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古城河健身步道 用腳丈量體驗2500年的精彩
|
20世紀20年代吳門橋環(huán)古城河及 城墻及舟楫(鋼筆手繪)馬振暐
鴻生火柴廠
蘇州關稅務司署舊址
蘇綸紗廠舊址
閶門城樓
盤門
|
|
■徐蘇君
在蘇州城市建設史上,榮登2015年度“十大民心工程”之首的蘇州環(huán)古城河健身步道,無疑會被載入史冊。全長15.5公里,總投資9600萬元,集休閑、健身、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環(huán)古城河健身步道,自2016年初投入使用以來,民情踴躍,好評如潮。這條健身步道,不僅將政府與百姓聯系得更緊密,同時也能讓廣大市民及旅游者充分領略到蘇州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2500多年前,“伍子胥乃相土形之高卑,嘗水味之咸淡,乃于姑蘇山東北三十里得善地,造筑大城?!币蛔荛L47里,辟有水陸城門共八座的宏大都城拔地而起。城內外館娃宮、姑蘇臺、齊云樓等各時期的宏偉建筑以及各色私家園林,使得整座蘇州城壯觀瑰麗,舉世無雙。如今的地面建筑歷經滄桑更迭,所存多為明、清時期的園林及民居,唯有斷斷續(xù)續(xù)的城墻,巍然矗立,頑強地證明著蘇州城過往和如今的輝煌。今天,蘇州人民終于可以憑借著環(huán)古城河步道,用腳步丈量和體驗2500年的精彩。
1
一條健身步道,首先串起的,是始建于春秋時代吳國闔閭大城的八座城門和綿延的城墻。
雖然這些城門城樓在漫長的歲月中屢廢屢興,但作為歷史再現,文脈延續(xù),如今它們依舊在環(huán)古城河邊或次第矗立,或遺跡隱現。在這長長的串聯中,依次點綴著閶門、胥門、盤門、葑門、相門、婁門、齊門和平門,游人每步行到一座城樓便有隔空對望般凝重。
晉代,詩人陸機路過閶門,遠遠望去,便被其恢宏巍峨的氣勢所震撼。于是整首詩篇圍繞閶門展開,“吳趨自有始,請自閶門起:閶門何峨峨,飛閣跨通波,重欒承游極,回軒啟曲阿。藹藹慶云被,泠泠祥風過?!敝亟ǖ拈嬮T城樓巍然高聳,樓閣飛檐凌跨城河;重重短柱上承游梁,城樓兩翼回廊開展,曲檐覆蓋;整個建筑高入云端,時有和風吹過。
明清時期蘇州官府往來都在胥門接官廳和胥江對岸的皇亭街。胥門在明清以來商業(yè)較發(fā)達,許多作坊以及民國時期的工廠都在此地,歷史上素有“金閶門,銀胥門”之說?;释そ稚峡滴酢⑶∧涎灿A⒃诃h(huán)古城河和胥江的交匯處,和古老的胥門一起目睹了蘇州從一個興盛的時代走向另一個興盛時代。
都說“金閶門,銀胥門,冷水盤門”,盤門有三景:城墻、吳門橋、瑞光塔,但真正讓它成為冷水盤門的卻是因為那片廢墟。盤門那片廢墟堆積的是八百多年前(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南侵毀城和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國戰(zhàn)爭的那些歲月。如今,漫步盤門城樓,景象已變,城墻、瑞光塔、吳門橋依舊,只是褪盡了煙火氣息,一派盛世景象。
沿著城河一直往東南,便走到了葑門,葑門原以封禺山得名,后又以周圍多水塘,盛產葑(茭白),遂改今名。原城樓下的葑門塘與環(huán)古城河匯集,葑門塘開始疏通于宋元時期,是古城流向東部經過吳淞江出海的重要水陸樞紐。彼時的葑門塘甚為開闊,由于沒有直接的陸路,葑門塘便成為海上船只經過吳淞江進入古城的黃金通道,宋元時期,河兩岸還有不少修理海船的船屋。如今的葑門塘身形縮小了許多,倚靠在頗具市井氣息的葑門橫街旁靜靜流淌,“葑溪清流”大抵是如此景致吧。
