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外國詩人21家》,《詩刊》社 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收錄《詩刊》“國際詩壇”欄目近十年來刊發(fā)的現(xiàn)代詩歌史上公認的21位大家的200余首詩作,其中包括塞薩爾·巴列霍,哈特·克蘭,耶胡達·阿米亥,米羅斯拉夫·赫魯伯,英格博格·巴赫曼,切斯瓦夫·米沃什,德里克·沃爾科特等。與已出版的單行本相比,該書中有數(shù)位譯界名家的翻譯,是當今國內(nèi)詩歌翻譯界所能夠提供的高質(zhì)量文本。全書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外國詩人名家名譯詩選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美籍波蘭詩人、散文家、文學史家。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生于立陶宛維爾諾。曾參加左派抵抗組織,從事反法西斯活動。后任波蘭駐美國、法國外交官。1951年向法國申請政治避難,1970年加入美國國籍。198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被禁錮的頭腦》《伊斯河谷》《個人的義務》、《務爾羅的土地》等。2004年8月14日,米沃什在波蘭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歲。
無論身在何方
無論身在何方,在大地上的什么位置,
我都在人前掩飾自己的確信:
我并非來自此地。
我似乎是受命前來,盡量多地吸納色彩、
味道、聲音和氣息,
嘗試構成人的一切成分,
那感受到的一切,變成魔法師的記錄,
并且?guī)У轿业某霭l(fā)之地。
耶胡達·阿米亥(1924-2000),是以色列當代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生于德國的烏爾茲堡,十二歲時隨家遷居以色列,二戰(zhàn)期間他在盟軍猶太軍隊中服役,目擊了以色列獨立戰(zhàn)爭和西奈戰(zhàn)役,戰(zhàn)后他當過多年的中學教師,先后出版了詩集《詩:1948-1962》《現(xiàn)在風暴之中,詩:1963-1968》《時間》《音使整個世界靜默》十余部,2000年逝世。阿米亥的詩透明而睿智,善于使用圣經(jīng)和猶太歷史作為詩歌意象,把日常與神圣、愛情與戰(zhàn)爭、個人與民族等因素糅合起來,因此他的詩多涉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普遍命運,其想象力豐富得驚人,具有深遠的哲學意味和語言滲透力。
最后的詞語是船長
[以色列]耶胡達·阿米亥
劉國鵬 譯
月亮一鯨魚
[英國]特德·休斯
他們鉆探月亮物質(zhì)
在月表之下
撐舉起月亮的皮膚
像一塊肌肉
但如此緩慢,看起來像綿延的山脈
呼吸如此稀少,看起來就像座火山
留在月亮表皮上的噴發(fā)過的洞口
有時他們驟降
到月亮平原之下
穿過月亮內(nèi)部的金屬
開掘磁性通道
運送宇航員的瘋儀器。
他們的音樂浩渺無邊
每一個音符長達幾百年
每一支曲子一個月亮紀
所以他們互相唱著不會結束的歌
因為不動人,無法移動的鯨群感動自己
他們的眼睛如癡如醉地閉著
祖母的情書
[美國]哈特·克蘭
趙四 譯
今夜無星
除了那些記憶中的
然而供回憶的空間多么廣大
在柔雨松軟的環(huán)抱中
甚至有足夠的空間
給我的祖母,伊麗莎白的
那些信箋,
它們長久以來一直被壓在
屋頂?shù)囊粋€角落里
現(xiàn)在又黃又軟
快要像雪一樣融化掉
步向此間的偉大
腳步必須輕柔。
它只被一根看不見的白發(fā)懸著
它晃動如樺樹枝網(wǎng)住空氣。
我問自己:
“你的手指是否足夠長能去彈奏
那些只是回音的舊鍵:
寂靜是否足夠靜
能將音樂送回它的源頭
而后又回向你
就像帶回給她?”
