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姚炎祥
寒山集儒釋道文化于一身,構建了一座文化豐碑,這是一座和合文化的豐碑。而正是蘇州柔美的環(huán)境和“和合緣融”的深厚土壤,使得寒山拾得和合的各種傳說扎根落戶于蘇州,孕育出了“和合祖庭寒山寺”,成為吳地的文化地標。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和合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靈魂,是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人文精神,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具有現(xiàn)代價值和普世意義。當人們研究中華和合文化論及和合文化的代表性符號時,總離不開寒山拾得,總離不開寒山寺。
寒山寺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寒山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年間( 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貞觀盛世,詩僧寒山子來此“縛茆以居”,修持弘法,施舍助人,留下美好的傳說。唐玄宗時,希遷禪師在這里建伽藍,以寒山命名。從此,寒山被尊為寒山寺的祖師。隨著歷史的變遷,北宋改名“普明禪院”,南宋又改名“楓橋寺”,元代始復稱“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國及至今一直沿用寒山寺之名。
寒山寺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體,佛教文化是主體,和合文化是核心價值。民間稱寒山拾得為“和合神”、“和合二仙”、雍正敕封為“和合二圣”。儒釋道、民間以及官方共認寒山拾得為中華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為和合的象征。寒山寺?lián)碛小昂秃献嫱ァ钡匚?,這是人們向往的和合圣地。千百年來,在歷史的變遷中,寒山寺時有興廢,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一直護佑著這座和合祖庭。
寒山具有儒釋道文化和合于一身的人文境界
寒山子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神秘而獨特的人物。無姓無名,其身世與經(jīng)歷正統(tǒng)的經(jīng)傳史籍沒有記載。寒山子除了留有三百多首詩外,現(xiàn)存的有關資料都帶有傳說性和神秘性,互相矛盾現(xiàn)象嚴重。研究者多從詩作中或者傳說中,推測知其大概。
一般認為寒山子是陜西人或河南人,也有的說是河北人,主要生活在唐代,是位長壽者,大約活了一百多歲。其生活經(jīng)歷大致是先學儒,再由儒入道,最后由道歸佛。從寒山的文化路徑看,儒釋道各家對他都有很深的影響,達到了和合融通的人文精神境界。寒山子的詩就是見證。寒山涉獵廣博,詩作中常有經(jīng)史子集的典故,又有《涅檗經(jīng)》、《法華經(jīng)》、《維摩經(jīng)》、《楞嚴羥》等許多佛經(jīng)典故,還有《莊子》、《列子》等老莊的語言。寒山子的詩通俗直白,思想深邃,蘊含深刻,儒釋道的精華融入字里行間。雍正為《寒山子詩集》作序,評價寒山子的詩為“非俗、非韻、非教、非禪,真乃古佛直心直語也?!焙?,這是一座儒釋道文化和合融通的文化豐碑,充滿著神奇的力量和大智慧的無限生命力。
儒釋道共認寒山拾得為和合的象征
在中國歷史上集儒釋道文化于一身,并被儒釋道三家共同認可并且各有封號者,并不多見,寒山就是這樣一位罕見者。在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中,寒山拾得獲得了儒釋道三家的共同尊重,總是把他們放在一起,作為中華和合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共認寒山拾得為和合的象征。
在佛教徒眼中,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民間信眾稱寒山拾得為“和合神”。寒山拾得被稱為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最早見于文字的是唐貞觀年間朝議大夫閭丘胤撰寫的《寒山詩集序》中,借豐干禪師說:“寒山文殊,遁跡國清。普賢拾得,狀如貧子,又似瘋狂,或來去,在國清寺庫院走使,廚中著火?!逼浜?,《佛祖統(tǒng)紀》、《釋氏稽古略》、《佛祖歷代通載》、《天臺山國清寺志》、《清涼山寺》及多種僧傳、燈錄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這樣代代相傳,寒山就成了文殊菩薩的化身,拾得就成了普賢的化身。
