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生姜(切)三兩。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本方也是桂枝甘草湯變方,即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生姜而成。茯苓伍生姜治嘔及心悸,合桂枝、甘草則治表不解里有水氣之證,癥見嘔而小便不利、心下悸者。
【歌訣】茯苓甘草為變方,仍出桂枝甘草湯。苓姜治嘔和心悸,解表利水是其長。
【解讀仲景原文】
《傷寒論》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解讀〗分析文義,本條有漏字處,即“傷寒,汗出”后,似脫漏“脈浮數(shù),小便不利”七字,“不渴”后側(cè)漏“而嘔”二字,不然則無法理解。本條大意應(yīng)是:太陽傷寒證,里有停水,治療用發(fā)汗解表而表不解,則呈外寒里飲證,對于這種證,若脈浮數(shù),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主之:若不渴而嘔者,宜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論》第356條: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dāng)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解讀〗水停心下,常出現(xiàn)心悸,因此本條所說厥而心下悸,是因水飲逆迫心下所致。治療應(yīng)先用茯苓甘草湯來治水,水去則厥自然而愈。如果不先治水飲而只是治厥,不但厥治療無效,而且造成水浸漬于胃,胃內(nèi)水飲過多而形成下利之癥。
后世醫(yī)家喜把疾病分為內(nèi)傷、外感兩類,對于失眠、心悸歸為虛勞,治療注重補五臟、氣血,卻往往忽略外邪和里邪,使病拖延不愈,宜注意。
【討論歸經(jīng)】本方證當(dāng)屬太陽太陰合病證。
【臨證思辨】本方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嘔逆者。本方證常見于失眠而心悸者。對神經(jīng)官能癥出現(xiàn)本方證,增量茯苓加生龍牡有良效。
如劉渡舟醫(yī)案:閆某,男,26歲。患心下筑筑然動悸不安,腹診有振水音與上腹悸動,三五日必發(fā)作一次腹瀉,瀉下如水,清冷無嗅味,瀉后心下悸動減。問其飲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脈象弦。辨為胃中停飲不化、與氣相搏的心悸病證。其胃中水飲順流而下趨腸道則作腹瀉,瀉后水飲稍減,故心下悸動隨之減輕,然去而旋生,轉(zhuǎn)日又見悸動,當(dāng)溫中化飲為治: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結(jié)果:服藥3劑,小便增多,而心下之悸明顯減少,再進(jìn)3劑,諸癥得安。
解讀張仲景醫(yī)學(xué)
經(jīng)方六經(jīng)類方證
第2版
主編:馮世綸,張長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