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勤奮之間關(guān)系不大。
倒是“成功”和勤奮之間有點關(guān)系。但其實也不大。
天才講的是資質(zhì),
勤奮講的是過程,這兩樣風馬牛不相及的。
天才如何出于勤奮?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從一個錯誤的前提,是導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的。
——fonyuan
作者:何足道哉
來源:中財論壇
“天才出于勤奮”這個勸學名言,流傳廣泛,張貼于各類讀書學習場所。這個名言的奇特之處,就是既說了天才也說了勤奮。就像一句箴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推敲,都滴水不漏,無懈可擊。你智商很高,很有學習的天賦,學有所成,你是一個天才,更是因為你勤奮;你資質(zhì)平平,沒有學習的天賦,你有所成就,還是因為你勤奮。你智商高,一無所成,是因為你不夠勤奮;你不夠優(yōu)秀,泯然眾矣,更是因為你不夠勤奮。似乎一個勤奮,就能夠化解世上所有因為學習而帶來困惑。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天才,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是一個天才。
豈不知,這個世上就沒有那么多事事如意。于是,“勤奮”就成了通向天才的必由之路,勤奮,就成了家長拿來鞭策孩子最有力的武器。
“天才出于勤奮”就是一個騙局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騙局,用來騙自己,也拿來欺騙別人。更讓人痛惜的是,有那么多人自欺欺人的人,用別人或是自己編織的謊言把自己裝進去,卻全然不知悔悟,因此而毀掉了許多本該美好的東西。
世上很多騙局都是人們自覺自愿完成的。
在我看來,“天才出于勤奮”就是一個騙局。
首先,“天才出于勤奮”就抹殺了“天才”之說。
世上本來就沒有同樣一滴水,一朵花,一縷風。怎會有一樣的頭腦同樣的思維呢?既然承認個體差異,就應該承認,這個世界,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有資質(zhì)平平,就會有天資聰穎,這是客觀存在,不能抹殺,也不必回避。既然人與人有著千變?nèi)f化的差異,那么用同樣的尺度去衡量不同的人,是不是不科學不公平也很可笑呢?
相同的學習內(nèi)容,付出同樣的努力,有些人甚至付出了成倍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績,往往總在別人后面,為什么?是我們不夠努力嗎?那些有天賦的人,輕而易舉就可以達到的高度,資質(zhì)平平的人,即便是頭懸梁錐刺股晝不食夜不寢也難以望其項背,是我們不夠勤奮嗎?是天賦使之然也。如果成績不夠理想,動輒拿不夠勤奮去呵責,去訓斥,是不是有些不合情理也不夠理智呢?
承認差別才會看清自己,看清別人。能夠清醒、客觀,實事求是地去看待世上一切事物,不粉飾,不掩飾,不去曲意回避。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到處存在差別,差別造就了一個千變?nèi)f化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們?yōu)槭裁匆桃馊ズ鲆?,刻意去回避呢?/p>
流水有流水的逶迤婉轉(zhuǎn),大海有大海的浩瀚深邃;高山有高山的巍峨與堅韌,平原有平原的坦蕩與遼闊;小草有小草的纖細與飄逸,大樹有大樹的粗壯與偉岸。為什么,流水一定要努力達到大海的深度,為什么,大山一定要努力達到平原的寬度,為什么,小草一定要努力達到樹木的高度。都樂觀向上地看待自己,實事求是地看待別人,做一個個性鮮明的自我,不是很好嗎?
最近,看了中央一套“詩詞大會”的系列賽事。幾場下來,經(jīng)過激烈角逐,塵埃落定?!霸娫~大會”,最終取得冠亞軍的,一個博士,一個碩博連讀的在校生。于是,不禁生發(fā)了幾多感慨。凡能夠進入央視參加“詩詞大會”的人,不可謂不努力,不可謂不勤奮,為什么,最終進入冠軍爭奪的,都是是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呢?是那些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不夠勤奮嗎?顯然不是。頭腦比拼,決定勝負的是智商,最終還是天賦決定了比賽的結(jié)果。
人應該學會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
魯迅曾經(jīng)有一句名言,被許多人奉為經(jīng)典,拿來激勵自己,或者激勵自己的學生。當別人稱贊他是天才的時候,他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蔽蚁耄@應該是魯迅的自謙之語,用來應付別人的客套之詞,絕不是讓人家連咖啡都不去喝,夜以繼日去學習、工作。可是,這樣一句看似普普通通客套之詞,卻被別人拿來,推而廣之,去欺騙那些莘莘學子,欺騙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若論勤奮,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可能不只魯迅一人??墒?,能夠達到魯迅那樣高度的,也只有魯迅。
是天才的原因還是勤奮的原因呢?
齊白石年過半百才拿起畫筆,卻成了一代宗師。世上又有多少人從孩童時期就拜師學藝,研習水墨丹青,勤勤懇懇廢寢忘食。到頭來,又有幾人成名成家呢?不是人們不夠勤奮,是天賦使之然也。
“天才出于勤奮”以及類似的名言警句,被人們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用以鞭策、督促那些想成功,或者不思進取的人,成了歷史上最具欺騙力的謊言。
人人都想成為天才。但天才是與生俱來的,通過后天的努力,是難以彌補的。
不是所有的丑小鴨都能變成美天鵝。那只丑小鴨之所以能夠變成美天鵝,是因為那只丑小鴨,本來就是一只天鵝。
莊子的《莊子·養(yǎng)生主》里有這樣一句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說,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精疲力竭苦不堪言。這也是一句很有名的格言,只不過被人曲解,沒有幾個人去完整把握。而是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白白耗費在無謂的追求上面。
人是應該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的。但普通的人不要事事跟天才去比較,不要幻想著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去達到或者超過那些天才的高度。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方法
張岱在《四書遇》里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話: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圣人也。我們都應該好好理解一下這段話的含義。不知道達不到的目標而盲目去追求,是愚蠢的人,如果因為目標達不到而變本加厲去追求,就是愚不可及了;知道不可能達成目標,就不去苦苦追求,而另辟蹊徑,是明白人;知道不能做而去做,最終得以達成目標,就是圣人了。我們許多人,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去追求,有多少人做了糊涂事,有多少人做了明白事,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已經(jīng)達到圣人的高度呢?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比接凶吆?,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边@就是“因材施教”的典故。“因材施教”,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出自《論語·為政》。是我國很早就提出的一種教育原則。
不同稟賦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特點與長處。挖掘他們的長處,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點,每一個都會快樂成長。學習不夠優(yōu)秀,可以親近自然,做一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簡單而快樂的人,不好嗎?
所以,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說“天才出于勤奮”欺騙了很多人,毀了許多人本該美好的童年。但,我們并不否認勤奮作用與意義。
如果拿“勤奮難出天才”作為懶惰或者逃避的借口,那也不是這篇文字的本意。
惟愿我們的家長,承認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完
◎本文由中財論壇會員何足道哉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中財文字公眾號。
◎圖片來自中財論壇浮光掠影版塊896期計酬作品。
每日一句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諠?/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