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斜陽舔舐著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定州貢院的青磚碧瓦靜謐地被紅日最后一抹霞光籠罩。二百八十年前的神圣之所與它周圍鱗次櫛比的現(xiàn)代化建筑相比,依然肅穆、安靜、厚重。
乾隆爺?shù)腔谌?,定州的最高長官(州牧)王大年為方便本地及周邊幾個縣的考生考試,不至于顛沛奔波于正定趕考,協(xié)調(diào)十幾個大戶人家捐資創(chuàng)建這座貢院。道光十四年又有一位叫王仲槐的最高長官,通過捐廉勸捐重修定州貢院,便是這座全國唯一保存較好的封建王朝科舉取士的場所。作為有著無限情懷的教育人,在此,我甘心情愿替當年趕考的童生們給二位大人鞠躬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中國人“學而優(yōu)則仕”的價值觀可謂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大家普遍認為,古代讀書人只要有學問,參加完科舉考試就能當官。其實并非那么簡單。按照清代科舉制度的規(guī)定,讀書人必須先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總稱童生試。通過院試后才能獲得生員或秀才的名分,否則,無論年齡大小,自壯艾至白首老翁,統(tǒng)稱童生或蒙童??h試由各縣縣官主持考試,一般在二月份。五場考試下來,八股文、經(jīng)藝、《孝經(jīng)》及理論、策論和詩賦、《圣諭廣訓》均能考到。府試在四月,考試內(nèi)容基本同于縣試,可以稱為縣試的復試。院試是由各省負責教育的主管官員主持的考試,一般主考官親自下到貢院主持考試,正考一場,復試一場,錄取者名單張紅榜公布。童生試一般三年兩考,名額固定,只有七八名至二十名不等,故競爭比較激烈。被錄取者還要前往參拜學政等官員,送上數(shù)兩不等的禮金,稱紅案費或謝師禮。拿到現(xiàn)在這可是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最低限度也是“微腐敗”!
通過童生試后,讀書人還必須通過由本省學政巡回各地舉行的歲試和科試,才能有資格參加鄉(xiāng)試。一般情況下,逢丑、未、辰、戊年為歲考;寅、申、巳、亥年為科考。而定州貢院就是承接院試、歲試和科試的場所。這還不算完,秀才還必須經(jīng)歷三年一次的省城鄉(xiāng)試,三年一次的全國會試,中試者還要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好家伙!幾年下來一通折騰,范進、孔乙己等人變態(tài)的行為舉止也在情理之中了。
貢院不大,二三十畝光景,最東邊的武考場基本不存在了,站在后樓木質(zhì)欄桿的看臺上,只能想象灰褐色馬道上翻蹄亮掌的駿馬穿梭在騰空的埃塵之中,鏗鏘的廝殺伴隨馬鈴和兵器清脆的撞擊聲,二百多年前武士們的報國之心,可謂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拾階而上,穿過大門、二門,眼前是一方別致的小院,院中每一棵花草樹木仿佛沾染了考場嚴肅的氣氛,一絲不茍地在寒風中抖擻自己的筋骨。斑駁的陽光灑在那顆老槐樹腳下,滄桑龜裂的枝干立馬顯現(xiàn)了嶙峋的質(zhì)感。我敢肯定,當年的大部分考生不會有我這份閑心東瞅瞅,西看看,想必一個個提著考籃行色匆匆奔進魁閣號舍了??w號舍是貢院的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精巧別致,面闊七間,進深九間,兩側(cè)殿脊疊澀四層出檐,呈“品”字型羅列,寓意北斗七星各得其所。二層中間供魁星雕像。說起魁星,大家都知道是傳說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這家伙面目丑陋似鬼,但很有學問。一腳向后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另一只腳穩(wěn)踏鰲魚頭。這便是傳說中的“魁星點斗,獨占鰲頭”,深深強調(diào)古人讀書科考的重要性。我倒不覺得人非要讀書多才有作為。古今中外但凡成大事者大都依靠五個因素: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行善五讀書。把讀書排在最后要素上并不為過,大批書生從政,究竟是加重了社會的文明,還是加速了社會的腐朽?“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或許是少數(shù)自省書生的自我嘲謔,但在中國,常常因為百無一用而變得百無禁忌,雖萎弱卻圓通,圓通在沒有支點的無所作為中。
戊戌年的這個冬日,我一個人徘徊在偌大的號舍,爬滿龍虎圖案的“肅靜回避”倒使我心頭一顫。清冷的空氣包裹我瑟瑟的身軀,滌蕩我孤獨的靈魂。驀地,呼吸顯得緊蹙起來,我仿佛正襟危坐案桌前,手中狼毫在潔白的宣紙上書寫那一腔子壯志難酬。漸漸地,眼睛濕潤了,我為這群讀書人而落淚,為他們的迂腐?為他們的不幸?還是為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呢?突然想起了蒲松齡,想起了他筆下趕考的王子安:初入考場赤腳提籃,恰似乞丐。點名呵斥,書吏辱罵,恰似囚犯。進入號舍,恰似秋霜之后的冷蜂。出場時,神情恍惚,恰似出籠病鳥。等榜時,忐忑不安,恰似被拘執(zhí)的猿猴。落榜后,黯然如死,恰似中毒蒼蠅。文人耶?官吏耶?我淚流滿面……
