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男方是離異狀態(tài)且?guī)е⒆?,所以他們的感情,受到了女方父母的強烈反對:“他要是沒結(jié)婚,甚至離婚但沒有孩子,年紀(jì)大一點也不是不可以。但現(xiàn)在這樣,絕對不行?!?/div>
作為朋友,我理解她在不得不考慮的現(xiàn)實情況、家人的不支持、和良好的戀愛體驗之間的糾結(jié)。不過不管再怎么糾結(jié),“ta究竟是不是對的人”這個問題,還是只能她自己來判斷。
至于該如何判斷呢?今天我就借這篇文章,幫一幫這位朋友。
當(dāng)我們說“對的人“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會想到什么呢?
真愛?靈魂伴侶?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許多人對愛情的解讀,受到童話故事和影視作品的影響,常常帶著強烈的、理想主義的浪漫色彩。
一項2010年的調(diào)查顯示,有88%的美國年輕人相信靈魂伴侶(soulmate)的說法,ta們認(rèn)為,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人,在等待著與ta們命中注定的相愛(Samual, 2020)。
但事實上,有研究顯示,認(rèn)為自己的伴侶是“靈魂伴侶”,并不利于關(guān)系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Samual, 2020)。
這是因為,當(dāng)人們相信自己的伴侶是那個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時,ta們會默認(rèn)對方與自己完美契合。而當(dāng)ta們慢慢發(fā)現(xiàn)伴侶與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有差別,或者發(fā)生了一些摩擦?xí)r,ta們會傾向于認(rèn)為“這個人與我天生不合適”,然后直接結(jié)束關(guān)系,而不是先嘗試著解決問題。
心理學(xué)界普遍認(rèn)為,這個世界上并沒有所謂的“唯一的”“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Samual, 2020)。不論兩個人的性格三觀再怎么契合,在長久的朝夕相處中一定會出現(xiàn)問題和摩擦,而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解決問題,對一段關(guān)系而言同樣非常重要。
我們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也并不是為某一個人的量身定制,而是一個區(qū)間。也就是說,我們要找的不是“對的人”,而是“對的類型”。
我想許多人都有過“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之類的經(jīng)歷。即使雙方各方面都契合,也未必能夠走到最后。
我的一位朋友與我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的初戀與我非常契合。他總是能get到我奇怪的笑點和哭點,有時我說出上一句他可以立刻接出下一句,我們簡直就像同一個人。但那時的我們都太不成熟,我會在他3個小時不回我消息時直接拉黑關(guān)機,然后等對方來求我。而他最終失去了耐心,我們就這樣分手了。
但現(xiàn)在的我知道了,在關(guān)系中感到不安時,我應(yīng)該主動與對方溝通,說出自己的需求,坦誠自己的不安,與對方一起解決問題。但他已經(jīng)不在了。
一個人是會隨著時間成長和改變的。但如果要等一個人成長了之后,我們才能好好地跟ta在一起,那這個人算是“對的人”嗎?
以后的ta可能是的,但現(xiàn)在的ta不是。
更普遍的情況是,一個人想要結(jié)婚,而另一個人還沒準(zhǔn)備好;一個人想要留在家鄉(xiāng),而另一個人還想出國深造;一個人想盡早要孩子,而另一個人想要先拼一拼事業(yè)......好像我們得坐著時光機穿越到未來或過去的某個時間,才能與這個人長久穩(wěn)定地相愛。
愛情當(dāng)然是需要妥協(xié)和遷就的,心理學(xué)博士Dr. Seltzer (2018)說,但不論你是決定放棄這段關(guān)系,還是為它奮斗,都不要沖動。因為沖動的為愛妥協(xié)很可能會讓你在未來后悔。
真愛有時候是值得等待的,但你也可以選擇不等,或者不讓ta等了。
1)你對ta會有性欲
就是你想主動撲倒ta(無性戀除外)。
Pamela Regan (1998)研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們對伴侶有強烈性欲時,ta們對愛情的判斷也更加愛戀、忠誠、幸福和滿意。我們也希望伴侶對我們有性欲,并能夠讓我們感受到ta的欲望(Regan, 2010)。
2)你會有更深的自我覺察
Shaver & Mikulincer(2007)指出,一個人對自我的認(rèn)知,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命中重要人際的影響,而親密關(guān)系則處于核心地位。和“對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開始逐漸完善對自我的認(rèn)知。
反過來,一個對自我認(rèn)知更加積極、穩(wěn)定的人,也就是自尊水平較高的人,也更容易去發(fā)展一段平等、健康的親密關(guān)系。
3)你會更愿意自我提升
一項研究表明,伴侶展現(xiàn)出對自我改進(jìn)努力(self-improvement effort)的支持,對另一個人的個人成長有著巨大影響(Overall et al., 2010)。
一個“對的人”,在你提出想要自我提升的意愿時,會表示支持,這種支持會對你有積極的影響,從而使你更好地提升自我。同時這也預(yù)示著更高的關(guān)系質(zhì)量。
4)你會感到更少的壓力
一個好的伴侶的存在,可以對我們起到“壓力緩沖”的效果。美國心理學(xué)家Robert Levenson 和John Gottman早在1986年就探究了夫妻之間情緒與壓力的問題。實驗發(fā)現(xiàn),那些與對方在一起時心率更低、壓力水平更低的夫妻更能長久地在一起。因為他們在面對對方的情緒時,更能夠更多的回應(yīng)對方,并給出更多的積極的、有建設(shè)性的回應(yīng),
而另一方面,人們與伴侶的聯(lián)結(jié)是一種有效的社會支持,而社會支持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抵御壓力。
5)你會對自己和未來充滿希望
正是因為一個“對的人”能夠給我們有效的回應(yīng)和社會支持,和ta們在一起,我們對自己和未來生活都會更有信心。
而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沒有感受到支持的伴侶會變得更敏感,容易過度反應(yīng)(比如對負(fù)面事件更容易發(fā)怒),由此,ta們對世界的認(rèn)知也會越來越負(fù)面沮喪(Randall,2015)。畢竟擁有好的愛情的世界,不應(yīng)該是灰色的。
6)你會在對方面前感到脆弱
是的,愛情有時候就是會讓人軟弱。
美國治療師、研究員Brené Brown(2010)認(rèn)為,脆弱是人的核心能力之一。她認(rèn)為,想要與人建立深層次的聯(lián)系,就必須克服羞愧感和焦慮感,敢于在對方面前展現(xiàn)更真實的自己,包括脆弱和不足。
同樣的,如果對方能夠在你感覺脆弱時展現(xiàn)出良好的共情,你們的感情也會更幸福(Brown, 2010)。所以,一個“對的人”必定是一個能夠讓你安心地向ta暴露自己的脆弱的愛人。
7)你會有安全感和親密感
Randall(2015)指出,不安全依戀會降低人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和處理事件的客觀性,以焦慮、回避的方式去應(yīng)對人和事。相反,安全依戀會讓人們感覺自己是被接納和支持的,可以有效促進(jìn)情緒穩(wěn)定。
如果和ta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強烈的不安,或許你需要重新審視一下這段關(guān)系了。
8)一定程度的不舒服
