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老蘇州人的記憶中,從蘇州到新疆去支援邊疆建設的往事,是1965年的第一批去新疆紅旗農場支邊知識青年和1966年的第二批去新疆東方紅農場的支邊知識青年。然而,早在他們10多年前的1954年,蘇州第一絲廠就有第一批絲織青年女工,肩負著支援祖國邊疆建設的重任,離開富饒江南的蘇州,遠赴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qū),去建設一個嶄新的和田繅絲廠。
■沈嘉樂
?。ㄒ唬┨K州1953年為新疆培訓了第一批繅絲工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和平解放后的新疆,工農業(yè)生產百廢待興。和田地區(qū)常年生產蠶絲,也是新疆蠶絲生產的集中地方。南疆人民一再要求黨和政府幫助他們進一步發(fā)展蠶絲生產,希望建造現代化的繅絲工廠。1953年黨和政府決定在和田興建大規(guī)模的繅絲廠。計劃在1954年國慶節(jié)前夕投入生產,為新中國誕辰五周年獻禮。
自治區(qū)政府一面在新疆興建和田繅絲廠的同時,一面選派出了八十二名新疆少數民族的女工到蘇州第一絲廠來學習繅絲技術。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技術培訓結束回新疆和田后,她們經常提起在蘇州學習的那一段生活,都引發(fā)了一種無比的溫暖和幸福的回憶。
一位維吾爾族的培訓模范白西漢激動地說:在我幼小的時候,看到家里用一臺小型木車繅絲,要好幾天才繅出一斤絲,后來聽說沿海的江南蘇州有很大的繅絲廠,我就想要是能在和田也建個繅絲大工廠,那多好啊。解放后,自治區(qū)政府決定在和田建造繅絲廠,還要送我們到蘇州去學習先進技術,我們聽到后高興極了。
1953年5月的一天,當剛從蘇州火車站迎接來的五輛滿載著從新疆和田到蘇州來培訓的維吾爾族女工的汽車,緩緩駛進蘇州第一絲廠大門口時,受到了市、局、系統(tǒng)有關方面領導的熱情歡迎。新疆姑娘剛走下汽車,就被一絲廠的姊妹們熱情地擁抬起來,雖然當時言語不通,但是讓維族姑娘們體會到了猶如同胞姊妹般的親切、好久沒有見面似的那種強烈的火熱的感情。
車間主任在陪同維族姑娘們參觀生產車間的時候,她們被高速運轉的機器看驚訝了。她們互相間交流說:漢族蘇州大姊們的動作真敏捷,簡直讓人看不到絲在什么地方。那時她們心中又有了一點顧慮,怕自己學不會。但是在以后的生產工作中,蘇州一絲廠的大姊妹們一直耐心地幫教她們,先教她們如何打結、穿磁眼、做鞘、捻添等基本動作,技術人員又耐心地給她們上理論課,然后車間主任再把她們一個一個分配到車間認領師傅,開始上機實習。由于言語不通,蘇州、新疆姑娘們只能用手勢來比劃,實在說不明白的事情,就用實物來說明。在下班回宿舍的路上,漢維兩民族的姊妹們也是邊走邊交流解說。
在蘇州一絲廠姊妹的熱心指導下,這批維吾爾族姑娘們在學習技術上認真刻苦,她們最初由兩個人看管一臺車,后來逐漸可以一人看管一臺車。她們最初繅出來的絲有些是次品,后來她們的成品也在短期內達到雙a 級標準,同蘇州姊妹的成品一樣好了。
?。ǘ┰谏钌?,對維族姊妹的關心與照顧
和田繅絲廠的工會副主席買合木提,是1953年帶領和陪同這批維族姊妹一起來蘇州的,當一年培訓即將結束回新疆時他說:"蘇州第一絲廠的漢族同胞,對從新疆和田來學習繅絲技術的姑娘們,照料關心真是無微不至"。當初新疆和田的姊妹們到蘇州后不久,正值夏季,她們不習慣江南暑天的炎熱,一絲廠領導,便特別讓她們在中午多休息一個小時。江南多雨,地氣較濕,有些新疆姑娘水土不服,開始出現腳腫,廠領導便立即派醫(yī)生為她們治療。維吾爾族姑娘們習慣吃馕,但蘇州沒有馕,想自己做,又沒有馕灶,也沒有人會砌馕灶,后來一絲廠的工會想方設法,終于找到一位維族同胞,專門砌了馕灶,解決了習慣吃馕的問題。
