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調(diào)查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調(diào)查
[ 來源:博寶藝術(shù)網(wǎng) | 發(fā)布日期:2013-10-15]
楊國君

  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在漫長的繁衍生息過程中,他們既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又不斷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習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民族習俗文化的鮮明特點。在四川西部邛崍山脈西端的叢山峻嶺之中,在大渡河上游的小金河流域兩岸,峰巒重疊,高山對峙,峽谷深邃,溝谷眾多,它以墨爾多神山為中心,當?shù)夭卣Z稱此地為“嘉絨”地區(qū)。這里有“千碉之國”、“東方金字塔”的美稱,這塊神秘之地美女輩出,故又稱之為“美人谷”。早在19世紀初就被西方探險家所發(fā)現(xiàn)并公諸于世,這就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據(jù)甘孜州統(tǒng)計局2001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介紹,全州羌族總?cè)丝跒?860人,其中丹巴縣有2524人,其余少許散布在全州各地。丹巴縣境內(nèi)的羌族又主要分布在小金河流域地區(qū)的太平橋鄉(xiāng)三岔溝內(nèi)的丹扎村、長勝店、納布村(丹噶),岳扎鄉(xiāng)的可爾金村和半扇門鄉(xiāng)的阿娘溝村,與當?shù)夭?、漢民族雜居。全州各縣也有一部分羌族,但基本上是解放后從丹巴走出去工作的羌族子女。
  
  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在漫長的繁衍生息過程中,他們既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又不斷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習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民族習俗文化的鮮明特點。
  
  一、民居文化
  
  羌族的村落修建,沿襲著本民族祖先的習慣,水源便利是他們居住地的首選條件,他們深知大自然給人類的好處。因此羌人選擇居住地有句俗話要 “選擇柴方水便,向陽安全”之地。羌族的住宅大多數(shù)聚居于高山、半高山地區(qū)。為石木壘成,因地制宜,順坡而建,高低層次,錯落有致,山水映襯,古樸別致。每個村寨居住三五戶至數(shù)十多家不等,以三、五十戶為一寨的較為普遍。
  
  1、普通民居
  
   羌族的房屋一般都是用石片與石塊砌墻建成,也有的用黃泥巴夯筑土墻建成,羌族居室多為四層碉式樓房,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樓背邊沿蓋石板為房沿邊,沿下面由木頭桷子伸出墻外為屋檐,房頂蓋泥土。羌房在修建之前,一般由主人提出住宅修建構(gòu)思,請匠人幫助設計和規(guī)劃,基本不繪圖紙,只確定房子的進深開間大小和層高、層數(shù)即可。建房工程開工前,要在眾多的石匠中確定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石匠為“掌墨師”,“掌墨師”既是石匠師傅,又是工程技術(shù)負責人和質(zhì)量監(jiān)督人。施工時基本要求石匠達到不吊線,不復尺,信手砌墻,結(jié)構(gòu)均勻,墻面平整,棱角端直,無可挑剔的技術(shù)水準。在修房工程正式動工前,要請“巫師”(也稱“釋比”、“許”或“先生”)打卦占卜選擇黃道吉日,破土動工時“巫師”要親自到現(xiàn)場,進行破土安神儀式,通白諸神保佑工程平安順利?!拔讕煛币褂昧_盤儀器確定方位,宣布破土動工開挖基腳(基礎)的時刻,拋撒五色糧食,有的人家還要施放金、銀、銅、鐵等金屬粉末以示一牢永逸,萬古千秋。安放第一塊基石極為重要,又要推算吉祥良辰,若有屬相克者,斷然回避,避而遠之。工程進展到以后的立正門、上中梁,蓋屋頂、遷新居和安神龕等時候,釋比都要到場進行安神謝土儀式,以保證主人入住后平安吉祥,家和事興。
  