當(dāng)我們在一段關(guān)系中時,“自我”的概念被削弱,“我們”成為更重要的目標(biāo)。一個好的愛人,會愿意為了這段關(guān)系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自己的利益的。
在關(guān)系中,犧牲意愿與承諾水平和對關(guān)系的投資水平有關(guān)(Van Lange et al., 1997)。也就是說,一個人在關(guān)系中的犧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ta愿意在這段關(guān)系中投入更多,并給出承諾。
愛使我們更愿意為對方犧牲,它并不有趣,但很重要(DiDonato, 2021)。
9)你的直覺會告訴你答案
人們對于關(guān)系經(jīng)過思考的判斷,可能還不如ta們對關(guān)系的直覺來的準(zhǔn)確。
James McNulty等人 (2013) 發(fā)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夫婦對于婚姻的評估不僅和ta們潛意識中對于婚姻的態(tài)度沒有關(guān)聯(lián),與這段關(guān)系的滿意度也并不相關(guān),反倒是這些夫婦潛意識中的態(tài)度和婚姻滿意度顯著地正相關(guān)。
另一個與直覺相關(guān)的研究是關(guān)于結(jié)婚前的“臨場退縮(cold feet)”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在結(jié)婚前產(chǎn)生了“臨場退縮”但仍然步入婚姻的女性,離婚率大約是沒有婚前疑慮女性的2.5倍,即便她們繼續(xù)保持婚姻,對婚姻的滿意度也較低(Justin et al., 2012)。
有時候,你的潛意識察覺到的危險信號,可能比你理性思考得出的結(jié)論更加準(zhǔn)確。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不要”,那不妨等一等。
M. Scott Peck 在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書中說,“愛是一個決定”。我們總把愛情看作是彩票頭獎,但或許愛情更像是一場創(chuàng)業(yè),需要雙方前期的大量準(zhǔn)備和持續(xù)不斷地用心經(jīng)營。浪漫不僅僅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相遇,也是在一段感情中犧牲付出、與另一個人共患難、一起創(chuàng)造幸福的覺悟和努力。在相處一段時間之后, 能夠帶給我們“對的感覺”的原因,恰恰是這個人為這段關(guān)系的付出和用心,對愛情中的雙方而言都是。
你和ta,都準(zhǔn)備好了嗎?
以上。
References:
DiDonato, T. (2021, February 5). Is It Love or Sexual Attraction? Retrieved November1,2021,from Psychology Today websit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meet-catch-and-keep/202102/is-it-love-or-sexual-attraction
Gottman, J. M. (1994). What predicts div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processes and marital outcom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Lavner, J. A., Karney, B. R., & Bradbury, T. N. (2012). Do cold feet warn of trouble ahead? Premarital uncertainty and four-year marital outcom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6(6), 1012.
Lawrence R. Samuel. (2020, January 15).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a Soul Mate? Psychology Today.
McNulty, J. K., Olson, M. A., Meltzer, A. L., & Shaffer, M. J. (2013). Though they may be unaware, newlyweds implicitly know whether their marriage will be satisfying. Science, 342(6162), 1119-1120.
Overall, N. C., Fletcher, G. J. O., & Simpson, J. A. (2010). Helping Each Other Grow: Romantic Partner Support, Self-Improvement,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1), 1496–1513.
Regan, P. C. (1998). Of lust and love: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sexual desir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2), 139–157.
Regan, P. C. (2004). Sex and the Attraction Process: Lessons from Science (and Shakespeare) on Lust, Love, Chastity, and Fidelity. In J. H. Harvey, A. Wenzel, & S. Sprecher (Eds.), The handbook of sexuality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p. 115–133).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Schoebi, D., & Randall, A. K. (2015). Emotional Dynamic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Emotion Review, 7(4), 342–348.
Seltzer, L. F. (2018, November 14). Wrong Person, Right Time vs. Right Person, Wrong Time. Psychology Today.
Shaver, P. R., & Mikulincer, M. (2007). Adult Attachment Strategi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In J. J. Gross (Ed.),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pp. 446–465). The Guilford Press.
TEDx Talks. (2010, Oct. 07).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 Brené Brown | TEDxHoust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Qm9cGRub0
Van Lange, P. A. M., De Bruin, E. M. N., Otten, W., & Joireman, J. A. (1997).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individualistic,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s: Theory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4), 73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