相門,原名匠門,因曾是各種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相門的得名最為久遠,據傳吳王闔閭曾命鑄劍高手干將于此設爐鑄劍,故又名干將門。門在宋初被填塞,民國23-25年重辟。與相門毗鄰的是蘇州監(jiān)獄遺址,民國時,風云激蕩的獅子口監(jiān)獄曾關押過一批顯要人物,曾經的蘇州監(jiān)獄,現在成為相門段城墻邊的一片空地,一切塵歸塵,土歸土,仿佛什么也未曾發(fā)生。
行至城東北,便是婁門,原稱嵺門?!秴堑赜洝份d:“婁門本號嵺門,東南秦時有古嵺縣,至漢王莽改為婁縣?!遍T遂改稱婁門。清初重建門樓后題以“江海揚華”額。齊門位于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相傳闔閭十年(公元前505),吳破齊,齊以女質,配與吳世子波。齊女思鄉(xiāng),日夜號泣成病,闔閭乃造此門,名“望齊門”,令齊女往游其上,后稱齊門。
蘇州城北端是新建的平門城墻和城樓,氣勢不凡,它是建在原平門城墻基址上,與火車站相呼應,中間隔著環(huán)古城河,形成一組對景。從南廣場放眼望去,城市的天際線清晰,近處的環(huán)古城河、平門城墻、城樓,再遠一些的北寺塔,沒有不協(xié)調的遮擋,真是極目吳天闊啊。
2
一條健身步道,也將2014年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運河蘇州七個點段串聯成一條長長的文化長廊。
蘇州是運河沿線重要的文化古城,河繞城轉,城因河興,千百年來古城與運河相生相伴、相得益彰。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蘇州除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環(huán)古城河4條運河故道外,連接大運河與城內水系、連通內外城的盤門水陸城門;唐代以來就是蘇州大運河航道之一的山塘河及其歷史街區(qū);大運河蘇州段地標性建筑虎丘云巖寺塔;明清漕糧倉儲地平江歷史文化街區(qū);古代大運河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見證的全晉會館;集水利、交通、景觀于一體的古代橋梁杰作寶帶橋;江南運河水利工程的杰出范例吳江古纖道,這7個遺產點段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因此成為運河沿線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
大運河蘇州段水道最早開挖于春秋時期,是江南運河的雛形,隋代起成為中國大運
河的重要河道。大運河蘇州段通過山塘河、
上塘河、胥江、環(huán)城河以及盤門、閶門等水門與蘇州內城水系連為一體。蘇州古城水網是古代大運河的水系之一,水城蘇州是大運河獨特的城市文化景觀,是古代筑城與水利技術融合的典范。
大運河昔稱漕運河,以運送朝廷漕糧為主。明永樂定都北京后,江蘇歲漕400萬石中的80%都要通過這條運河,而歷代內河民間商業(yè)運輸場面亦十分壯觀。自唐代之后,蘇州萬商云集,大小港灣船只擁擠,成為五方雜處、百貨匯集的商賈通販要津,而這些商業(yè)活動便大都沿環(huán)古城河展開,官船商船川流不息,往來其間,其中的閶門更被喻為“天下第一碼頭”,南北舟車,外商洋販,莫不畢集于此。杜甫有詩云:“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碑敃r蘇州的商船已經西上川蜀,而川蜀的大船則也順流東下吳門,停泊在閶門至胥門的夏駕灣東岸。還有南方的商賈鹽船則停泊于夏駕灣西岸。在元代,與海外經商的海舟巨艦則取道吳淞江、青龍江直抵蘇州葑門灣泊,日本、高麗、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商船也云集在蘇州環(huán)古城河里,葑門外墅里涇一帶還曾建造過海船,修造場塢。
