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叫泗州寺的寺廟有很多座,今天要說的蘆墟的泗州禪寺當然也不是新修的占地面積大且金碧輝煌的那座,而是位于太浦河邊、臨近蘆墟古鎮(zhèn)被廢棄的古泗州寺。
淹沒在民居中的古泗州寺
橫亙在泗州寺東的泗州寺橋(泗州寺橋原本因為泗州寺而存在,現(xiàn)在要找泗州寺,反過來要導航到泗州寺橋)
明朝成化年間,隱居在分湖邊的王庭潤,就分湖沿岸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得“分湖八景詩”。八景之首便是本文要說的泗州寺的泗州曉鐘。
古寺建在幾 乎四面環(huán)水的泗洲上,直至解放后的幾年內,泗洲寺的前后殿仍懸掛著大銅鐘、大鐵鐘。古剎鐘聲,洪亮悠揚,吸引多少古今游人。
泗州是個地名,早已湮沒在洪澤湖底,像龐貝古城一樣。也像龐貝古城一樣,曾經(jīng)那么輝煌過。
唐宋時,泗州是黃河,淮河,長江的交通樞紐,漕運中心。泗州城是汴水入淮之口,南北船只往來必經(jīng)泗州,當時的航運日漸興旺,泗州漸漸繁榮起來。
在宋、明兩代,泗州都設有州、郡,是歷史名城也是大都市。明代鼎盛的原因還有它的政治因素: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在泗州城城北,修建了明代第一陵墓明祖陵,葬下始皇帝的高祖、曾祖和祖父。泗州繁華而昌盛。
在遠遠的蘆墟,建造這么一座泗州寺,當然不可能是為一座城而建,有關泗洲寺的來歷,趙寬 (1457 ~ 1505 年 ) 則在其寫的《泗洲寺重建大雄寶殿記》中交代的很清楚,因佛教一位上乘大士名泗洲大圣者所創(chuàng)建 。
在介紹僧伽的生平事跡中,不論是《太平廣記》、《僧伽實錄》、《宋高僧傳》中,大量記載了僧伽的祈雨,治理水旱災難的故事,還有消災延壽、制服小賊,為人伸冤,為民除害的義舉。這使得僧伽的名聲傳播越來越遠,影響越來越大,甚至驚動了千里之外的皇帝。
景龍二年(708),唐中宗派使者專門接僧伽到長安,請他在皇宮里設道場,講經(jīng)說法,還尊他為國師,把他手持銅瓶,盛滿甘露,瓶中插了柳枝的形象視為觀音的化身,象徵觀音以大悲甘露遍灑人間。并把僧伽在泗州城建立的寺廟賜為普光王寺(因避武則天諱,改“照”為“光”)
北宋僧伽石刻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正應這些因素,各地泗州寺如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蘆墟分湖邊的泗州寺也大約在這個時期所建。
兩年之后的景龍四年(710)三月二日,83歲的僧伽和尚在“薦福寺”端坐圓寂。中宗皇帝將僧伽送回普光王寺,并以國禮葬之。普光寺因此盛極一時,常常朝圣者如云。
北宋初年,僧伽被宋太宗封為“泗州大圣”,他作為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影響力達到頂峰,全國共建有二百余座供奉僧伽大師的寺院、佛塔等建筑。
這樣盛極一時的泗州寺卻因為連年的兵災和水患消失在大眾的視野。洪澤湖形成后,地勢低矮的泗州城屢被淹沒,深受水害??滴?8年夏季(1680),暴雨連下數(shù)十日,泗州城陷入一片汪洋,除了寺里的靈瑞塔還浮在水面外,一切都已消失不見。隨后州治遷至盱眙,泗州城終結。到乾隆38年(1771),雄偉的靈瑞塔在洶涌的湖水中,轟然倒塌,名揚四海的泗州寺終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當初的僧伽以解難治水救災為靈異而被稱頌,泗州城久治無方,最終沉陷于洪澤湖底,也削弱了信仰的存在。民眾蒙受打擊,必然衰落無疑。
民國時期,寺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寺門前淌水河埠,寺門上方鐫“唐泗洲禪寺”五個鎦金大字,有前殿,殿內供奉彌陀、韋馱、四大金剛,鐘架懸掛大鐵鐘。兩側八字照墻,照墻前四棵粗壯的黃櫸樹,正殿建在高大臺基上,門楣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后殿即大悲殿,又名觀音殿,供奉各種名號的觀世音像,梁上掛著大銅鐘。觀音殿以東有雷祖閣、神仙堂、禪堂、齋堂、方丈間等。
僅剩下的前殿(大約為天王殿)被不遠處的飯店用來養(yǎng)待宰的雞鴨,雖看不見里面的光景,但此起彼伏的雞鴨唱和,讓人肅穆不來。
清式遺跡的大雄寶殿
淪為冷飲批發(fā)的泗州寺
邊上的小佛龕
老百姓其實不會問菩薩的緣由,只要有神靈佑護就好。求心中所求,愿心中所愿。寺廟雖然倒了,心中的寺廟不倒,邊上破舊的小佛龕,依然香火旺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