維族同胞喜歡吃抓飯,當時蘇州不容易買到做抓飯的胡蘿卜和羊肉,一絲廠工會就專門派人到外地去采購。在歡度新疆傳統(tǒng)的肉孜節(jié)和庫爾班節(jié)的時候,廠工會給維族同胞放假三天,同時動員蘇州姊妹們代替她們生產,以免影響整個廠的生產計劃。過節(jié)的時候,按照維吾爾族的習慣給她們宰了羊,又請她們看電影。
平時一到星期天,第一絲廠附近工廠的工會組織、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爭著與她們搞民族聯歡活動,或組織到園林觀光。維吾爾族姑娘們的載歌載舞是最吸引大家的節(jié)目,有些好客的蘇州人,還熱情地邀請她們到家作客。
有一位維族女工已懷孕八個月早產了,第一絲廠的工會代表馬上將她急送第一人民醫(yī)院,用特備的氧氣箱保育。雖然醫(yī)院有五只氧氣箱,但當時都有嬰幼兒用著,為了愛護民族同胞的小生命,一位蘇州嬰兒的母親毅然提前停氧,把那只寶貴的氧氣保育箱讓出來給維族嬰兒。醫(yī)院還專門派了一名護士看護這名嬰兒,這樣在醫(yī)院里保育了五個月,一直保育到這批維族女工培訓完畢,才把嬰兒交給母親帶回新疆。
這批幸福的維族女工在蘇州一絲廠學習培訓了一年,1954年的五月回到新疆和田。和田繅絲廠又陸續(xù)招收了幾批維族姑娘,就由這些從蘇州學習回去的技術女工幫教她們。曾來蘇州的白西漢說:"我們一邊教新工人學技術,一邊給她們講述蘇州漢族姊妹們當年怎樣熱情幫教我們,這樣極大地鼓舞了新工人學習的積極性,蘇州第一絲廠才是我們的好老師"。
?。ㄈ?954年蘇州派出的第一批支邊絲織青年女工
在和田繅絲廠維吾爾族女工,到蘇州培訓一年結束回新疆之際,我市第一絲廠挑選了八十名思想覺悟高、操作技能好的江南女青年,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陪同這批維族姊妹一起到新疆和田,去支援少數民族的繅絲生產發(fā)展。這八十名優(yōu)秀的女工中,大都是蘇州滸墅關蠶桑??茖W校和杭州紡織工業(yè)學校的蘇州籍畢業(yè)生,也有少些是無錫絲織廠的熟練年輕女工,更有少些是新招的并受過技術訓練的蘇州青年女工,當時她們大都十八九歲。
這批江南蘇州的青年姊妹們初到新疆和田,正如上述的新疆和田青年女工初到江南蘇州一樣,在各方面都遇到了不少困難,江南女青年從小都是吃大米飯長大的,剛到新疆和田一下子改吃蒸饃和面條,吃不慣,羊肉也吃不下口。當時和田繅絲廠的廠房還沒有完全峻工,宿舍還沒全部蓋好,飯?zhí)靡策€沒有修建完工,大家只能在露天用餐,一陣風吹來,把沙子也刮進了碗里,還好和田地區(qū)很少有雨天。
后來在當地政府的協(xié)調下、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和田繅絲廠終于提前峻工,開始試生產。但是蘇州去的青年女工們習慣操作江南的蠶繭,她們覺得新疆和田的蠶繭體積小、繭皮層薄,不宜拉絲,一不小心蠶絲就斷,泡蠶繭的水又渾濁,影響絲的色澤,這一切都使蘇州去的青年女工們感到生活上不習慣,生產上又不順手,對前途的發(fā)展一時缺乏了信心。再加上言語不通,交流不方便,人生地疏,所以一開始有些人產生了思想波動。但是當大家想到自己是代表著漢民族的首批工人,肩負著蘇州人民的重托,胸前佩帶著蘇州第一絲廠的廠徽,一種責任感,由然而升,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要為蘇州人爭光彩。
?。ㄋ模┥钌罡惺艿搅诉吔恼鎸嵃l(fā)展
在八十名支援新疆和田繅絲廠建設的蘇州青年女工中,過鳳英、朱玉蘭是共產黨員。當初過鳳英實話說;畢竟我們生在江南、長在蘇州,在初到和田繅絲廠的半個月內,確實是生活上、工作中都很不習慣,還認為這里的基礎差、發(fā)展慢,要趕上我們蘇州的生產規(guī)模,還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心里老想在這里做個三年,幫助和田繅絲廠里培養(yǎng)出一批新的維族青年女工以后,就回江南,這種不正確的想法。于是在初來之時工作不夠積極,怕工作做得越好,將來越難脫身,有一種只干幾年的短期打算。