在道家眼里寒山是得道的仙人,寒山拾得列入下八仙,民間傳說為“和合二仙”。在《太平廣記》“寒山條”最早記載寒山是一位得道神仙,他是來點化一個不爭氣的道士。其后,也有類似的記載。中國傳統(tǒng)的八仙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我們常說的李鐵拐,鐘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被稱為“中八仙”,寒山拾得則公認為下八仙,民間稱“和合二仙”。和合二仙的形象,通過傳說、繪畫、工藝品、詩歌、偈語和節(jié)慶等多種形式優(yōu)化和傳播,在我國民間有廣泛的影響。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來,已經(jīng)成為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精神偶像。
雍正敕封寒山拾得為“和合二圣”,確立了寒山拾得為儒釋道共同尊崇的和合圣人的地位。寒山熟讀儒家經(jīng)典,受過系統(tǒng)的儒家教育,中過進士,留下三百多首獨具特色的經(jīng)典詩作,是釋家第一詩僧,又為得道仙人。寒山的人文精神境界、人格品德以及在中國乃在世界的影響,成為人們尊崇的偶像。在寒山拾得被尊為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和合菩薩,和合二仙的基礎上,為了利用寒山拾得和合形象的巨大影響力,穩(wěn)定清初的社會秩序,倡導社會和諧,雍正十一年(1733)御封寒山大士為“妙覺普度和圣”,拾得大士為“圓覺慈度合圣”,合之為“和合二圣”。從此,民間流傳的“和合菩薩”、“和合二仙”又為官方確認為“和合二圣”。寒山拾得成為中華民族的和合圣人,成為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成為人們共認的和合的象征。
傳說中的和合圣地
有關寒山拾得“和合二圣”的故事,傳說得很多。流傳廣、影響大、具有代表性的傳說舉以下三個例子:
其一,流行于蘇州地區(qū)的傳說。寒山和拾得同住一個村子,兩個人不是兄弟卻親勝兄弟。寒山比拾得年長,街坊做媒,把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姑娘許配給了寒山,到寒山結婚前才知道拾得很喜歡這個姑娘。于是,寒山從家里逃出來,到蘇州閶門外楓橋削發(fā)為僧。拾得知道后,也從家里逃出來,到蘇州找寒山。當兩人見面時,拾得把一枝荷花獻給寒山,贊美他的純潔和高尚的心靈;而寒山心想拾得遠道而來,一定餓了,則拿一盒齋飯出迎。兩人相見,一荷(和)一盒(合)而欣喜若狂,后來拾得也出了家,兩人在楓橋共建一寺,這就是“寒山寺”。
其二,流行于天臺地區(qū)的傳說。相傳國清寺內(nèi)舉行法會,王老太與女兒赴會,因旅途勞累病倒在寺中,巧遇尚未出家的寒山、拾得也來參加法會。兩人善良,采藥、熬藥照顧王老太。王老太甚為感激,臨終留下遺言,要女兒跟寒山拾得其中一人結婚。在漂亮的姑娘面前,寒山拾得都為對方著想,相互推讓。后寒山出走,拾得也告別姑娘,去尋找寒山。經(jīng)過千辛萬苦,拾得在蘇州找到了寒山。兩人相會,寒山手捧齋飯竹盒,拾得手執(zhí)一枝荷花。兩人在寺廟一起出家,后人稱這寺廟為寒山寺。
其三,在佛門中的傳說。寒山拾得都是國清寺的僧人,兩人意氣相投,心地善良,成為知心朋友。他們的師父是豐干禪師,兩人經(jīng)豐干禪師的教化,成為佛門高僧。豐干禪師在圓寂前,將寒山拾得叫到身邊,給寒山半部真經(jīng)和一枝荷花,給拾得半部真經(jīng)和一個圓盒,并說,誦透此經(jīng)就得道。從此,寒山拾得訪名寺,求高僧,誦讀佛經(jīng)。數(shù)年后,兩人相遇蘇州,分外高興,寒山拿出半部真經(jīng)和一枝荷花,拾得也拿出那半部真經(jīng)和一個圓盒,雙雙并放,兩人不約而同,脫口而出:“這是一部和(荷)合(盒)真經(jīng)!”兩人由此成為傳承“和合經(jīng)”的祖師。并在蘇州建立寒山寺,弘法傳道,弘揚和合精神,成為一代高僧。
這三個傳說地點不同,故事也差異甚大,但有三點基本相同。一是寒山拾得感情甚篤,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為人善良,心靈純潔;二是兩人相會時,都是一人執(zhí)荷(和),一人捧圓盒(合),諧意“和合”之說;三是兩人得到“和合真經(jīng)”,并在蘇州建立寒山寺。從這里可以看出,寒山寺在傳說中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和合圣地。
獨具和合特色的佛教道場
佛教是以正法道場的住世為存在的象征,道場是僧團立足的根本之處。每一座寺院就是一座道場。在中國眾多寺院中,和合文化是寒山寺核心文化,這里供奉的寒山拾得稱為和合菩薩、和合二仙、和合二圣,是中華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是和合的象征。在寒山寺道場里,從寒拾遺蹤、大雄寶殿、寒拾殿、御碑亭到一系列有關弘揚和合文化的措施和活動,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構成了一座獨具特色的和合佛教道場,一座文化深厚的和合祖庭。
