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普通的自來水在自來水廠都要通入氯氣消毒,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化學方程式:Cl2+H2O=HCl+HClO次氯酸見光分解生成鹽酸和游離態(tài)原子氧化學方程式:2HClO=2HCl+O2其中氧氣為游離態(tài)的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能夠破壞細菌的結構,從而殺死細菌,達到消毒目的.如果將剛從自來水龍頭里放出來的水直接養(yǎng)魚,里面的次氯酸和鹽酸沒有分解,就會將魚致死.放在陽光里曬一下就是為了將次氯酸分解和使鹽酸揮發(fā)出去,以免將金魚致死.
新魚入缸
1、“吊魚”或“倒水”
從外面攜帶來的盛魚的塑料袋中的水溫和水質都與自己缸中的有所不同,如果直接把魚放入缸中,水溫、水質突變,會給本已精疲力盡的魚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魚的死亡。解決的辦法是“吊魚”或“倒水”。
“吊魚”只能解決水溫差別的問題,適于對水質適應性強的一般魚:把攜帶魚的塑料袋放入缸中,讓其在水面自然漂浮10分鐘(冬季時間可適當加長),待兩者溫度一致后,將魚倒入或撈入缸中。我比較喜歡“撈”,因為我對外面的水不放心。當然“倒”也有其好處:不觸及魚體,魚兒不易受到傷害。
“倒水”可能更溫柔些,對水質要求高的魚建議使用此法:將塑料袋中的水和魚輕輕倒入一敞口容器,取缸中水緩緩加入容器中,加至約占原水量1/5時靜置5分鐘,再將容器中水倒出1/5,再取缸中水加入1/4,再靜置……每次倒入和倒出的水量可適當增加。如此反復7-8次后,二者水質已基本相同,再將容器放入缸中,讓魚自己有出容器,如此大功告成!注意若在冬季,靜置過程中最好容器也讓它漂浮在缸中,以保證溫度逐步接近,因為若室溫較低,5分鐘足以把水晾涼
2、隔離飼養(yǎng)
剛買回來的魚最好不要直接放入飼養(yǎng)缸中,而應先放入隔離容器中先飼養(yǎng)一段時間,否則一旦帶入魚病,可能會引起全軍覆沒,到那時悔之晚矣!
隔離容器以玻璃缸為好,便于觀察,體積可略小于飼養(yǎng)缸,不可鋪砂、種草。放魚后放入慶大霉素注射劑。可將缸中水重的2倍作為體重,計算出人體一天的用量為劑量,一次投入缸中。隔離飼養(yǎng)時間不能少于1星期。其間注意觀察,發(fā)現病情及時處理。確保沒病后再移入飼養(yǎng)缸正常飼養(yǎng)。
喂 魚
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便是喂食。若投喂過多,剩餌不斷,魚糞又多,水質容易混濁。投喂過少,魚自然又吃不飽。每天投飼料的次數的和每次的投量,要要據具體情況掌握。種類、大小、發(fā)育階段、水溫不同,魚對飼料的需要量也不同。例如,在最適生長溫度內,魚活動量大,新陳代謝旺盛,需要食物多;若溫度已接近魚可承受的下限,魚很少活動,則應減少投喂量;錦鯉鯉相對一般熱帶魚需要食物較多;幼魚相對于成魚往往應增加投喂次數等。一般的,日投喂次數應掌握在1-3次。每次投飼料的數量要根據魚體大小、魚數多少以及日投喂次數掌握。若每天投喂1次,應投足喂飽,投餌量應留有余地,當時吃不完,但在當日之內能夠吃完即可。若日喂2-3次,喂八成飽就行,大約10分鐘之內吃完,不留殘餌即可。對同一種魚,若喂魚蟲等細碎的餌料,吃食時間可適當長些,若喂小魚等較大的餌料,吃食時間可適當短些;對同一種魚餌,小型魚吃食時間可適當短些,大型于魚吃食時間可適當長些。投喂時,最好不要一次將餌料投足,可分2-3次投餌,待上一次所投餌料基本吃完后再投一部分。這樣既不容易過量,還可刺激魚的食欲,同時不致大量餌料在魚來不及吃的情況下落入底砂之中。怎樣才知道魚是否吃飽呢?可在每投入一定餌料后觀察攝食情況,一開始,魚的反應很快,馬上游來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來就慢了,也不那么興奮了;再后來,對餌料不理不睬,或吞吞吐吐,表明已經飽了。記下這次的總投喂量,幾天后便對魚的“飯量”有數了。
不論每天投喂幾次,如人之三餐要定時定量。如日投喂1次,時間可選在上午8-9時;日投喂2次,時間可選上午7-8時、下午3-4時;如日投喂3次,可選上午7-8時、中午、下午5-6時。當然,這些時間僅供參考,現在人們工作緊張,一般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投喂都可。只要注意有規(guī)律,別隨意投喂就行。因為關燈后魚只也會睡覺,注意晚上最好不要投喂,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因事忘記了喂魚,下一頓正常投喂即可。一般地,魚餓上幾天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魚病要預防為主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魚體抗病力的強弱與日常飼養(yǎng)管理工作密切相關。要使魚本質健壯,必須加強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