蘇州因有大運河之便,水運發(fā)達,元明時期即成為東南地區(qū)木材的集散地,由產地販運木材來蘇,再由蘇州販運到杭嘉湖地區(qū)和上海青浦、太倉瀏河等地。明洪武年間,蘇州府即在閶門設立竹木場,成化年間齊門外東匯、西匯路的木排猶如山積,木商云集,為蘇州城鄉(xiāng)粉墻黛瓦的建筑提供原材料。清康熙年間,木商還在西匯路大興會館。從民國年間拍攝的照片上還可以看到環(huán)古城河長長的木排和齊門外木行里高高的木材堆,城鄉(xiāng)百姓皆來此,購售兩旺,一片繁忙景象。
3
一條健身步道,同時也見證了蘇州近現代文明從這里興起和發(fā)展。
青旸地,地處蘇州古城外,環(huán)古城河邊,是塊半墳半荒的地,它遠離了人們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和古典園林。就是這塊淡出世人視線之外的荒地,卻在晚清時代,伴隨著全蘇州人民度過了一個陣痛又屈辱的歲月,那便是光緒二十三年的三月(1897年),根據“馬關條約”的規(guī)定,蘇州藩臺衙門、蘇州海關道和日本駐上??傤I事簽訂了“蘇州日本租界章程”,將青旸地租借給日本。自此,打上租界符號的青旸地便成了蘇州人民心中永遠的痛。一抔黃土掩埋了那個時代的血雨腥風,卻掩藏不了那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歲月如同鳳凰涅槃,飽受屈辱的青旸地,竟然也成為蘇州近代工業(yè)的崛起之地,關稅務司署舊址、太和面粉廠、第一絲廠,如今它們已沒有了往昔的繁華,空落落的建筑卻依舊靜靜地枕著城河,似乎在向我們訴說一個充斥著振興民族工商業(yè)的古老而又陳舊的故事,其中既有輝煌又飽含了許多艱辛與無奈。
蘇州關稅務司署舊址就位于覓渡橋堍的青旸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八月成立,當時設內、外兩班,辦理報關、納稅及查禁走私業(yè)務。1913年3月,海關總稅務司以各地海關關務時常有變遷,名實多不相符等原因,逐步統(tǒng)一各口海關內部組織。蘇州關稅務司署設征稅、公務兩個部門,征稅部門主管稅務征收,下設總務、秘書、會計、驗估四課;工務部門直到民國十一年(1922)才成立,主管海關設施的營造和維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增設稽查處,主管緝私。如今,這處蘇州最早的海關建筑早已不知去向,四幢職員小樓倒是幸運地生存了下來,一溜排開,并不艷麗的紅色墻體雖然與蘇州傳統(tǒng)的灰、白、黑并不協(xié)調,但這種慢慢流露出的,濃得化不開的民族情結卻是深深扎根于本土之中。
蘇州太和面粉廠于1936年8月正式建成,當時在繭行原址建造五層鋼骨水泥西式廠房一座,西式倉庫十六座,中式倉房四十余間,以及辦公樓、機修間等配套設施。太和面粉廠生產的產品有機制面粉和麩皮,面粉的商標有“太和”、“虎丘”、“龍鳳”三種。1937年,蘇州淪陷后,廠被日軍馬隊占駐,剛建成僅一年的新工廠被毀壞殆盡。1938年6月,太和廠正式復工,至此以后,生產逐步恢復正常,直到解放后的1956年,太和面粉廠正式并入國營蘇州面粉廠,作為私營企業(yè)的太和面粉廠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太和面粉廠在那個時代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一如它風燭殘年的身軀一般??删驮趲啄昵埃肋h消失了,曾經支撐它身軀的最后一絲精氣神轟然瓦解,只余一堆殘肢碎體。