寒拾遺蹤
現(xiàn)在寒山寺有幾處勝跡,相傳就是寒山拾得的遺蹤。最具代表性的是寒拾泉,在寒拾殿前院落內(nèi)的西北角毗鄰長廊有一方形石護欄,欄身飾以蓮葉,欄柱雕以蓮花。蓮花是佛教的意象,在佛教的世界里,蓮花圖像四處可見,象征著清靜無染,離塵脫俗。護攔之中有一口古井,至今井內(nèi)有水,井口題“寒拾泉”三字。相傳這是寒山拾得共同挖的井,供寺僧飲用。并用這井里的水為過往客人施舍茶水。
大雄寶殿
寺院把供奉佛祖的殿堂稱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殷是寺院的主建筑。大殿中央是三尊塑像,正中供奉的是釋加牟尼佛,左側是長者被尊稱為“頭陀第一”摩訶迦葉尊者;右側者顯得年輕,被尊稱“多聞第一”阿難尊者。
寒山寺大雄寶殿與通常寺院的大雄寶殿布局上有極大不同。
其一,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在佛祖塑像后壁往往塑的是“觀音渡?!钡谋娖兴_像,而寒山寺在佛祖背后卻無塑像,供奉的是鑲嵌在佛祖后壁的羅聘(揚州八怪之一)畫寒山拾得寫意石刻像。寒山拾得石刻像取代了“觀音渡海”塑像。這是大膽的創(chuàng)新,但又是合理的,因為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石刻像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笑自若,形態(tài)純樸;拾得袒胸露腹,洗耳恭聽,憨態(tài)可掬。
其二,在大雄寶殿東南方墻壁上,還鑲有晚晴著名書畫家鄭文焯指繪寒山子石刻像。這是一幅寒山的單人畫像。寒山散發(fā)飄逸,形如“仙跡”。駐足石刻像前,似乎穿越時空遂道,好象寒山在和你對話吟詩,瞬間就會獲得一次心靈凈化。
其三,在大雄寶殿東側墻壁鑲嵌程德全書《寒山子詩》36首詩的石刻。分刻四石,每
石30行,3行為一首,末一石附跋12行,行字不等,均行書。這36首詩,在清代已經(jīng)有單行本行世。這些詩主要反映寒山子詩中所宣揚的佛教思想,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是人們
喜聞樂見的民間傳誦較多的詩篇。
寒拾殿
在寒山寺里,與山門、大雄寶殿、普明寶塔和丈室樓等重要建筑物在同一中軸線上,建有寒拾殿,供奉寒山拾得。
我國所有寺廟中,唯獨寒山寺建有“寒拾殿”,這是全國唯一的和合祖師殿,其建筑規(guī)模與大雄寶殿相近,而且在寒山拾得雕塑的后壁鑲嵌有石刻千手觀音像,“千手觀音”四字是清代蘇州狀元石韞玉所書。在寒山寺里觀音菩薩沒有專門殿堂,確有近乎大雄寶殿規(guī)模的“寒拾殿”。這說明在寒山寺和合祖師寒山拾得有崇高的地位,這充分反映和合文化是寒山寺佛教文化中的核心文化。
御碑亭
寒山寺前院西南邊有“古碑廊”,“古碑廊”南側有“御碑亭”一座,內(nèi)有御碑一塊,碑高1.8米,寬0.9米。這塊“御碑”是在宣統(tǒng)庚戌,江蘇巡撫程德全勒石。
正面刻寫雍正為《寒山子詩集》所作的序文,陰面刻寫乾隆為寒山寺寫的《寒山曉鐘》詩。乾隆題詩句同雍正的御制序文刻在同一碑上,本身就是碑刻文化的奇葩。這塊御碑從內(nèi)容到形式,極富創(chuàng)造性。
其一,寒山寺為雍正的《寒山子詩集》所作序文刻石立碑,這是全國唯一的;其二,寒山寺為乾隆的《寒山曉鐘》詩刻石立碑,大概也是全國唯一的;其三,此御碑可謂一石三碑。正面為雍正御碑,陰面為乾隆御碑,合起來可謂雙龍御碑。這一和合御碑,也是全國罕見的。這是碑刻文化藝術珍品,極有文物價值。
寒山詩集
寒山子留下300多首詩,蘊涵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身心之間和諧相處的和合文化豐富內(nèi)容,是和合文化的一部寶典。對寒山子的詩作,寒山寺以眾多的形式進行傳播。
其一,出版詩集。2002年,在寒山寺建寺1500周年紀念時,寒山寺專門印制了《寒山子詩集》單行本。其中收錄寒山子詩313首,寒山佚詩12首,拾得詩57首,拾得佚詩6首,豐干詩2首(壁上詩)。這本書印了上萬冊,贈送給索要者或參訪者,極大地推動了寒山子詩作傳播。目前,準備再次印刷。
其二,微雕石章。蘇州微雕篆刻名家潘裕果雕刻的216枚石章,以一石一詩或一石多詩的形式刻錄了《寒山子詩集》中的全部作品。石上每個文字的大小不過1.5毫米見方,玲瓏可愛,大多數(shù)石章上還配上了人物畫像。2002年4月8日到10日,由蘇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和蘇州寒山寺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寒山寺文化展”,該套石章參加展出,讓日本友人稱贊不已。全部石章為寒山寺收藏。
其三,建立寒山子詩碑廊。
寒山寺請八十三歲的海晏法師用二年時間書寫寒山子的313首詩,全部刻制成石碑,每碑一首詩。在和合大道南側大鐘苑圍墻處,建立了“寒山子詩碑廊”。在一條有木屋頂?shù)拈L廊內(nèi),將海晏法師書寫的寒山子313首詩,每詩一塊鑲嵌在廊上。這是一道靚麗的和合文化風景線。