  羌族居室在建筑砌墻時,片石與石塊之間不用石灰或水泥作漿口泥,而是將上好的黃泥巴篩細,加水攪勻后,作為砌墻時的漿口材料,這種泥料具有良好的粘連效果,而且經(jīng)久耐用。墻間一般不用木柱,中間建隔墻,每層的墻腰要使用墻筋木增加墻體的抗壓力。墻體要砌得平直整齊,內(nèi)外都要美觀。一般為四層,(也有三層和兩層的),內(nèi)設上樓石梯或木板梯,寬度一米左右,三樓或四樓,多用獨木梯。羌族房屋基本功能:一層作畜圈,用來飼養(yǎng)牲畜、堆放冬季畜草、生產(chǎn)農(nóng)家糞料。牲畜圈分為內(nèi)圈和外圈,當?shù)厝私泻谌统ㄈ?,黑圈為牲畜御寒巢穴,敞圈為牲畜白天曬太陽的活動等場?但現(xiàn)在的羌房從衛(wèi)生角度考慮,已作了改進,畜圈已另建,一樓一般夯筑院壩)。二樓(中層)住人,設有臥室、貯藏室、火塘、鍋莊等。鍋莊系一石質(zhì)或者鐵質(zhì)的三角鍋莊,供烹飪飲食之用,鍋莊上方供奉著祖先的靈位,全家飲食、聚會、拉家常以及祭神祭祖都在鍋莊房,這里是羌族家庭人員的家庭活動中心。羌族的鍋莊與藏族的鍋莊一樣,上方為神位,嚴禁觸動或隨便穿越?,F(xiàn)在的羌民飲食烹飪和燒水很少用鍋莊了,靠主樓另建耳房作為廚房,避免炊煙進入主屋內(nèi)。羌民普遍使用了漢式鍋灶,而且還大量推廣漢式節(jié)能灶。但羌家的火塘仍然保留著。三四層用于藏糧貯物,堆放干菜、走廊涼掛莊稼、干菜葉等,也是進行宗教活動,“煨?!?敬神,”供奉“白石神”的地方?,F(xiàn)在多數(shù)羌房的土木結(jié)構(gòu)大多已被磚混結(jié)構(gòu)和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所代替,但是仍有明顯的羌式建筑的特征,屋頂四角的“白石神”依然可見。
  
  2、古建筑——碉樓
  
   羌族自古以來就有建碉樓的習慣。例如《后漢書.西南夷列傳》說“羌族先民冉駝,眾皆依山居上,累不為室,高者至十余文,為邛籠”。碉樓的大體結(jié)構(gòu)仍然和明代顧炎武所記述的完全相同。直到現(xiàn)在羌族人民仍然修建三四層的碉式居室。今天,高十余丈的石碉樓,在丹巴的三叉溝、太平橋和可爾金等等隨處可以見到。丹巴羌族地區(qū)的古碉也有六角、八角和十三角的,碉頂部蓋石板或者蓋木板。羌碉上窄下寬,上小下大,呈金字塔狀,只是較為垂直,羌碉四壁開有內(nèi)寬外窄的了望孔和投射孔或用作信號傳遞的窗,主要防御外來侵略和用于武裝械斗。碉樓從種類上分:有戰(zhàn)碉、烽火碉、家碉、寨碉、界碉、紀念碉等。羌地戰(zhàn)碉居多,它是歷史上羌族防止外來入侵或與其他部落之間戰(zhàn)爭的產(chǎn)物,羌地古碉一般都修建在交通要塞,山墚上或者村落的中心。有的碉樓經(jīng)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和地震以及槍彈的襲擊,仍然巍然矗立,這在少數(shù)民族建筑史上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丹巴羌碉也是“千碉之國” 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3年8月筆者專程到丹巴縣太平橋鄉(xiāng)三叉溝考察,參觀了至今還保存完好的丹巴羌族末代“把總”(即羌族首領,是羌族人的精神領袖)的官寨。末代羌族首領的官邸并沒有特別之處,一幢三層羌式碉樓,樓前有一個較大的院場,三方均建有圍墻,一道入院大門,俗稱龍門子。正房中間有客廳,二樓有幾間主人的臥室、書房和小客廳,二樓建有一個平臺,是羌族首領的閱兵、點將臺。二樓和三樓之間有一個天井和繞院場一周的內(nèi)走廊。但在官邸最底層夾壁墻的后面,隔有幾間小屋,據(jù)說這是首領當年關押犯人的牢房和審訊室。由此可見,羌族首領不但有統(tǒng)領所轄領地百姓的各種政治、軍事權(quán)力,同時也具有司法等方面的特權(quán)。不過他的官邸與普通羌民的住房無多大差別。
  
