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中華民族來說,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血脈宗(姻)親的文化傳承與弘揚:“清明祭祀,慎終追遠。”其現(xiàn)代教育意義是認知清明,懂得人生。
時至清明時節(jié),各地宗親眾人,紛紛踏青祭祖。各自站在祖先和逝去親人的塋冢前,這時我們才明白:自己從何而來,向何處去。再次拷問“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當我們領(lǐng)著自己的后輩靜立先祖塋冢前,心中默然與先人感應(yīng)道交,便從中找到了人生意義的答案。
“我”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因緣際會,總歸有源。正如“鴻蒙樹”開,枝繁葉茂,直達蒼穹,但是,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顧,這就是“我們”的來處。人們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p>
所以,生者尋根,葉落歸根。人間煙火處,當有血脈傳承地。難怪外國人說“清明節(jié)就是中國的感恩節(jié)!”
清明時節(jié),教“我”重新做人。清潔、清廉、清凈,無非一個清白;明事、明理、明禮、明法,無非一個明白。
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風拂面滌心,自有明月皎潔般的真善美。紅塵雖然滾滾流動、功名利祿卻似過眼云煙,如果“我們”過于執(zhí)著,拿不起、放不下,舍不得,卻為權(quán)、為錢、為名、為情黯然神傷,不妨清明時節(jié)慎終追遠,平常時靜思己過。因為,在這里里,自有答案在靜候,“她”能讓“我們”心如止水、超然物外。
直爽做人,清白做事,此生足矣。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于心。
我們無論到哪去?不管是誰,多么偉大,這世間終將忘記“我”的存在,“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若這樣去想,很多事情自可淡然、豁然、坦然。
當“你”明白了“從哪來、到哪去”,“我是誰”似已豁然開朗。
何謂“認知清明,懂得人生?!闭?/span>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我”是人子(女),“我”是人父(母),“我”是華夏血脈,“我”是人類赤子。所以才有當下的共識:清明祭祖,彰顯的是一種血脈的傳承和責任。
來到人世間,“我”之所以能安身立命,擁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便應(yīng)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清明,是責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靈的寧凈,是思念延續(xù)的寫照,是神游宇宙虛空之萬有,是傳承教育的薰淘;清明,更是血脈宗親精神的歸真。
認知清明,懂得人生。是講人生在世,有一日當有一日之勤;有一時當有一時之善。要堅信:勤,能改變命運;善,能改變?nèi)松R嘈牛?/span>時時清明,自省能凈心。日子安心過,世界天天新。萬物雖平等,唯有百善真。智慧度人生,心態(tài)康健行。 (2021.03.29)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