而我愿牽著祖母的手
穿越許許多多她弄不懂的東西;
結果我絆倒了。雨繼續(xù)落在屋頂
帶著如此的一種充滿溫柔同情的笑聲。
雷科奇·科索維爾(1904-1926),二十世紀初歐洲現(xiàn)代主義藝術潮流中,中歐國家斯洛文尼亞誕生了一位先鋒派詩人斯雷科奇·科索維爾(Sreko Kosovel),1904年科索維爾出生于喀斯特(Kras)地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上,臨近的里雅斯特,隸屬奧匈帝國統(tǒng)治地區(qū)。他被譽為斯洛文尼亞語中的蘭波,二者共同點之一就是早年經(jīng)歷戰(zhàn)爭、目睹過人類的悲慘。在他的青少年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由于他的家鄉(xiāng)靠近戰(zhàn)場,戰(zhàn)爭對他產(chǎn)生了創(chuàng)傷性的影響。1922年,科索維爾進入了盧布爾雅那大學,他創(chuàng)辦了一個年輕團體的文學雜志《漂亮維達》。年輕的科索維爾積極參與到激進的政治與藝術的運動中,接觸諸多現(xiàn)代文學潮流,逐漸帶有先鋒意識,然而不幸的是,1926年科索維爾因腦膜炎喪命,年僅22歲。
在風中搖擺
[斯洛文尼亞]斯雷科奇·科索維爾
袁帆 譯
我的生活在風中搖擺
像格柵上的葉子
在明亮的風暴般的
秋天的風里。
像聽到海岸的浪一樣
聽到暴風中的鋼琴。
灰暗的云
在風中疾走。
我的心中有一面黑色的鏡子。
當我看向它的時候,
我的臉開始變暗,
灼燒,疼痛,
正如我在孤獨的時光
知道的那樣。
我的生活在風中搖擺,
在秋天的風暴的
風中,風穿過田野。
憂傷的柔性
我的手藝
①采爾馬特(Zermatt):瑞士的一個小城鎮(zhèn),距離意大利邊境約1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勝地。
②馬特峰(Matterhorn):阿爾卑斯山脈中最著名的山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邊境。
③佩蒂特·皮通(Petit Piton)):山名,位于圣盧西亞西南部。
大地的安寧
薩拉·基爾施(1935-2013),當代德國著名女詩人,她繼承和發(fā)展了浪漫主義和后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tǒng),她的大部分詩歌屬于風景詩和愛情詩,這些詩歌采用了童話劇和神怪劇的古老母題。但是她的詩歌具有反古典的意味,在她的風景詩中,田園牧歌般的大自然暗藏著危險,而她的感情深摯的愛情詩則隱含著憂郁和諷刺。她的許多詩都帶有政治色彩。曾榮膺多項文學獎:哈勒市藝術獎(1965)、海涅獎(1973)、彼德拉克獎(1976)、荷爾德林獎(1984)、胡赫爾獎(1996)、德國最高文學獎——畢希納獎(1996)、徳羅斯特-許爾斯霍夫獎(1997)和讓-保爾獎(2005)。
空氣中已經(jīng)有雪的味道
[德國]薩拉·基爾施
馬文韜 譯
①靈緹:又名格力犬,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狗。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1936-1972),阿根廷女詩人,于1936年4月29日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家庭,36歲時在重度抑郁中自殺。不管是詩歌還是畫作,她的作品都展現(xiàn)出鮮明的超現(xiàn)實主義特征。諾貝爾獎得主墨西哥詩人帕斯認為,皮扎尼克的詩歌是混合了情欲的失眠和冥想的清醒之后的詞語的結晶體。她與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諾堪稱“拉美雙絕”。代表詩集《最后的天真》(1956年)、《失敗的冒險》(1958年)、《狄安娜之樹》(1962年)、《工作與夜晚》(1965年)、《取出瘋石》(1968年)和《音樂地獄》(1971年)。
啟明人
[阿根廷]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
汪天艾 譯
歡迎選購《詩刊》社編選的外國詩歌書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