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珈寧的錄取通知書
2017年7月,俞浚收到了來自北京的掛號信。那是一封錄取通知書,雖然早已知道它的出處,俞浚仍然忍不住激動的心情。
當印著“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眼前展開時,俞浚高興得合不攏嘴,可惜它的主人卻不在身邊。
被錄取的孩子名叫葉珈寧,是俞浚的獨生兒子。此時的葉珈寧正在從日本返回中國的途中。他再一次代表中國出戰(zhàn),希望這次比賽兒子還能取得好成績,那便是雙喜臨門了。
葉珈寧剛進家門,俞浚便迫不及待地將錄取通知書遞到兒子面前。
預想的激動和興奮都沒有在兒子的臉上出現(xiàn)。
感覺到母親的失望,葉珈寧一邊換鞋一邊微笑著對母親說,“不是高二就知道會去北大了嗎?為什么還這么激動?”如此淡定,不愧是北京大學寧可降200分也要收進的人。
中國學生夢寐以求的地方
“高考成績減200分”,如果有這個條件加持,符合北大錄取的人數(shù)也許會增加幾萬人。那么,這個孩子有什么過人之處能夠享受北京大學如此特殊的照顧?
葉珈寧生于浙江諸暨。家鄉(xiāng)是小城,但卻是聞名世界的小城。這里是西施故里,也是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yè)城市。無論是科技還是教育,諸暨市都排在全國前列。
生長在這樣一座有故事、文化氛圍濃郁的城市中,對葉珈寧也有一定積極的影響。
葉珈寧和他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葉珈寧的父母都在銀行工作,平時比較忙,他是跟著姥姥長大的。老人家的生活都比較簡單,小珈寧的生活也就跟著特別有規(guī)律。除了正常飲食、休息之外,他的娛樂和游戲多是魔方、華容道這類益智玩具,極少接觸電子產(chǎn)品。
大多數(shù)兒童對這類比較復雜的游戲興趣都不濃厚,但小珈寧卻非常喜歡。常常是姥姥在一邊做家務,珈寧自己坐在旁邊鼓搗他的各種玩具,一玩就是一下午。姥姥也覺得非常驚奇,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坐這么久都不動。
華容道玩具,玩法比較復雜
轉眼間珈寧6歲了,即將成為小學生,父母將他接回身邊照顧。葉珈寧成名之后總有熟人問葉家父母:你們是怎么培養(yǎng)的孩子,將孩子教育得這么優(yōu)秀,快傳授一下經(jīng)驗。
每當這個時候,珈寧的媽媽俞浚總有些尷尬。她很想實話實說的告訴大家:葉珈寧從小到大都是放養(yǎng)的。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那便是言傳身教吧。
葉家父母都是非常嚴謹而自律的人,這也許跟他們的工作有一定關系。銀行工作每天經(jīng)手大量數(shù)據(jù),不能有一絲馬虎。葉爸爸工作多年從未出過錯,是銀行十幾年的優(yōu)秀員工,葉珈寧的嚴謹像極了父親。
認真學習的葉珈寧
而葉媽媽傳給兒子的最好習慣便是閱讀。葉媽媽的閱讀范圍非常廣泛,經(jīng)史子集、外國文學擺滿了書架。葉家的電視幾乎一年也看不上幾次,父母的娛樂生活就是閱讀。
從小媽媽便給他準備了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讓他自己隨意翻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閱讀范圍也不斷地拓展,知識面越來越寬,大量的閱讀讓他的思維變得異?;钴S。
所以葉珈寧能夠取得后來的成績,不僅與他的勤奮分不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北大未名湖
有這樣一對勤奮的父母做參照,葉珈寧也逐漸養(yǎng)成了閱讀、鉆研的好習慣。
葉珈寧上學不久國內(nèi)便悄然興起了一股“奧數(shù)熱”。全國各地的名校都針對奧數(shù)獲獎者設置了相應的錄取優(yōu)惠。培訓機構見有利可圖,各種奧數(shù)班、獲獎班猶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家長們?yōu)榱俗呓輳揭膊还苓m不適合自家孩子,都開始一股腦地送孩子學習奧數(shù)。
其實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奧數(shù)學習,中科院袁亞湘院士針對奧數(shù)學習做出過這樣的解釋:奧林匹克數(shù)學其實就是一種“為了學數(shù)學而學數(shù)學”的行為。它沒有什么具體的意義,對平時成績的提高也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幫助。
葉珈寧的部分獲獎證書和獎牌
學習奧數(shù)不是只靠努力或邏輯思維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靠對數(shù)學的獨特敏感性,我們也可以說是天賦。
強迫不適合的人學習,不但不能取得理想成績,反而很容易破壞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但那時家長們并不了解這些,只是覺得別人學我們也得學。
俞浚見周圍小朋友都在參加奧數(shù)班也有些心動,但她不想強迫孩子學習。便征詢兒子的意見,得到認可后才給葉珈寧也報了名。
沒想到葉珈寧對奧數(sh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坐在一群愁眉苦臉的孩子中的葉珈寧顯得非常淡定,他可以很輕松地解出其他孩子束手無策的數(shù)學題。那些看起來就讓人腦仁痛的題目在葉珈寧這就變成了有趣的游戲。
