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霞光滿天
一個人最難得的修養(yǎng):聲不大、氣不盛、音不高00:0013:00? 點上方綠標(biāo)可收聽洞見主播賞新晴朗讀音頻《呂氏春秋》有言:“聞其聲而知其風(fēng),察其風(fēng)而知其志,觀其志而知其德?!?/span>
通過說話的聲音,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的品性。
有人一開口就如晴天霹靂,令人心驚肉跳;有人卻始終言語溫和,讓人如沐春風(fēng)。
控制說話的音量,是尊重他人,也是自我修行。
說話時,聲不大、氣不盛、音不高,便是一個人最難得的修養(yǎng)。
聲不大,以理服人
《弟子規(guī)》中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span>
人與人之間出現(xiàn)分歧時,不經(jīng)意地就會陷入一場音量的較量,似乎聲音越大,就越占上風(fēng)。
事實上,疾言厲色無法顛倒黑白,輕聲細(xì)語也不會淹沒真相。
明代陸隴其,善于以理服人、教化百姓。
那個時代,為催繳賦稅,一般縣令會采取“催、罵、罰”的措施,百姓們很反感、拖拉,甚至?xí)忻褡儭?/span>
陸攏其上任后,一改常態(tài)。
臨近上交日期時,他組織動員大會,娓娓道來:
“首先,繳納賦稅是國事,不是縣官私有;
其次,按時上繳,你自己省心,還給我減少了麻煩,讓我有更多精力為你們辦事。
最后,我不想責(zé)罰任何人。
萬一有人延誤被杖責(zé),于你,受皮肉之苦;于我,被朝廷責(zé)難欠糧?!?/span>
這一番實在、透徹的話,讓百姓們樂于接受,心甘情愿地準(zhǔn)時繳款。
《禮記》有言:“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
水越深,水流越平緩;人越有水平,說話越是不急不躁。
趙國大臣觸龍,面對趙太后拒絕“送子入齊為質(zhì)”的僵局,他沒有慷慨陳詞,而是由遠(yuǎn)及近地讓太后明白: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yuǎn)。
最后,趙太后高興地答應(yīng)了。
齊國大將淳于髡,面對齊威王想討伐魏國的錯誤,他沒有直言勸諫,而是通過“兔狗賽跑”的故事,讓大王明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最后,齊威王心悅誠服地取消了伐魏的念頭。
中國有兩個成語:理直氣壯,義正辭嚴(yán)。
占理,氣就壯;正義,話就重:這些,都是人性本能的流露。
而學(xué)者雷寶華卻說:理直氣和,義正辭婉。
一字之差,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寬容、大度。
有理,不在聲高。
人際交往中,真正能說服人的,從來就不是氣勢和道理,而是態(tài)度和品行。
氣不盛,以情感人
白居易曾說:“動人心者莫先于情?!?/span>
以情為先,攻心為上。
面對沖突,若能與之共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后,被奸臣誣陷與寧王勾結(jié)。
皇帝一時無法確定,就先派大軍包圍了王陽明的官邸。
不明真相的將士們不斷鬧事,還誣蔑王陽明私吞了寧王的家產(chǎn)。
對此,王陽明沒有生氣,也沒有對抗,反而對他們噓寒問暖。
首先,他安排部分居民提前返鄉(xiāng),空出好些房屋。
然后,他親自出來告知:“現(xiàn)在已入冬,你們可以住進(jìn)那些房子,稻草、棉被也一應(yīng)俱全,別凍著了?!?/span>
最后,他派人到處張貼告示:將士們背井離鄉(xiāng),請鄉(xiāng)親們多行方便!
王陽明的真誠,讓守軍們既羞愧,又感動。
從此,他們放棄了尋釁滋事,和睦共處直到王陽明沉冤得雪。
常言道:“曉之以情,動之以理?!?/strong>
人,是情感動物。
心與心之間的觸動,遠(yuǎn)勝于絮絮叨叨、言語訓(xùn)誡。
當(dāng)下屬又一次做錯報表時:
有人高聲呵斥:是不是不想干了?
也有人低聲詢問:是不是遇到什么難處了?
當(dāng)孩子考砸了時:
有人大吼道:看看你這成績,就知道玩。
也有人柔聲說:咱們一起分析原因,爭取下次考好!
當(dāng)妻子煮糊了飯時:
有人抱怨道:一頓飯也做不好。
也有人放下手頭事情問道:看你臉色不好,是不是不舒服?
相較而言,前者的恐嚇、批評、質(zhì)疑,后者的好奇、關(guān)心、行動,更能直抵人心、解決問題。
拿破侖曾說:“能控制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span>
有情緒是本能,而情緒卻不能處理問題。
當(dāng)你戰(zhàn)勝本能、放低音量,你會發(fā)現(xiàn):能贏得合作的,是真心實意的付出;能感化他人的,是設(shè)身處地的共情。
音不高,以愛容人
李白有詩云:“危樓高白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span>
詩人夜宿峰頂寺,深感與天神如此接近,竟不敢大聲言語。
此種“不敢”,并非“恐懼”,而是謙卑與敬畏。
一個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放下身段、放低音量。
南北朝名士、教育家沈麟士是一位非常大度的人,蘇東坡曾不吝贊賞“處世當(dāng)如沈麟士”。
有一次,他的鄰居丟了雙鞋,看見沈麟士穿著一雙同樣的鞋,便一口咬定是他偷拿了。
沈麟士笑著輕聲說:“哦,這是您的鞋啊!”
說完,就把鞋脫下來給了他,自己光著腳走了。
過了幾天,鄰居找到了自己遺失的鞋,發(fā)現(xiàn)弄錯了,便趕緊將沈麟士的那雙還給了他。
沈麟士見了,依然沒有一句重話,又笑著說:“哦,這不是您丟的鞋??!”
說罷,笑瞇瞇地將鞋穿在了腳上。
荀子有言:“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strong>
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顯山露水、高聲言語。
那些越能控制音量的人,越能容人、容事。
戰(zhàn)國的藺相如,當(dāng)廉頗叫囂“見面必辱之”時,他沒有針鋒相對,而是“舍小我,為大家”地退讓道:“將相和,秦國才不敢輕舉妄動!”
清代的曾書麟,當(dāng)曾國藩借100兩買書時,他沒有大發(fā)雷霆,而是徐徐道:“錢,我來還;書,你細(xì)細(xì)研讀?!?/span>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所有圍繞你的,都是你心想事成、親力親為的結(jié)果。
當(dāng)你聲大如雷、氣勢洶洶時,矛盾和沖突就會揮之不去。
而當(dāng)你溫言暖語、心平氣和時,輕松和愉悅就會不約而至。
音更低,心更近。
人這一生,你若控制住說話的音量,就能把握住愛的分量。
▽
老子有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span>
最美好的聲音和形象,往往更不易被察覺。
自古貴人低聲語:
聲不大,以理服人,是一種實力;
氣不盛,以情感人,是一種涵養(yǎng);
音不高,以愛容人,是一種智慧。
一個人嗓門的大小無法改變,音量的高低卻可以自我控制。
愿余生,放低音量,做一個溫和而堅定的人,邂逅善意滿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