當年冬天,和田繅絲廠就開辦了黨校學習班,過鳳英展開了劇烈的思想分析,通過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yǎng),在先進黨員的感化下,堅定了自己的信心。認識到自己是一名黨員,也就是一面旗幟,就應該堅決服從黨的分配,首先表示要安心在這兒踏實工作,并且要帶頭搞好生產,在青年女工中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
當時和田地區(qū)的社會主義農業(yè)發(fā)展很快,和田繅絲廠的工業(yè)發(fā)展不斷加快步伐,廠里引進了大批先進生產設備,又招收了一大批維族青年女工,準備實施每天兩班制的作息制度,看到這樣快的發(fā)展,蘇州的姑娘們個個都很興奮,深深感到邊疆的真實發(fā)展。在黨員堅定思想的感染下,堅定了大家扎根新疆的決心和信心。共產黨員朱玉蘭說:"北京市的知識青年放棄首都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志愿去黑龍江開墾北大荒的新聞,給了大家極大的鼓舞,北大荒比我們新疆和田更艱苦,我們一定要建設好和田繅絲廠。"
起初蘇州姑娘以為不懂維吾爾族語言,在生產上很難幫教維族姊妹,后來黨組織分析說:只要漢族蘇州女工生產得好,也就激發(fā)維族姊妹主動向她們看齊。廠黨組織的話說得一點也不錯,維族姊妹總是那樣虛心地找漢族蘇州女工問這問那,她們那種虛心的學習態(tài)度,感染了蘇州的姊妹,主動地幫助維族女工解決生產上的各種問題,在工作中起到了先進模范作用。
(五)扎根新疆,我把青春獻給你
兩年過去了,從江南蘇州到新疆和田的漢族青年女工中,像張順和、馬麗娟、許品梅、姚冰澄等都巳經能夠直接用維吾爾語言指導維族姑娘操作生產了。張順和是位技術人員,在蘇州一絲廠的時候,車間主任就分配她幫教維族姊妹學技術。后來和來蘇州學習的維族姊妹一起來到新疆和田繅絲廠,一路上,張順和就一點一點向她們學習維吾爾語言,并學著吃羊肉。
到了和田繅絲廠,廠里招收了一大批維族青年女工,也派她擔任教導員,那時組織上鼓勵她學維文,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就決心把維文學好。張順和與翻譯阿樂布江先生合作,在上課之前,她先把講課的內容告訴翻譯,把一些有關的維文名字先在筆記本上記下來,這樣便跟著翻譯一起去上課,先由翻譯講,她旁聽,聽不懂的地方再記下來,下了課再問翻譯。后來教操作,張順和就先學這樣的一些維文口語:"身體應該立直些、眼睛應該看哪里、手應該放開些、腳步應該怎樣移動"。先從與工作有關的維文語言學起,說得次數多了,也就容易記住了。
在黨組織的不斷關懷和教育下,這批從蘇州第一絲廠到新疆和田的江南姊妹們,兩年之后,人人都樂意安心在和田工作了,其中有些已經在和田結了婚。
青年生產組長韋玉玲告訴大家,她起先對新疆的建設不夠關心,可是現在繅絲廠的蘇州籍姊妹們都很關心新疆的建設,看到祖國邊疆的各項建設發(fā)展得如此迅速,都很振奮。如今,從蘇州一絲廠到和田繅絲廠的姊妹們,在這里作好了長期生活的計劃,說句開心的笑話:"以前姑娘們買熱水瓶,都只買竹編殼子的,現在買熱水瓶,就都要買鐵皮殼子的了。"一句寓意深刻的幽默笑話,充分表示出了蘇州第一絲廠支邊女青年們將為和田繅絲廠獻了青春、再獻終身的決心。
筆者整理此文,送給六十年前,首批支援新疆建設且作出貢獻的,蘇州第一絲廠八十位青年姊妹們,蘇州人民是不會忘記她們的。粗算起來如今她們已經是八十歲左右的老人了,在此追憶這段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祝愿她們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