獲獎留念
由于奧數(shù)學習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初衷,在葉珈寧四年級時國家教育部門對此做出了調整。取消針對“奧數(shù)”獲獎者的加分項,奧數(shù)學習在少年兒童中一下子失去了優(yōu)勢。
政策一出,當初削尖腦袋給孩子報名的家長們又呼啦啦一下子退了個干凈,原本擠擠挨挨的教室里就剩下葉珈寧還巍然不動。
對于媽媽“是否愿意學習”的問題,葉珈寧給予了非??隙ǖ拇饛停?strong>他對母親說我學習奧數(shù)是因為喜歡,與加不加分沒有關系。
當老師了解到葉珈寧學習奧數(shù)完全是因為個人意愿時,也感到非常欣慰,畢竟這個孩子是他所有學生中最有天賦的一個,老師甚至高興的表示愿意無償給葉珈寧上課。
葉珈寧在熱愛中繼續(xù)著對數(shù)學的探究,也隨著老師去各地參加比賽,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11年,葉珈寧完成了小學學業(yè),面臨著升學的選擇。這樣優(yōu)秀的學苗,各個重點中學定然是搶著要的。父母希望他選擇全市最好的海亮中學,學校也給予相應的回應,承諾直接讓葉珈寧進入“清北實驗班”。
但對于升學這件事,葉佳寧有自己的想法。海亮很好,可不是他的“菜”。葉珈寧早就看上了浣江中學。
浣江中學的?;?/p>
父母對此雖然不是很贊同,但俞浚和丈夫并沒有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比起讓孩子“服從分配”,他們更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對于學校的選擇,葉珈寧有自己的考慮。接觸奧數(shù)幾年,他發(fā)現(xiàn)自己非但沒有對此感到枯燥,反而更加想要深入探索這個學科。浣江中學的信息學奧數(shù)做得最好,自己在這里學習相信會收獲很多。
既然孩子對自己有這么明確的規(guī)劃,葉珈寧的父母決定尊重孩子的意愿。
葉珈寧也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信任,多次在省市級的比賽中拔得頭籌。初三時更是代表學校參加全國信息學聯(lián)賽并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紹興一中,葉珈寧的母校
后來,葉珈寧高中進到紹興一中讀書。高中期間他一邊學習文化課一邊鉆研信息學知識。在高中生中風靡一時的網(wǎng)絡游戲對葉佳寧來說沒有絲毫吸引力,他使用電腦的唯一用途就是研究信息學。
起初父母擔心他沉迷于網(wǎng)絡影響學習,但他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葉珈寧的自律性非常強。他從來不在游戲上停留,便完全放下心,將時間交給葉珈寧自己安排。
隨著學習的系統(tǒng)化和深入化,葉珈寧的比賽成績也越來越穩(wěn)定,只要有他參加的賽事,其他選手基本上與第一名無緣。
與母親一起爬山
談起后來取得的成績,葉佳寧說除了自己的執(zhí)著和熱愛成就了他,還有父母的信任。對于自己屢次的“任性”行為,父母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這樣優(yōu)秀的孩子,注定與默默無聞挨不上邊。
一路被保送的葉珈寧在考大學這一關上也不例外,剛升入高二他便收到了來自北京大學的橄欖枝。北大愿意降分200錄取葉珈寧進入信息學院,這可不是隨便說說,他們當時就簽訂了合約。
這就意味著葉珈寧高二時已經(jīng)被北大預定了。饒是淡定如葉珈寧也著實興奮了幾天。不過他很快就恢復常態(tài),繼續(xù)學習。
葉珈寧這邊是安安穩(wěn)穩(wěn)地上學,但北京大學可不那么安心。這份協(xié)議并不能百分之百確保葉珈寧進入北大,為了保險起見北大干脆出具了一份《預錄取通知書》給葉珈寧。
葉珈寧的預錄取通知書
對于北京大學的這種做法,有人覺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更多的人認為這是對高考制度的破壞,對于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
其實“公平”都是相對的。如果凡事都講究絕對公平,那么我們會失去很多在某一領域具有杰出貢獻的人才。譬如季羨林、錢鐘書,數(shù)學差得令人發(fā)指,但他們都是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
在理工科上卓有天賦的孩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所謂科技強國,這些孩子則更有可能成為國之棟梁。如果因為“公平”而取消他們的入學資格,那么對于國家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許會是巨大的損失。
不管怎樣,葉珈寧憑借數(shù)學方面的突出成績,獲得了北京大學的青睞。還因此得了個綽號“最牛高中生”。
“不用參加高考啦,直接去北大上學!”對于中國的孩子,能夠有這樣一份預錄取通知書在手,無異于握著了一塊“免死金牌”。但相較第一次的激動,這一次葉珈寧表現(xiàn)得就非常淡定,仍然跟平時一樣上學放學,一點也沒有松懈。
葉珈寧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對著同學們“羨慕嫉妒恨”的眼神,葉珈寧只是淡淡的說:我有我的計劃,不會因此打亂節(jié)奏。高三一年,葉珈寧雖然沒有高考的壓力,但他一點也沒放松自己。2017年的春天,他便帶著夢想前往北京,既然不需要參加高考,不如將時間用來為以后學習做準備。
