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壁巷。這個地名,你聽到過嗎?
許多朋友都很懷念當年,夏夜,搬一張竹床,擺在巷子里,聊天,下棋,睡覺的日子。有人甚至說,外人一聽說他是武漢人,就說,夜里睡在馬路邊,不文明。我們說,“板壁巷”這地名,聽了都會讓你汗毛豎起。如果你聽說了“板壁巷”居然也成為了地名,你就能夠理解,武漢人,夏夜,睡在巷子里納涼的道理了。
跟漢口的商業(yè)文化不同。武昌留下的更多的是王爺文化。官府文化。明代的,有九龍井。后宰門。扎珠街。王府口。等等。清代的有戶部巷。糧道街。辛亥革命的有起義門。閱馬場。
甚至,許多武漢人都不知道“板壁巷”這個地名。它在后宰門,八卦井旁邊。
1381年,明太祖分封第六子楚王朱楨到武昌城就藩。于是,蓋起了楚王府。如今的,蓋在蛇山頂上的黃鶴樓,底下的九龍井街區(qū)便是當年楚王府的后花園。那王府,一直延伸到我們家后來租住過的王府口。那小地名叫“修德里”?,F在,那些板壁房都被拆掉了。湖也被填了。湖址上,蓋起了附一醫(yī)院的大樓。楚王世襲了9代,楚王府在武昌城延續(xù)了262年。最后,是被張獻忠的兵,放火燒掉的。“后宰門”是楚王府的一個門。所謂“后宰”,就是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附近,還留下了扎珠街的地名。至于八卦井,九龍井,都是給王府供水的。而,當年,伺候王府的那些人,就住在板壁巷??蓱z哦。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