朋友別哭,科舉場是不會相信眼淚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學識,那就要掂量掂量你家的真金白銀了。如果兩樣都沒有,你頂不濟得倒騰一件羊皮馬甲,里面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寫滿字,抄錄四書五經(jīng)的名段名篇。這是科舉考試的作弊神器,不啻于現(xiàn)代版的迷你耳機和針孔攝像頭。“遵紀光榮,作弊可恥”世人皆知,亦是古代士大夫的節(jié)操??捎钟卸嗌偃藭缘茫食歉碌陌似熳拥軅冇袔讉€是通過科舉考試入世的?他們絕大部分通過挑補侍衛(wèi)的方法進入官場,而且年齡甚小,官職老高。別氣,這就是人家成功的第一要素——命好!但我依然深信,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這些共產(chǎn)主義口號到共產(chǎn)主義準能實現(xiàn)。凜冽的寒風穿過虛掩的雕花木門掃進來,吹打我木木的額頭,點撥似地提醒我頭腦要清楚些!我仿佛受了清風的啟發(fā),立刻清醒了好多,尷尬地疾步移出使人透不過氣的魁閣號舍。
我終于坐在大堂的條幾旁,儼然一位巡回定州的學政,雕琢古樸的條幾上擺放了百十張試卷,只要哪一位監(jiān)考官動了惻隱之心,彈指間便決定一名童聲的命運。我不想猜測在這張古老條幾上衍生的那些罪惡,反而更堅信它的清白和價值。位于號舍與大堂中間,龍門兩側(cè)的盤龍柱霎時高大了許多。四米多高的漢白玉浮雕,一條騰云駕霧的祥龍,柱頂石的四角各雕一個小獅子,取意“事事如意”?;蛟S考生們無心多看它一眼,甚至都不曾看到它,但躍過龍門,金榜題名的心愿定是滿滿的。如今看來,感覺越發(fā)的雄偉壯觀了,確有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恢弘氣勢。
沿著中軸線走到最北邊就是后樓了,又稱“攬勝樓”。初建時為面闊五間的三層單檐硬山頂樓式建筑,兩側(cè)掛耳樓是道光年間重修貢院時增建的,用于存放考卷檔案,相當于現(xiàn)在的保密室。科考之年,樓上樓下有清兵站崗把守,真槍實彈威風凜凜,或許他們其中也有屢試不中而充軍為國的,這些士兵深情凝視那一輪明月,懷揣“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憐憫之心,同沉寂的夜色一起守護著樓里每個考生的夢想。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誠然有無數(shù)的讀書人被“一經(jīng)”折騰了一輩子,直至老死。歷史證明,只有大多人的慘痛失敗,才能造就少數(shù)人的功成名就。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路上,選撥出了十萬名以上的近士,百萬名以上的舉人,為了選出這些人,幾乎整個中國都動員起來了,數(shù)以萬計的中國文人的獨特命運和廣大民眾的獨特心態(tài),構建了群體人格上的一種內(nèi)在烙印,絕不是我們一揮手就能驅(qū)散掉的。我們還是為他們鼓鼓掌吧。
最后再看一眼貢院大門前的影壁吧。之所以放在最后,我是有私心的,不愿一開篇就把文章基調(diào)起那么低。這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影壁,亦非皇家的九龍大壁。這方高二丈、長六丈,氣勢雄偉的影壁已經(jīng)遠遠超出建筑學和堪輿學的本身價值,它不僅僅是立體的建筑和風水的屏障。她是古代科舉制度的標識,是記載古代讀書人徹骨之痛的紀念碑。我很不情愿的走近它,在它冰冷的軀體上找尋那些被歲月漫漶的名字。我眨眨眼,仿佛看清了紅榜上閃著金光的你的名字。你立刻打開筆墨紙硯,淋漓酣暢的寫下:“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洛陽花”“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萬里盡傳名”。嚯!這些詩句寫得真快,而且比前些天在考場里寫的詩真切多了……我揉揉眼,再揉揉,依然榜上無名。你初次失手,心灰意冷,大罵司衡沒有眼力,又罵筆墨沒有顯靈,勢必舉案頭物而全部投入火中。燒毀不了的,就用腳來用力將它踏碎。如果還不能將它踏碎,就把它投到污濁的河流之中,隨昨夜先下河的兄臺一路走好吧。從此披發(fā)入空門,面壁思過,如再有人以“且夫”、“堂謂”之文送你,你定會操戈相逐之。其實,仁兄大可不必如此。畢竟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或許你就是個天才,天才的致命弱點往往智商發(fā)展太快,可年齡小情商跟不上,很容易特立獨行,不為世容……老百姓有句話說的好——莊稼不收年年種。哈哈,我是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呀!
最后的最后,引用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話,算給定州貢院留個紀念吧:科舉制度給過我們一種遠年的浪漫,一種理性的構想,似乎可以用一種穩(wěn)定而周全的制度長年不斷地為中華民族選拔各級管理人員。盡管這種浪漫的構想最終不成樣子,但當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還沒有構建起一種科學的選拔機制,那就還沒有資格嘲笑它。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