蘇州第一絲廠前身為日商在1928年開設的瑞豐絲廠,屬日本片倉蠶絲株式會社,產品裝運青島出口。1931年,增加坐繅車60臺,年產絲約1000擔,成為日華蠶絲株式會社經營的三大絲廠之一。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該廠由政府接管,改名公營中國蠶絲公司第一絲廠,是蘇州市最早的國營工廠之一,1952年改屬地方政府管理,定名蘇州第一絲廠。如今的一絲廠,已成為蘇州對外旅游的一個窗口,外賓通過參觀煮繭、繅絲、拍絲、捶絲等一系列工序,從中領略到蘇州絲綢文化的獨特魅力。
蘇州不少百姓,特別是那些外來的移民,對環(huán)古城河更是懷有一種親情。當年他們?yōu)榱颂颖転碾y和戰(zhàn)亂,千里迢迢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座人間天堂,尋找活路,是環(huán)古城河兩岸的荒地敞開胸懷接納了他們,使他們能夠立足安身,繁衍生息,并最終得以融進蘇州人的行列。沿城河從盤門開始、吉水橋東、西街、盤門城腳、南門路、五十六間、九十間、二十門、九條弄、覓渡橋堍、葑門侉莊、西街、大河浜、河沿岸、北柵頭、婁門外西街、齊門外大街、錢萬里橋、四擺渡、閶門北碼頭、南新路、金門長船灣、胥門百花洲等等,便大都是外來人口居住的地方。這里當年雖然臟亂差些,但正是由于這些長年累月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承擔了古城百多年來最臟最苦的粗體力勞動,才使得今天的蘇州城變得如此美麗可愛。如今,居住在那里的居民都已經搬遷,伴隨著環(huán)古城河風貌帶的建設,好多地名也消失了。但我們應該記得他們?yōu)樘K州城市建設各行各業(yè)做出的貢獻。
環(huán)古城河健身步道的全線貫通,并非一日之功,它是歷屆市委、市政府在古城保護、旅游開發(fā)、城市建設和民生工程中長期積累之后水到渠成的杰作。
始于2002年的環(huán)古城河風貌整治工程,于當年開始重建了閶門城樓,維修了閶門、胥門段城墻,還重現了“蛇門堞影”。將古城內外環(huán)古城河兩岸原來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百姓生活困窘的東匯路、西匯路、南浩街南段、長船灣,胥門接官廳、百花洲、閶胥路沿河、盤門城下、南門路沿河以及葑門侉莊、西街、北柵頭、后莊,婁門西街、糖坊灣等地區(qū)整體拆除改造,進行了駁岸加固,植樹鋪草,增建公園。并且拓寬了閶胥路、南門路,新辟了莫邪路,讓這些昔日蘇州城市建設的死角面貌一新,使之成為新的城市景觀和交通要道。
2010至2013年期間進行的環(huán)古城風貌提升工程中,相門、婁門、平門城樓城墻的重建以及齊門城墻的重建工程,又將環(huán)古城河的歷史風貌挖掘,環(huán)境整治,文化景觀再造,商業(yè)設施建設工程推向了新的高潮。
環(huán)古城河健身步道的建成,是多年來蘇州古城保護、城市建設的碩果體現,隨著它的成功登場,利用環(huán)古城河步道和京杭大運河并逐步串聯起全市重要景點,太湖風光,古鎮(zhèn)、古村,并適時啟動水上旅游交通系統(tǒng),進而改變蘇州旅游格局,做大做強蘇州旅游業(yè),將蘇州締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適合城市居民生活和旅游目的地的宏偉藍圖,將會在我們手中實現。
在某個月夜,我步行于環(huán)古城河邊,仰望著城墻的輪廓,雖然斷斷續(xù)續(xù),但在里面,我看到了小橋流水人家、如畫的古典園林、精美的絲綢、文人的手指與面孔,一個被城墻圍繞的封閉空間,已經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我們也只能以一個歷史過客的身份,在它的輪廓中守望著城墻與城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