  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好轉(zhuǎn)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許多羌民修建了現(xiàn)代化居室住房,國家對民族地區(qū)“農(nóng)牧民新村建設” 的安居工程得到較好落實,羌民居住條件普遍得到了改善。
  
  二、飲食文化與服飾文化
  
  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與服飾文化,是與他們的生活時代、生產(chǎn)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甘孜丹巴羌族的飲食文化與服飾文化也如此,無論是飲食文化,還是服飾文化,都具有羌民族的風格與特征,現(xiàn)分別介紹如下。
  
  1、飲食習俗
  
  丹巴羌族的飲食習俗,既保持著本民族的飲食文化,也融合了當?shù)仄渌褡宓娘嬍郴ㄉ^大多數(shù)習慣已與漢族基本一樣。在這里只介紹幾種羌民日常生活習慣和主食品種。正如前面所說,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與他們所處地域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作物栽培、產(chǎn)量高低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俗話說:靠山吃山,臨水飲水。在丹巴小金河流域的羌族村寨,一般都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半高山地區(qū),羌民以農(nóng)為主兼營畜牧業(yè)。據(jù)《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記載“丹巴羌族以玉米、小麥、青稞為主食,玉米、青稞可做饃吃,或做糌粑吃,小麥則以做面皮為主。一日三餐中,早上喝茶,或吃青稞酒;中午吃饃、喝茶;晚上吃面皮,并以酸菜面皮居多;三餐結(jié)構(gòu)比較固定?!钡ぐ托〗鸷恿饔?qū)俑咴图撅L、干旱河谷氣候,年均氣溫14.2℃,農(nóng)作物種植方面,在小金河的河谷地帶和半山腰適合栽種青稞、蕎麥、碗豆、大豆等雜糧。河谷地帶可種植的蔬菜種類有元根、洋芋、蘿卜、白菜、蓮花白等。羌民的肉食主要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羌族的主要飲食是玉米饃、酸菜湯和咂酒。
  
 ?。?)玉米饃饃。筆者有親身體會,玉米饃、酸菜湯和咂酒這三種飲食,最具有羌族的飲食文化特色。由于當?shù)赜衩桩a(chǎn)量高,營養(yǎng)好,而且羌族居住的地區(qū)最適合玉米的種植,玉米成為羌民的主食之一。玉米有多種吃法,嫩玉米??赡ニ巍⒛塾衩装煽菊糁笫?,玉米籽可炒來吃。磨成玉米面粉做法更多,如玉米饃、玉米粥、蒸蒸飯、炕鍋魁、打攪團、面疙瘩、金裹銀或銀裹金等。吃玉米面作的飯食,是羌區(qū)的主糧之一,玉米饃饃的制作方法有幾種:一是做“鍋邊子”或叫“鍋塔子”。做法:取適量玉米面加水和勻,揉捏成圓形狀后,在水燒開的鐵鍋上半部抹油,將饃胚子一個一個貼在上面,蓋鍋蓋封好鍋邊,旺火數(shù)分鐘后即熟,最好水干后幾分鐘后起鍋,這樣饃饃的貼鍋面起了一層黃殼,吃起來香脆可口。二是做“火燒子”或叫“燒饃饃”。做法是把開水或冷水加入玉米面中,和勻后做成圓盤狀,有的還要放在燒燙的烙片上,雙面烙黃后再放入火塘灰中燒熟,或直接在火炭上烤熟。火灰中燒的別忘了要翻面,取出享用前必須經(jīng)過“三吹三打”程序,除去表面火灰才可以食用。三是做“刀片子”或“切刀子”。做法:與鍋邊子差不多,不同的是把揉好的面胚放在面板上拍打成條形,直徑十公分左右,橫向切片,厚度在兩公分左右,然后貼在打了油的鍋上,摻水加蓋密封,中火十多分鐘即可。也有用蒸籠蒸做蒸饃饃的。以上幾種饃饃定會讓你胃口大開,回味無窮,若在磨玉米面時再加5-8%的黃豆,磨出的面粉做出來的饃饃更勝一籌,又香又脆又回甜味。玉米饃饃即使沒有湯菜你也可以吃飽。
  
