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萬歷十六年進(jìn)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謚文敏。少好書、畫,臨摹真跡。行楷之妙,跨絕一代。
董其昌 行書天馬賦 立軸
董其昌(1555~1636) 行書鶺鴒頌
款識: 唐明皇鶺鴒頌,余侍東宮講讀時曾從內(nèi)庫一見真跡。其英偉之概不減太宗,而遒勁不無少遜。余近於新都汪景淳得摹已刻入鴻堂帖中,蓀復(fù)臨成副本,稍具優(yōu)孟衣冠。至于形似未賞此也。董其昌。鈐印: 董其昌?。ò祝?nbsp;太史氏(白)鑒藏印: 萬幾餘暇(朱) 吳永之?。ò祝?nbsp;觀復(fù)審定真蹟(朱)
董其昌 草書 立軸
董其昌 行書手札三通 冊頁 (九開)
題識:一、五月中,曾于沂州丞族侄人來附小啟一通,想已徼覽久矣。吳門張君父子,每相見,感年丈高誼……弟作牡丹詩有云:莫向芳叢數(shù)姚魏,年來蝶夢不曾過。兄以此想弟之倔強(qiáng),比惜時何如耶?直指何熊祥受壬辰君之招,故欲困弟以不薦顧,弟豈此少困者,定有不朝天子而以直指累累之語為重耶。真可一笑。林居無可告語,聊為年兄及之,弟之相知,又失一吳金豀,所謂君子道消者也,何時相見,抵掌積闊。弟名正具,左沖。
二、今年異署,及秋尚多病,湖山之勝,遂不可冀。念之念之。古篆自何蘇之后,久虛無人,海上奚子初獨得三昧,惟仁丈為雅道主盟,敢進(jìn)之左右,幸游揚(yáng)其聲價,非僅奚君之感也。不一。九月八日弟其昌頓首。左沖。鈐?。翰?br>三、頃得楊若水公祖書,知己入都矣,徽宅之缺,獲得新命,亦可相聞也。渠又有書致。令兄,乃海上沈丈所攜者,即令呈丈發(fā)之。此兄當(dāng)侯,令兄有舊言也,其昌兄蹲守。鈐印:董其昌印
簽條:思翁手札拾錦,老葭。
董其昌 行書孟浩然詩
識文: 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裏,仙家信幾深。水廻雲(yún)嶂合,雲(yún)度綠谿陰。坐聽閑猿嘯,彌清塵外心。
款識: 董其昌。鈐印: 董玄宰(白)
董其昌 書法 立軸 董其昌 行草七言詩立軸
董其昌 行書七言詩冊 冊頁本 (二十二開)
簽條:董文敏公真跡。瑞研堂藏
鈐?。篬夢樓]
款識:1.為愛逍遙第一篇,時時閑步賞風(fēng)煙。
2.看花臨水心無事,何業(yè)成事二十年,溪中士女出笆籬。
3.溪上鴛鴦避畫旗,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伎采茶時。
4.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
5.春色族人狂,莫道官閑身老大,既無年少逐春心。
6.憑君先上江頭看,柳色于今深未深,天街小雨潤如酥,草
7.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8.雖有柴門長不關(guān),片云高木共身閑,猶嫌住久人知處,見欲移。
9.居更上山,此去臨溪不是遙,樓中望見寺城標(biāo),不知。
10.疊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橋,家在雙峰蘭若邊。
11.一聲秋磬發(fā)孤煙,山連極浦鳥飛盡,月上中峰人未眠。
12.風(fēng)卷長空亂雪晴,江煙消盡柳條輕,前數(shù)片無人掃,又得。
13.書窗一夜明,只去都門十里強(qiáng),竹陰流水繞同廊,滿。
14.城車馬皆知有,每喚同游盡道忙,望山尋山二里余,竹。
15.林斜到地仙居,秋光何處堪消日,玄晏先生滿架書。
16.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來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
17.庭換白鵝,知掩山扉三十秋,魚須翠棄床頭,詩興。
18.到來無一事,五言今日為君休,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19.除卻巫山不是云,自入花叢懶回顧,半因?qū)W道半因君。
20.秋天一夜凈無云,斷續(xù)鴻聲到曉聞,欲向征人問消息,居延。
21.城外又移軍,夜深閑到戟門邊,卻繞行廊有獨眠,明月。
22.滿庭池水綠,桐花垂在碧簾前。其昌。
鈐?。篬玄賞齋] [知制誥日講官] [董其昌印]
冊尾題跋:憶文治在滇南時與壽雪太世叔……嘉慶元年冬十月世侄王文治記。
鈐?。篬王氏禹卿] [夢樓]
收藏?。篬共栽桃李壽山河] [憨齋鑒藏]
[周氏德□鑒藏]
按:此件原為王文治(1731-1802)舊物,后為周懷民所得。據(jù)王氏于此冊后跋可知,王文治官云南臨安知府,曾向“壽雪”借家藏董冊歸行賞玩,忽然失去,三十年后以此冊見償?!皦垩被驗閺埲舫危?728-1802),安徽桐城人,乾隆十年進(jìn)士。王文治書學(xué)董其昌,專取風(fēng)神,故于董書有癡癖者。跋語中謂此冊“渾古淡宕,為華亭上乘書”,信為知者之言。
董其昌 書法 立軸
董其昌 行書陋窒銘 立軸
款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昌。
鈐印:[董氏玄宰] [玄賞齋]
收藏?。篬內(nèi)府圖書之印] [東郭草堂] [神品]
董其昌 行書《不自棄文》 手卷
釋文:不自棄文。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節(jié)之可恥且不為世之所棄??芍^人而不如物乎?……(略)。
備注:陳半丁舊藏並題引首。
董其昌這卷行書“一轉(zhuǎn)一束皆有主宰”,輕松自如而又法存筆端,真正是游刃有余,瀟灑出塵。董其昌曾評:“趙書因熟得俗態(tài),吾書因生得秀色”,對趙書評價是否客觀姑且不論,但一個“秀”字卻道出了董其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及其審美特征。
觀此手卷,蕭散簡遠(yuǎn)而又秀逸虛靈,取法晉唐,用筆內(nèi)涵豐富,在筆的運用中完成點畫的各種形態(tài),氣貫韻滿,虛實結(jié)合,由此生動變化而曲盡其妙。書法結(jié)體上講究精微、緊密而有勢。在章法上則講究疏密相間,以字距大、行距大形成疏朗的調(diào)子,將結(jié)體的美與行間的空白產(chǎn)生有與無的對比,因而造成蕭散簡遠(yuǎn)的意趣,韻致內(nèi)涵。此書作展示了董其昌秀逸虛靈的書法風(fēng)貌。
此卷由陳半丁題引首。陳半丁舊藏、文革時曾歸于北京故宮收藏。
董其昌 書法
董其昌 行書
董其昌 行草 立軸
董其昌 草書 立軸 |
(李梨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編輯收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