葉珈寧對于這段時間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安排。先到北京熟悉一下至少要生活四年的環(huán)境,再找一份與信息學相關的工作,一邊勤工儉學一邊積累經(jīng)驗。
在北京打工的這段時間讓葉珈寧收獲巨大,除了將大部分時間用來研究信息學,他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沒有走入社會的學生永遠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孩子。直到開始接觸工作,他才明白自己雖然很優(yōu)秀,但比自己強的人還有太多,自己需要學習的也還有太多。除了知識技術,為人處世的學問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葉珈寧是個謙遜有禮,勤奮好學的孩子,所以很快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認可。
葉珈寧上大學后仍然勤奮
2017年的高考在淡淡的暑氣中落下帷幕,學子們還沒來得及放松心情又面臨著填報志愿的折磨。就在大多數(shù)學生忐忑不安的等待通知書時,葉珈寧的錄取通知書已經(jīng)如約而至。
但這對于葉珈寧來說只代表著一段新的里程的開始。從日本比賽回來稍作休息,葉佳寧便整理行裝準備北上,與父母一同奔赴那所令人仰視的校園。
到達北京后,葉珈寧為父母安排住宿飲食,帶著爸爸媽媽游覽北京的各處景點。對于俞浚來說,這趟出門不是她送兒子上學,而是兒子做向導帶他們夫妻游玩,所有在北京的行程,葉珈寧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俞浚再一次為自己兒子的自立與自律感到驚詫。不知不覺中這個小少年已經(jīng)長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青年,看著兒子還稍顯稚氣的面龐,身為母親的俞浚忍不住想象了一下兒子的大學生活。
葉珈寧的榮譽證書
葉珈寧在大學里希望自己“能夠增長專業(yè)知識,接觸前沿科技,并期待著能夠在計算機領域做出貢獻”。但是媽媽俞浚在期待孩子學業(yè)有成的的同時,還希望兒子能夠邂逅一場美好的愛情。
“我在他18歲成年時,就給他寫了一段話。希望他在大學里談一場非常明媚的戀愛?!睂τ谀赣H的愿望,葉珈寧有些哭笑不得。
他坦言自己現(xiàn)在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所熱愛的專業(yè)具有很高的前瞻性,他得跟得上技術的變化,否則很容易被淘汰掉,目前更多的精力是在學術研究上。至于愛情,他靦腆的表示:這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越努力越幸運,果然不假。葉珈寧每天忙碌著,在學術研究和各類比賽交流中消耗了大部分時間,但是他與愛情還是不期而遇了。
葉珈寧從來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除了完成學業(yè),他還參加了幾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新聞社就是其中之一。
葉珈寧與同學
大學的社團活動豐富而頻繁,在一次采訪活動中葉珈寧認識了小一屆的學妹,兩人合作的很愉快。終日沉浸在信息學研究中的葉珈寧終于被這個活潑美麗的女孩子吸引了注意力。
他們像許多熱戀中的小兒女一樣,甜甜蜜蜜的一起吃飯、看電影,自習時共用一副耳機,學習累了也在桌下悄悄的牽手。不過能考入北京大學,這個女孩子自然也不簡單。
兩人的戀愛談得有一種棋逢對手的感覺,既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惺惺相惜,又不服氣對方在學術上壓過自己。常常聊著聊著,話題自然而然的跑到某個課題上。
兩人就這樣吵著、比著、互相促進著共同走過兩年的時光。2021年,葉珈寧本科畢業(yè),無數(shù)知名公司排著隊等他的“垂青”,更有國外著名大學邀請他留學。
但正如他自己所說,信息學是個前瞻性很強的學科,只要在這個行業(yè)就不能停止學習。他希望能夠更深入的探索信息學的奧秘。
對于留在國內(nèi)還是出國留學,葉珈寧沒有猶豫的選擇了繼續(xù)留在北大。如果有機會他會去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和知識,但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為中國計算機領域做出小小的貢獻。”
現(xiàn)在的葉珈寧已經(jīng)逐漸開始探索自己獨立的研究方向,這對于他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里程。而這一次,葉珈寧更加期待他的研究可以為計算機科學帶來一些實質性的改變,更多的應用到實踐中去。
每當看到葉珈寧以及跟他一樣在研究所、實驗室內(nèi)孜孜不倦的身影,總能讓人聯(lián)想到錢學森先生的一句話:“中國人怎么不行啊?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這是錢學森先生回答陳賡大將“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的原句,那時的國家百廢待興,而如今的中國蒸蒸日上。
看今朝,我們有這些又聰明又勤奮的年輕學者,我們有如此自律的少年,國怎能不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