 ?。?)酸菜制品。酸菜也是羌民喜吃的食物之一。也因地理氣候條件的原因,當?shù)厍济駛兌竞统醮杭竟?jié)都很難吃到新鮮蔬菜,只有食用夏秋季節(jié)儲備的蔬菜,如蘿卜、白菜、元根葉、干豆角等干菜。酸菜的做法是把白菜、元根葉洗凈煮熟加上酸水,做成酸菜比直接煮來好吃,還可以把菜葉涼干后再煮熟做成酸菜。還可把做好的酸菜切碎或制餅曬干,方便出門攜帶,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酸菜在日常生活中,可做酸菜包子,酸菜面粥,酸菜炒大豆,酸菜面塊、酸菜面條、酸菜粉絲湯等酸菜系列群。據(jù)羌民介紹,酸菜除了味美可口,食用方便以外,還具有消腫止痛,生津止渴,開胃鍵脾等藥理功效。
  
 ?。?)羌族的咂酒。在解放前,由于交通不便,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所以羌民們飲食品種單一,飲料方面主要以大茶和自釀酒為主,在當?shù)胤Q自釀酒為咂酒。解放后羌區(qū)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得到改善,現(xiàn)在羌區(qū)交通方便,市場繁榮,物資豐富,應有盡有。所以羌族人民也喝白酒、啤酒以及各種飲料。咂酒仍然是他們的主要飲液,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朝山聚會,招待賓客都離不開咂酒。釀制咂酒的方法:主要原料有玉米、小麥、青稞等糧食釀造,制作時把玉米或大麥等某種糧食煮熟,撒上酒曲和勻后封于土制壇子中,六七天后即可起封飲用,飲用前注入開水,插入吸管,吸管多用麥桿、麻桿、竹桿等作成,飲用時要邊喝邊加水,直到喝到味淡為止,余料酒糟也可食用或作飼料。按照羌族的民間習慣,在喝咂酒時有較為嚴格的規(guī)矩和儀式,例如家族或家庭中咂酒起封,必須長輩先飲,然后以輩份高低依次飲用,平輩者可同時飲用;族長或德高望眾的長輩在喝咂酒之前,還要以歌唱或朗誦的方式作祝酒詞;如果咂酒是用于招待遠方來客的,要請客人先喝,客人在喝咂酒之前也要表達感謝之意,否則有失禮節(jié),并且會得罪主人家。由此可見,“咂酒”也能充分體現(xiàn)出羌族的飲食文化。
  
   2、服飾文化
  
   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獨具民族特色的服飾是羌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勤勞智慧的羌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精心培育出來的,它在萬紫千紅的民族服飾文化大花園中占有一席之地。據(jù)《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記載,“羌族男子除常穿羊皮褂子外,亦或穿漢裝、或穿藏裝。羌族婦女的服飾較男子復雜,穿棉制右開襟長衫,搭頭帕,系圍腰和腰帶。衣服的襟邊、領口用彩色絲線銹有圖案。頭帕用墨色棉布做成,兩對角也銹有圖案,用頭發(fā)或假發(fā)與彩色毛線系在頭頂,毛線上系有各種金銀首飾。”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羌族男女都喜穿漢裝,也有不少羌族男的仍喜歡戴皮帽,穿長衫,披褂子,纏綁腿,掛煙干,佩小刀。女的仍喜歡褡頭帕,吊耳環(huán),拴裙子、系花帶。
  
