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采用了委員會步槍1888年式之後, 毛瑟并不氣餒, 繼續(xù)研發(fā)新的槍型, 不斷改進, 并立即改用無煙火藥子彈。 隨後的幾年, 不斷的獲得各國的合約, 其中包括1889年比利時、 1890年土耳其、 1891年阿根廷、 1893年西班牙等大宗生意。
在多年的生產經驗和研發(fā)之下,
毛瑟步槍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當德國陸軍再度篩選新式步槍時,
毛瑟步槍當然輕易中選, 1898年4月5日, 為德國陸軍采用為Infanterie Gewehr Model 98。
98K線條德國在1898年采用毛瑟98式步槍,融合了第一次大戰(zhàn)的實戰(zhàn)經驗加以改進,首先有98a,仍然是29.1寸槍管,但是采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后來有98b,是縮短槍管為23.6寸的騎槍,或稱卡賓槍型。戰(zhàn)后德國受到凡爾賽合約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軍用武器,但是德國仍利用西班牙內戰(zhàn)及與瑞士等國家兵工廠合作的機會,繼續(xù)研發(fā)。
1924年毛瑟廠推出了標準型的民用步槍, 但事實上是98式步槍的改良型。標準型的名稱是因為槍管長為60公分(23.6寸),步兵及騎兵通用。事實上標準型也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如今尚為人所知。中國在30年代采購了一批該型步槍,毛瑟廠奉送圖紙,進行仿造,稱之為“中正式”。
在1935年德國正式采用短卡賓98式(Karabiner 98 kurz),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戰(zhàn)之后,為德國的主力步槍。其間經過多次設計更改,大多是為了易于生產,例如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為罩杯式沖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沖壓鋼板。一般而言, 1944年之后的98k,因為戰(zhàn)爭形勢的轉變,質量也每況愈下。后期的一些步槍,連刺刀座都省略了。
98k的特征:除了標準毛瑟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和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背帶、準星護罩、下彎拉柄、槍托在拉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
作業(yè)原理: 旋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Rotating bolt, front lug, bolt action)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5發(fā)
瞄準具: 波浪型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92x57mm
槍管長度: 29.13"
槍重: 9 lb
相容性: 1898型家族
制造廠: Mauser Werke, Obemdorf am Neckar
制造年代: 1917年
1898式由此一帆風順, 在兩次大戰(zhàn)中均為德國的主要步兵武器, 98k可視為縮短槍管的變型, 其他作業(yè)方式和結構, 并無重大的變化。 世界各國仿造的, 更是不計其數, 中國從清末開始, 就大量采購, 後來自行生產, 主要為1907年型。 民國之後, 除了生產元年式、 四年式、 遼十三年式、 鞏九八式之外, 後來更根據毛瑟標準型
生產中正式步槍, 可稱是
毛瑟步槍的死忠愛用者。
一般以為, 手動步槍的發(fā)展在98式出現之後, 已經到了極至。 事實證明,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日, 大多現代手動步槍, 仍是以毛瑟槍機為藍本, 已經無法再有什么改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