其四,寒山寺圍墻及寺院建筑物的外墻,有幾十處懸掛著寒山子詩句制作的張貼牌,或者將寒山的詩句直接寫到外墻上,深受旅游者和香客的喜歡。駐足者有人吟詠,有人拍照,或幾個人指指點點,相互切磋?;秀敝g,人與寒山之間似乎在進行和諧對話,這種場景別開生面,引人人勝。
寒拾問答
充滿禪機的一問一答,蘊含著寒山拾得的大慈悲、大智慧。為傳播弘揚“寒拾問答”:寒山寺兩代方丈性空、秋爽法師,通過精湛的書法藝術,經(jīng)常書寫有關條幅。同時,通過編輯導游解說詞,傳播解釋“寒拾問答”,此外,還通過《寒山寺》雜志、《寒山寺佛教》和寒山寺文化論壇等進行解說和傳播。
慈善
寒山寺在堅持和豐富法施濟世的同時,積極投向社會公益慈善事業(yè),創(chuàng)辦慈善中心。賑災救災,扶助弱勢群體,創(chuàng)辦慈善超市;捐建希望小學,在高等學校設立“寒山教育獎”,獎勵優(yōu)秀青年教師和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大學生等。方丈秋爽還提出了“三個觀點”和“四項措施”。三個觀點為:一是“救急重于求貧”;二是“救智重于救愚”;三是“救勤重于救惰”。四項措施為:一是“心靈慈善”;二是“環(huán)保慈善”;三是“老年慈善”;四是“禮儀慈善”。2011年成立“蘇州和合文化基金”,并投資建設“寒山寺和合安養(yǎng)院”,寒山寺的慈善事業(yè)得到了更大發(fā)展。
和合文化論壇
2007年7月20日成立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寒山寺文化以吳文化為根基,融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為一體,形成以佛教文化為主體,和合文化為核心,鐘聲詩韻為標識,寒山拾得“和合二圣”為其文化象征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寒山寺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和合文化,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一成立,就計劃以和合文化為主題,興辦系列論壇。2007年到2014年八屆以和合文化為主題的寒山寺文化論壇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國內(nèi)外眾多的學者和法師積極參與,在佛教界、學術界以及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和合文化論壇已經(jīng)成為全國和合文化研究和傳播的一大平臺。
和合鐘廣結善緣
梵鐘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種法器,一般寺院都有。寒山寺的梵鐘有獨特的魅力,鐘聲有溝通心靈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千年鐘聲,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和合鐘是寒山寺的獨有符號,和合鐘聲蘊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的身心和諧的神韻。寒山寺的和合鐘已成為和合文化的載體,和合鐘聲漂洋過海,溝通海內(nèi)外人們的心靈,廣結善緣,已成為向全世界傳播中華和合精神的使者。
1979年,由池田市日中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藤尾昭先生等友人到寒山寺參瞻,聽講拾得乘鐘東渡的神奇故事,心情激動,當即倡儀舉辦寒山寺除夕聽鐘聲活動的宗教文化旅游項目。這一倡議等到了蘇州市的支持,當年的12月31日蘇州市成功舉辦首屆寒山寺除夕聽鐘聲活動,迎來了藤尾昭先生率領的首屆日本友人組成的“迎春訪華團”。從1979年至2013年底,已經(jīng)連續(xù)成功舉辦了35屆。2013年聽鐘聲活動的主題是“和合夢?共分享”,今年主題繼續(xù)為“和合夢?共分享”。除夕聽鐘聲活動已經(jīng)成為和合文化傳播的強大載體。寒山寺除夕聽鐘聲活動,從全國來看,創(chuàng)辦最早、規(guī)模最大,連續(xù)舉辦時間最長,影響最大。寒山寺聽聲活動已經(jīng)成為國際性的文化交流活動,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2005年開始,寒山寺先后向日本、臺灣佛光山、加拿大及中國南極長城站等地,多次贈送和合鐘,和合鐘已經(jīng)成為海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吉祥物。贈送和合鐘活動,開辟了海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增進了民間深情厚誼,引起了世界廣泛關注,影響深遠。
(作者: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院長 蘇州科技學院教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