  (1)羊皮褂子。在羌族的服飾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羊皮褂子”和“刺繡”兩種?!把蚱す幼印币步小捌す庸印㈩I褂子”,是用綿羊皮、山羊皮和巖羊皮做成,其制作工藝和方法,是將已曬干的生羊皮拿來用冷水浸泡三至五天,全軟后撈起加工,加工程序:脫水,削刮,上油,踏扯,搓揉直至干燥柔軟。在加工中不去毛,也不起層,只要達到使羊皮柔軟適度即可??p制皮褂子,按照羌民的傳統(tǒng)習慣,針線活之類的家務事主要由家庭主婦承擔,但羊皮褂子卻一般由年長的男子來負責縫制。一件成人羊皮褂子需要兩張完整的羊皮料才能做成,縫紉的連線一般使用獐子或麂子皮割成的皮筋線??p紉時主要工具有:尺子、剪刀、錐子、皮針、皮線、木槌等??p制要有較高的技巧,特別是在挖領口、開襟邊、收腰圍、編紐扣等方面的工藝都需要具備高超熟練的技藝,否則制作出來的羊皮褂子就會扇領聳肩,翹尾鎖腰,既不合身、又不美觀、不結(jié)實,也不經(jīng)用。羌族的羊皮褂子正反兩面均可穿用,在秋冬季節(jié)毛面貼身,以達到保暖御寒之目的。在春夏季節(jié)則將皮面向外,毛既防雨,又防曬。在勞動的時候,皮褂子是蓋肩墊背的好工具,在休息的時候皮褂子又可以用來當坐蓐。假如在勞動中困倦了,還可將羊皮褂子鋪地當毯子用,羊皮褂子的用途十分廣泛。
  
 ?。?)羌族刺繡挑花。精美的羌族刺繡藝術(shù),展示羌族婦女心靈手巧,多才多藝的手工技能。羌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漫長的繁衍生息過程中,他們譜寫了自己的悠久歷史,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羌族的刺繡藝術(shù)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清時代,刺繡已在羌族地區(qū)盛行,后來挑花也漸普遍,為羌族婦女所擅長”。當歷史進入公元21世紀之際,具有近千年歷史的羌族刺繡藝術(shù)之花越開越旺盛。絢爛多姿的羌族刺繡圖案是羌家女人取材于生活環(huán)境中的自然物景,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花鳥蟲魚,福祿壽喜等寓意美好的圖形。羌族婦女的刺繡是“他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將觀察自然、改造自然、豐富生活的美好愿望,采用傳統(tǒng)的編織刺繡技藝,用圖案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絢麗斑斕、富有淳樸之美的羌族挑花、刺繡圖案藝術(shù)。羌族挑花、刺繡圖案藝術(shù)是羌族歷史發(fā)展、生活記實、意識物化等的最集中體現(xiàn),是羌族傳統(tǒng)民間工藝美術(shù),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看羌族婦女的服飾打扮就可見一斑,從頭帕、衣服、褲子、腰帶,襟邊,領口到鞋子、襪子等都繡有各種各樣的圖案,這些圖案多數(shù)是反映她們熱愛生活,追求生活的創(chuàng)意寫照。其圖案豐富多彩,如刺繡花紋名有 “萬子格”、“轱轆全”、“尖菊花”、“圓菊花”、“魚鱗甲”、“水波云”、“彌納回花”、“九針加干”,還有“桃花爭艷”、“二龍抱寶”、“燕子雙飛”、“喜鵲鬧梅”、“五蝶祝壽”、“龍鳳呈祥”等等圖案。她們挑繡出來的景物秀麗精致,栩栩如生,所表達的內(nèi)容一般都是吉祥如意,花好人和之意,或?qū)π腋I畹你裤胶涂释_@些用五彩絲線挑繡出來的刺繡飾品,不但結(jié)構(gòu)完美,物象突出,色彩鮮艷,而且工藝精巧,具有較強立體感。
  
   筆者在丹巴太平橋鄉(xiāng)三叉溝考察時,正遇羌民集會跳舞,我有幸見到了約二十多名婦女身著保存完好的清朝服裝,這些婦女服裝雍容華貴,古色古香,艷麗奪目,讓人驚嘆不已。這種展示充分說明了千百年來,這里雖然交通閉塞,但卻緊鄰阿壩州的小金縣,距成都平原不遠,漢區(qū)的文化早已滲透到了丹巴羌族的生活中??梢韵胂螽斈甑那技覌D女好不時尚,好不妖嬈,好不風光。
  
