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野生君
? 來源丨野生觀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回家。
很多朋友都忙著在一年的末尾,加緊把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忙著搶票回家。
一個女生卻說:“今年我不想回,也沒錢回。出來打拼了一年,錢沒賺多少,回家只會被人嫌棄?!?/strong>
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壓力,致使年輕的我們不敢稍作歇息,不敢停下來喘口氣。
就像這個女孩,農(nóng)村出身,憑借著驚人的毅力考上了985名校,立志要在城市里打拼出一番事業(yè),好讓家里人不再忍受貧窮。
然而,社會并沒有她想象中那般好闖,還很青澀的她,畢業(yè)后只拿到了一份月薪5K的工作。
光是租房水電就耗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錢即便是省吃儉用,發(fā)39°的高燒也忍著不去醫(yī)院,每個月也只能寄回家1000塊錢。
到了年末,她漲了薪資,有7K了,可距離她月薪一萬的目標,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油然而生的一種挫敗感,令她崩潰,也使她決定說出了開頭的那句話。
02
誰又不想回家呢?
在外打拼辛苦,趕幾個通宵只為熬出一個令領(lǐng)導滿意的方案,每天被deadline逼著走,焦慮到吃飯沒胃口,黑眼圈耷到鼻梁以下。
不是沒想過對自己說一聲“算了吧”,然后回到家鄉(xiāng)的小縣城,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朝九晚五,離家近,下班后還能喝上一口熱湯。
去年,剛來到城市里打拼的那段日子,我每天只有告訴自己“你試試撐1個月,不行再回家”,才有勇氣上班。
一個月后,我又對自己說“既然能撐過1個月,那就再試試3個月”。
就這樣半年過去,我還在硬撐,胸口中好像存著一口“氣”,讓我不要低頭,不能服輸。
可最難過的卻不是在工作上受的苦,而是爸媽突如其來的一個電話。
我還記得有一天,下班已經(jīng)是晚上11點了,早已過了末班的地鐵,又不舍得坐的士回家,只能在寒風中等半個小時一班的夜班公交。
車到的時候,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
接通電話后,我們都默契地沉默了很久,最后父親打破了沉默。
“到家了嗎?”
我說:“還沒?!?/span>
“什么時候回家看看?”
因為父親的一句話,擊穿我所有的防備。我掙扎了好一會,才讓眼淚不至于掉下來。
隔天,我花了原本車票兩倍的價格,從黃牛手中買到了回家的票。
回家吃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
03
父母老了,他們也許不懂年輕人這么多的新鮮事,沒刷過抖音,不知道微博熱搜,出門買菜還用現(xiàn)金付款。
但他們懂你,他們知道你報喜不報憂,而操心你的工作;他們知道你忙得沒時間談戀愛,所以著急給你安排了相親。
你以為隱藏得很好的那些情緒,他們統(tǒng)統(tǒng)知道,他們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去幫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埋怨自己。
但不論你月薪三千還是一萬,家總有你的一個位置,媽媽會在你回來之前,幫你鋪好床鋪,收拾干凈房間;爸爸在廚房做了一桌子的硬菜,他知道三個人吃上三天都吃不完,很浪費,但還是樂意在廚房忙活一整天。
家,永遠是那個接納你的地方,你在外混得或好或壞,它都是你唯一的避風港。
家,更是你的療養(yǎng)院,在外遍體鱗傷,回家一趟就自然痊愈了。
你遠沒有想象中的堅強,你不過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在父母的眼中還是個孩子。
過年,就給自己放一個小小的假,回家去吧。
家人,就在你最熟悉的地方等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