、是后、是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必須表明自己的全部價值是如何順承乾健、以乾為主、為先,以己為配、為后的,文字少了說明不了問題。
坤卦中關(guān)鍵的一句卦辭是“利牝馬之貞”。牝馬是雌馬,牡馬是雄馬;一匹未去勢的牡馬大約要管束五六十匹牝馬?!吨芤住芬阅雕R與牝馬的關(guān)系,來比喻乾與坤的關(guān)系:乾象牡馬應(yīng)剛健自強,坤象牝馬應(yīng)柔弱順從。
“利牝馬之貞”,是說占有問雌馬而得到吉利的兆示,是強調(diào)坤要守其本分。“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是強調(diào)坤要時刻注意永遠在乾之后而絕不為乾之先。它如果失卻了自己的貞正、本分,就要迷路,就要失主?!袄髂系门?,東北喪朋”,西南是陰方,代表坤;東北是陽方,代表乾。朋,指朋貝。貨幣起先用貝,貝十枚一串為朋。是說坤只有安守其位,才能得利;不安其位,就要失利。
乾卦《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譯文:盛大無際的乾陽元始之氣啊,萬物皆取它為開端,它是天的本原。
坤卦《彖傳》: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譯文:至極無限的坤陰元始之氣啊,萬物皆取它而生成形體,它又總是順從和承奉天的乾陽之氣而運動。
一“大”一“至”,是有區(qū)別的。乾象天,天之體大而無邊;坤象地,地之體不如天之體大。但坤效法乾,至乾之大而后已。
一“始”一“生”,也說明了乾坤地位的不同。天地合德,共生萬物,二者缺一不可。但天是根本,萬物從乾那里取得生命的氣質(zhì);地是順從,萬物從坤那里獲得生命的形體。萬物有了乾的氣質(zhì)才可能有坤的形體。“資始”是主動的,無條件的;“資生”是被動的,有條件的,所以坤“乃順承天”。
2. 《周易》六十四卦所反映的對立統(tǒng)一,是把對立面的斗爭與轉(zhuǎn)化描繪成剛?cè)幔搓庩枺┫L的過程
剛?cè)幔庩枺┫L的思想對中國古代及后世思想文化,尤其是醫(yī)學(xué)影響極深。這一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十二消息卦”上。剛長則柔消,柔長則剛消,剛?cè)嵯L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剛?cè)岱e漸、相互取代的過程。這本是客觀的自然過程,但《周易》卻賦予它優(yōu)劣、善惡的人世感情色彩:剛為優(yōu)、為善,以長為好;柔為劣、為惡,以消為宜。
在六十四卦中,有這樣特殊的十二卦:它們的剛爻與柔爻都集中在一頭,自初至上,分別排列,不相錯雜。由于十二卦恰好與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數(shù)字相應(yīng),故《周易》作者認為十二卦的剛?cè)嵯L正好反映了天道運行十二個月的消息盈虛,但沒有明確地把二者搭配在一起。
至三國時期,吳人虞翻明確說出了十二月卦。十二消息卦與十二個月的陰陽變化相應(yīng),從整體上反映了《周易》具有這樣的思想:事物變化發(fā)展的過程與天道運行一樣,是剛長柔消、柔長剛消、剛?cè)峄ハ嘞L的過程;人類社會變化也是如此,剛與柔相互消長,反映了人世間君子與小人的斗爭。例如剝卦,五柔在下,一剛在上,剛幾乎被柔變盡,柔長而剛消,所以稱剝。聯(lián)系人事,剝是小人得勢的時代,小人盡剝君子,而君子要頭腦清醒,切勿妄動。
《周易》認為,柔長剛消,必有盡時,剛長柔消的時候必然到來。正如《序卦傳》所說:“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fù)’?!笔钦f事物不可能永遠終結(jié),上面剝落完了回來下面再上升,所以繼續(xù)它的用“復(fù)”。“復(fù)”,一陽剝盡于上而又復(fù)生于下,故曰“剝窮上反下”。崔憬注:“夫易窮則有變,物極則反于初。'剝’之為道,不可終盡,故受之于'復(fù)’也?!?/span>