   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羌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jīng)濟條件的好轉(zhuǎn),羌族人民更加注重穿著打扮。使傳統(tǒng)的刺繡藝術(shù)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近年來,甘孜州旅游業(yè)不斷發(fā)展,丹巴已成為四川旅游西環(huán)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據(jù)筆者目睹,凡是到丹巴來旅游、考察的中外游客、專家、學者都對羌族的刺繡藝術(shù)飾品贊不絕口,獵奇拍照,爭相購買。由此可見,羌族的服飾、刺繡確實具有她獨特的民族特色和藝術(shù)魅力。
  
   三、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舞蹈
  
  丹巴羌族的民間音樂舞蹈,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丹巴羌族的民間音樂舞蹈源遠流長,獨具風格,早在唐朝就流傳著“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和重視。羌族的民間音樂舞蹈也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
  
  1、民歌
  
  羌族是一個動情的民族,豪放樂觀擅長抒情的民族。羌族男女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羌族民歌的特點是,原始古樸,調(diào)式優(yōu)雅,色彩明朗,旋律流暢,題材廣泛,語言生動,比喻貼切。羌族山歌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不分男女老幼皆會唱頌,民歌種類大體分為酒歌、山歌、情歌、勞動歌、敘事歌、喜慶歌、喪歌、苦情歌、風俗歌等。酒歌為羌族生活中的婚、喪、喜慶、節(jié)日、請客迎賓飲酒時頌唱的歌。酒歌以唱為主,也有像詩歌一樣朗誦出來的叫“祝酒詞”。如羌地《結(jié)婚迎賓詞》:“帖子揣在我的懷,主家請我迎客來,杯筷擺在龍門外,等了多久沒見來,十冬臘月天色黛,賓客路上莫礙怠……”。羌族情歌內(nèi)容十分豐富,多以期盼、追求、贊美、歌頌男女間的純真愛情,節(jié)奏較自由,或高昂激越,或憂傷委婉,或情深深,意綿綿。情歌是從民歌的形式上演變而來,歌詞一般以七字四句為主,也有六句、八句、多句的長歌,幾十句甚至幾百句的都有,格式有律詩、絕句,也有自由詩似的朗朗上口,演唱時常用“啦、咳、嘞、喲、嘛、哦”或“小郎哥兒”“賢妹兒”等襯詞作過度詞。如情歌《我的賢妹我的人》:“我的賢妹我的人,你媽打你我心疼。若還下次再打你,收拾包包過爐城”?!独稍诟呱酱蚴^》:“郎在高山打石頭,妹在河壩摘石榴。哪個要你酸石榴,要你臂彎作枕頭”?!秵紊頋h》:“作晚一夢夢得怪,夢見嬌嬌抱在懷。夢到半夜醒轉(zhuǎn)來,還是空手抱空懷”?!杜艺煞蛐⊥尥蕖罚骸案呱绞w子放大花,奴家丈夫小娃娃,再等三年丈夫大,老了蕎子謝了花”。
  
      羌族民歌,是羌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積累和發(fā)展起來的民間口頭文學。許多民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有深刻的內(nèi)涵和教育意義。有的如警世篇,記述古人的前車之鑒,教你引以為戒,讓你理解人生真諦,懂得明辨是非,辨別魑魅魍魎,教你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處世哲學和為人之道。情歌《打戒指》:“一兩二錢雪花銀,打個戒指送情人。上去成都請銀匠,下去云南找匠人。倆個匠人都請到,這個戒指打得成。一打龍來龍現(xiàn)爪;二打虎來虎現(xiàn)身;三打桃園三結(jié)義;四打海馬朝烏云;五打烏龍歸大海;六打童子拜觀音;七打天上七姊妹;八打神仙呂洞賓;九打九龍盤九轉(zhuǎn);十打鴛鴦倆個人……”。又如“四句歌”《不會說話得罪人》:“大路邊上一窩藤,藤條開花鬧呈呈。不會摘花弄壞藤,不會說話得罪人”。《小小公雞才開叫》:“小小公雞才開叫,麻雀飛過嚇一跳。麻雀飛過九架山,公雞還在打顫顫”。《好漢不吃眼前虧》:“大河漲水起浪堆,銅盆打水喂子歸。子歸不吃銅盆水。好漢不吃眼前虧”。
  
