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半夏(洗,半升);黃芩、干姜、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
《傷寒論》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它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篇: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出自東漢著名醫(yī)學家張仲景所撰《傷寒論》,由半夏、黃芩、黃連、炙甘草、干姜、人參、大棗七味藥組成。
方中重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嘔,散痞消結,為全方之君藥;黃芩、黃連苦寒泄熱;干姜、半夏辛溫散寒,寒熱并用,辛開苦降;更佐人參、大棗、炙甘草補益脾胃,共達調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本方為少陽誤下成痞所設,是辛開苦降、寒溫并用、攻補兼施、調和脾胃的代表方劑。
尤在涇在《金匱要略心典》解讀半夏瀉心湯時云:“中氣既痞,升降失常,于是獨陽上逆而嘔,獨陰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干姜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棗則補養(yǎng)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span>
彭子益在其所著《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中云:“五行的運動圓,合成一氣。木升金降,木不病風,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熱,不病暑,水不病寒;土運于中,土不病濕。運動不圓,升降不交,各現(xiàn)各氣,則病風、熱、暑、濕、燥、寒?!?/span>
又云:“膽經相火,生熱上逆則嘔?;鹉嬗谏?,中氣虛寒則痞?;鹉嬷泻?,升降停滯,水走腸間則腸鳴。干姜、炙草、人參、大棗溫中補中虛,連芩降相火,半夏降逆氣也?!?/span>
黃連可清心佐金平木,即“實則瀉其子”之意;另一方面,從陰陽升降的角度講,黃連“苦以降陽”,半夏“降逆氣”,二藥合用既助心火下降,又助陽明胃降,以下溫腎陽。既能促腎水上升,又能使火能生土,從而促脾氣上升,以輪的升降帶動軸的旋轉,而達“降已而升”。
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甘草與人參,
大棗和之治虛痞,辛開苦降效如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