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的讀者一般分為兩種情況,要么是一讀起來,手不釋卷,要么是當成數(shù)學課本一樣,睡前催眠,睡時枕頭。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jīng)典文學巨著之一。1982年,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憑借它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見百年孤獨之經(jīng)典,乃是世界文學界承認的。
文學評論家楊照在他的《馬爾克斯與他的百年孤獨》中,提出了解讀《百年孤獨》的新視角。
楊照認為,要想讀懂馬爾克斯,最直觀的一種方法就是把他的魔術時間回歸到物理時間的順序,重新用整理表格的方式梳理書中的人物和事件。
楊照提出了另一種閱讀方法:睡前閱讀,讀到困就睡。
很多資深書粉表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因為醒來的第二天,你可以根據(jù)模糊的印象接著讀,這樣一遍遍回憶,便能加深印象。
《百年孤獨》其實影響最突出的,應該是它的開篇旁白,在文學史上,能將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通過一句話交代出來的,他是第一人,后來者,只是在不斷模仿。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p>
這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經(jīng)典開場白,其偉大之處在于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近乎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在敘事開始把想要描述的故事放到了多年以后。
這樣的句式,受到了后世許許多多作家的模仿。這個開頭被文學評論家認為在小說寫作中極富挑戰(zhàn)性,好比一場足球賽,解說員一上來就告訴了觀眾本場比賽的結果。
余華、蘇童、格非、陳忠實、韓少功、莫言等,幾乎那個時期崛起的所有作家,或多或少都承認受過馬爾克斯的影響。
30多年來,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作家王蒙也曾說,對新時期中國文學的影響,沒有比加西亞·馬爾克斯更甚者了。
在這么短的一句話里,交代了三個不同的時間,“多年以后”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xiàn)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這句話還制造了三個懸念:
“多年以后”讓你想知道他都經(jīng)歷了什么?
“面對行刑隊”讓你想知道他干了什么壞事才會被判刑?
還有,“那個遙遠的下午”,他為什么會去“見識”冰塊這種很平常的東西?
利用懸念,成功吸引到了讀者的目光,這就是他的文字的力量,用最簡短的話寫最豐富的內(nèi)容。
濃縮成震撼人心的10句話
1、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
2、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3、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們斗了那么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
4、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
5、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
6、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
7、他隱約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獨簽一個體面的協(xié)定。
8、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xù)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9、哪兒有貧窮,哪兒就有愛情。
10、我確實一度死去,但難以忍受孤獨又重返人世。
這本書是想告訴我們,孤獨是人生常態(tài),我們應該明白孤獨的本質(zhì),一個陷入孤獨的人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愚昧和落后為伍。
因為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
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于整個民族的團結。
《百年孤獨》從1967年出版以來,已經(jīng)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
它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反映了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剖出了孤獨的本質(zhì)。
它是一部有趣的書,它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更令人費解。但當我們讀完它,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及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在浮躁的現(xiàn)代,我們要想逃脫生活對精神的束縛,首先就要沉下心來。而《百年孤獨》就是那個讓你靜心的存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