   2、民間器樂
  
  丹巴羌族不但愛唱民歌,而且也愛好民間器樂。如笛子 (羌笛)、口琴子(口弦)、嗩吶、手鈴、三弦、銅號、牛角號、海螺號、皮鼓、銅鑼、銅鈸,銅鉸等吹奏樂、弦樂和打擊樂器。其中羌笛比較有名,據(jù)有關資料記載,羌笛具有悠久的歷史。例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笛三孔”。唐代《樂府雜錄》中記載,“笛,羌樂也。”宋代(左日楊右)《樂書》記有“羌笛五孔”。近代和現(xiàn)代流行于甘孜、阿壩地區(qū)的羌笛都是六孔??梢娗嫉岩呀?jīng)歷了從三孔到五孔,又由五孔變成六孔的發(fā)展過程。羌笛多用竹制成,也有史書記載,古羌笛有用鳥、獸腿骨制成的。羌笛有豎笛和橫笛兩種,豎笛的構(gòu)造比較復雜,橫笛與普通的橫笛基本相同,丹巴羌區(qū)不產(chǎn)竹子,自制羌笛較少,一般是從商店里購買的竹制橫笛,也有少數(shù)人自制的竹質(zhì)羌笛。羌笛以獨奏為主,在唱歌、跳舞等場合就可用笛子作伴奏。當你進入大、小金河流域時,無論白天黑夜,山間田野,牧場村落,到處都可以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悠悠羌笛聲。羌民們的情投意合,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都可以用笛聲表達得淋漓盡致。
  
   從古至今,羌人男女對羌笛和口琴子(口弦)兩種樂器特別鐘愛。因為這兩種樂器小巧,可以隨身佩帶。羌族女人將口弦作為飾物,佩掛前胸或系在腰間,只要有一點空閑,都可拿出來彈上一陣??谙矣弥衿瞥桑谱鞣椒ǎ簩⒁婚L10公分,寬1公分的竹片,削薄,兩端各打一小孔,作穿提線用,然后在竹片中部開一“u”形口,中間留鴨舌部分為發(fā)音舌簧,有的留雙舌簧(也稱雙須子),舌簧的長短、寬窄、厚薄不同,所發(fā)出的音也不一樣,舌簧決定音色音調(diào)。彈奏口弦時,將口弦橫放在上下嘴唇之間,左手掐住口弦后端線頭,右手均勻扯動前端拉線,借助嘴唇張合變形產(chǎn)生共鳴,同時利用唇、舌、口形的變動,加上氣息大小,發(fā)出抑揚頓挫,優(yōu)雅別致,美妙動聽的口弦曲調(diào)。羌族姑娘愛在夜晚人們就寢前,或者黎明前彈口弦,以表達女人對愛情的向往,或?qū)ι畹你裤?,或?qū)h方親人的祝福,或?qū)喝说脑{咒等等。據(jù)羌人介紹,當你入睡前,或者黎明剛醒來時,聽到那優(yōu)美動聽的口弦曲時,你會住足洗耳恭聽,那優(yōu)美的口弦曲猶似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口弦樂聲聲落地,動人心魄??梢?,口弦曲可算是羌族民間器樂中的一朵燦爛之花。但是在近些年來,丹巴羌人中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不再佩掛口弦了,也不會彈奏,連制作口弦的匠人也越來越少了,口弦樂器在丹巴羌民中已頻臨消失,這不得不說令人遺憾。我們真切希望羌族人民更好地繼承和發(fā)展本民族的民間器樂,讓它發(fā)揚光大,代代相傳。
  