復(fù),為反復(fù),即反歸正道?!皠儭迸c“復(fù)”為一窮一通,一反一正,一亂一治。繼否(三柔三剛)泰(三剛?cè)幔┲?,“剝”“?fù)”在六十四卦的鏈條中又構(gòu)成了一個發(fā)展的循環(huán)序列。所以“剝”至極點,剛將復(fù)生。
復(fù)卦一剛在五柔之下,陰極而陽反。為十一月建子之卦。從天道來看,夏歷正十月為陰盛至極,至十一月冬至之時,陰氣反生于地。此時雖只一陽,似乎力薄勢孤,但這一陽初生、向上,蘊含著勃勃生機,萬物將從此萌動茂長,其生生之勢不可阻擋。一陽之上,五柔雖眾,卻必披靡消散,為隨之而長的二陽、三陽……所取代。
《復(fù)卦·彖傳》:“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笔钦f由姤卦一陽消,遁卦二陽消,否卦三陽消,觀卦四陽消,剝卦五陽消,坤卦六陽消至復(fù)卦一陽來復(fù),歷七變?yōu)槠呷眨@“七日”實為“七月”。也就是說,從一陽消退至一陽息生又反歸于正道,這七變是一個天道運行的消息盈虛過程。天道,即天地、日月、星辰運行不止,日月盈虧、寒暑往來、四時交迭、晝夜進退等自然現(xiàn)象,它們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七月”必復(fù)來,非人力所能為。
《彖傳》:“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系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大德就是生成萬物)。天地之心唯生物不息,空言此心不可見,于復(fù)卦則具體可見。當(dāng)“剝”之時,一陽殘存將消盡,其生機幾乎息止了,然而一變而復(fù)生于下,作為新生的一陽又充滿無限生機,由此處即可見天地的本心是使萬物生生不息,永無毀滅之時。
天地本無心,說“天地之心”,像似天地有心主宰著自己的意向和行為。似心而不是心,實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消息盈虛的客觀規(guī)律。六十四卦中,幾乎每卦都有關(guān)于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不過“天地之心”通過復(fù)卦看得更加明顯真切罷了。
復(fù)卦與十一月有關(guān),一年之中,十一月中的冬至?xí)r節(jié),陰氣極盛,然而就在這極盛的陰氣中,陽氣開始自地下悄悄萌動而上升,其勢微弱,幾乎難以察覺。但是《復(fù)卦·象傳》說:“雷在地中,復(fù)。先王以至日閉關(guān),商旅不行,后不省方?!?/span>
復(fù)卦卦體下震上坤,震為雷,坤為地,是雷潛于地中之象。雷潛于地為何稱“復(fù)”?周代歷法,按日照的長短,在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中已分出夏至和冬至。夏至天最長,到這一天陽氣已發(fā)展至極盛,陽極陰生,這是姤卦。冬至天最短,到這一天陰氣已發(fā)展至極盛,陰極陽生,這就是復(fù)卦?,F(xiàn)在一陽始生于下,非常微弱,不能奮出地面,所以雷在地中,正是冬至陰極陽復(fù)生之時,故稱“復(fù)”。
先王觀雷在地中之象,就知道是陽生冬至之日,陽氣剛剛復(fù)生,很微弱,需要靜養(yǎng)以使其壯大,先王于這一天關(guān)閉城門,使商旅不得入內(nèi)。“后”為后王,也閉關(guān)自守,不出都門去視察四方,以安靜自養(yǎng)。
我們的上古先人已經(jīng)認識到:一陽初動,意味著將大動;萬物欲生尚未生,意味著將大生。通過十二消息卦,我們看到它們用剛?cè)嵯L表述對立面的斗爭與轉(zhuǎn)化,又用十二個月的變通表述剛?cè)嵯L的過程,并且將剛?cè)崤c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相聯(lián)系,從而具體領(lǐng)悟《周易》卦中所反映的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
關(guān)于卦中的哲學(xué)思想還包含許多方面,如剛?cè)彡P(guān)系的和諧與否、剛?cè)岬慕诲e,以及事物的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