1)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餌定時、定質、定量。喂食時間,一般在上午9~10時和下午3~4時,投喂魚蟲前要將魚蟲漂洗干凈,或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防止腐敗物和各種病原體帶入水族箱內。
2)加強水質保養(yǎng):水質酸度過高,通常選用小蘇打溶解進行調節(jié);若水質堿度過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氫鈉溶劑進行調節(jié)。
2.注重日常觀察
1)魚體檢查:魚體檢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體和查清各種病癥的根源,為進行綜合分析,為確定疾病原體提供依據。
2)體表檢查:被檢查的魚必須是新鮮的,最好是剛從水族箱中揮出的病魚或剛死亡的病魚。
3)鰓部檢查:檢查鰓時,按順序先查看鰓蓋是否張開,有無充血、發(fā)炎、腐爛等癥狀,然后用手指翻開鰓蓋,觀察鰓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鰓未端是否腫大和腐爛。
4)內臟器官檢查:主要檢查腸道是否有病變,如細菌性腸炎,腸粘膜表現為出血或充血,肛門紅腫。
3.藥物預防
在發(fā)病季節(jié)到來時,如果氣溫維持在12~22攝氏度,且天氣出現連日陰雨時,就應及時采取藥物預防措施,可在換水時將魚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濃度的藥水進行短時間集體消毒,再換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濃度的藥水進行全缸(池)潑灑。
混養(yǎng)原則
①魚對水質的要求要差別不大,包括水的溫度、酸堿度、新老、軟硬、鹽度等;
?、隗w形大小不宜差別太大,注意挑選易混養(yǎng)魚種,互相之間不能構成威脅;
?、塾行┐笮腿馐承贼~如食人鯧最好單養(yǎng),或與大小習性相近的魚如地圖混養(yǎng);
④有些較名貴、膽小的魚如七彩神仙最好單養(yǎng);
?、莼祓B(yǎng)中要注意體色、體形的搭配和諧;
⑥不同魚的活動空間是不同的,注意各層魚種的搭配;
?、呋祓B(yǎng)的魚種不宜過多,否則水族箱會顯得雜亂無章,最好以一種魚為主體,再點綴少量不至于喧賓奪主的其它魚。
放養(yǎng)密度
有種說法:1公分的魚應配用1公升的水。這只是個大概的說法。然而魚的品種、大小不同對容氧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放養(yǎng)密度很難一概而論,如果水草豐茂,水質清澈,有加氧設施可以放養(yǎng)密度較大,反之就應少放。總的原則是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濫。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挺難。許多魚友見了喜歡的品種就往回買,弄得水族箱魚滿為患,盡管品種繁多,但混亂不堪,且水質渾濁,魚只缺氧,不論對于魚還是對于觀賞者都不舒服??酥瀑I魚的欲望是魚友必須練就的基本功!那么怎樣衡量密度是否合適呢?我的意見是:在不開加氧、過濾設施的情況下,魚能夠正常生活不浮頭!一是這樣才能保證在意外挺電時不致于“悶缸”,二是這樣在觀感上才有天然情趣。當然密度越小,魚的生活環(huán)境越好,飼養(yǎng)難度也就越小。
選購魚
?、儋徺I之前一定要熟悉所要購買的魚的習性和飼養(yǎng)方法,不要見了漂亮魚就買;
?、谝欢ㄒx購健康的魚。鑒別方法是:首先看魚是否皮膚充血、脫鱗、有白點白毛、有傷口、或魚鰭有破損,有時候需要從上部看,若有燈光可能看的更清楚;再看魚游動起來是否輕松平衡,魚鰭是否舒展自然;三看同一缸中是否有死魚、病魚;四看魚缸的水色是否正常。若水色異常,則可能是老板正在給魚治??;還有一條人們常用的方法,對某些品種的魚適用:將手掌在魚缸前來回晃動,健康的魚往往食欲旺盛,會追逐手掌;
?、鄄灰I有生理缺陷的魚,除非你認為這種缺陷有助你培育新品種;
?、懿灰^于貪圖便宜,往往是"錢買瘸驢。作為觀賞品,有瑕疵是很讓人難受的;
?、荼M量選購未成年魚,一是省錢,二是容易適應環(huán)境。如果買的是老魚,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性就較差,再說養(yǎng)不了多長時間便壽終正寢,有什么意思呢?!當然也不能買太小的魚,一是體質虛弱,太難飼喂,二是有些特征還表現不出來,很難說以后能否長成符合要求的魚;
⑥最好在批量較大的魚中挑選,一是挑選余地大,二是價格便宜,三是不易買到殘魚、淘汰魚;
?、咦詈貌灰I剛到本地的魚,原因是不知它是否適應本地水質,不知它是否有病,讓它在水族店養(yǎng)上一星期再買更好。
攜魚
高檔魚應適當降低袋中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