   3、民間舞蹈
  
   據(jù)丹巴太平橋鄉(xiāng)長勝店村的羌族尹正華老人介紹,丹巴羌族在來丹巴居住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是從遙遠的茂州城遷徙而來,本民族自稱“嘉卡”或“嘉卡布”(屯兵)。羌族人從遷徙到這里起,每年的正月初九都要在三叉溝的“剎啦寺”廟子舉行盛大的集會,跳兩三天的羌族鍋莊舞,他們用歌舞的形式向故鄉(xiāng)的的親人訴說:遠方的親人們,我們在這里戊守邊關,不能與你們團聚,只能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用我們雄壯的歌聲與舞步,表達我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尹大爺說:三叉溝現(xiàn)有五個村子仍然保持著較完整的羌族習俗。男女老少最喜歡的就是跳羌族鍋莊舞,不管農(nóng)活多忙多累,只要聚集到院場上,就有人牽頭歌起來,舞起來,笛子伴奏,或有人領唱或舞者齊唱。即使在“破四舊,立四新”,只準跳“忠”字舞的年月,他們也照樣要跳羌鍋莊。有時為回避住社的干部,一邊派人放哨,一邊組織村民悄悄跳鍋莊,吹羌笛,彈口弦。
  
  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凡在羌寨的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逢年過節(jié),慶祝豐收等時候,羌民們都要集會,集會就離不開唱歌跳舞。羌族的民間舞蹈主要有羌族鍋莊,舞姿優(yōu)美,邊唱邊跳,過去用胡琴、笛子伴奏,現(xiàn)在多數(shù)放錄音磁帶來伴奏。羌族主要在自娛自樂、祭祀求神、迎客送賓、集會慶典時舞蹈。羌族的舞蹈,形式多樣,輕快活潑。下面介紹幾種。
  
   “跳薩朗”( 羌語唱起來,跳起來之意 ) ,跳莎朗又分“憂事莎朗”和“喜事莎朗”兩種。羌族舞蹈內(nèi)容廣泛,載歌載舞,表演時還有一唱一答,悅耳動聽。羌族在跳舞時,喜歡在舞場中央擺壇咂酒,壇中插上數(shù)十根吸管,一曲終了或跳累了可以盡情的吮吸香溢四射的砸酒,使整個舞會氣氛熱烈、一曲未盡一曲又起,歌舞不迭,通宵達旦,那正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的場景。羌族跳舞的歌詞較為固定,詞中與山歌一樣貫穿的襯詞還是有“喲、嗬、也、呃、勒、依、哦、嘎,啦”等。
  
  克西格西,又稱“跳盔甲”或“盔甲舞”,是羌族表演頻率較高的舞蹈。這是一種傳統(tǒng)祭祀風俗舞,多用于表達對族群英雄的懷念,跳舞者頭插野雞翎和麥草桿,身披牛皮鎧甲,手持兵器,分列對陣而舞,吼聲振天,舞姿渾厚,威武雄壯, 舞蹈具有肅穆、莊嚴、宏偉的特點。
  
  喲粗布(意為向天祈禱),這種舞蹈是以祭祀內(nèi)容為主的歌伴舞,無固定表演程序。除此,還有表現(xiàn)勞動后歡樂情緒的《哦吶里什莫》、《打連蓋,勒索亞》,以及贊美裝飾物的《石奎余奎》等。另外還有跳皮鼓舞,原先是在寺廟里的宗教舞蹈,留傳至民間。跳皮鼓舞,舞者舞姿矯健,輕快激烈,觀者美不勝收,其樂無窮。
  
  羌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甘孜丹巴羌族沿襲他們的民族習俗文化一路走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先民們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后代們?nèi)匀粋鞒胁l(fā)揚光大了本民族獨特的民風民俗文化。特別是精湛的建筑技藝,獨具風格的刺繡藝術(shù),民歌舞蹈,享譽中外,舉世注目,充分體現(xiàn)了羌族人民用自己的聰明與智慧,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歷史和文化。此外,在婚喪嫁娶和禁忌等方面也充分體現(xiàn)了羌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鑒于篇幅所限,這一方面的情況另文介紹。
  

(編輯:孫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代民族去哪兒之九——羌、黨項
爾瑪龍--四川阿壩藏羌民族才藝主持人!
中國最值得一游的仙山,不輸泰山和華山,游客:此生一定要去一次
東方古堡 桃坪羌寨 (旅游覽勝)
桃坪羌寨——原味羌族生活
羌族文化的標志性符號羌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