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朝到清朝,一共產(chǎn)生了十三個大一統(tǒng)王朝,西漢享國195年,東漢享國196年,唐朝享國275年,明朝享國276年。西晉作為繼三國時期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從公元266年由晉武帝司馬炎建立,于公元316年毀于晉愍帝司馬鄴之手,僅僅享國51年。那么,為什么西晉的統(tǒng)一不長久呢?因為西晉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四點,可總結(jié)為十六個字。
從司馬懿掌控曹魏政權(quán)起,再到司馬炎代魏自立,一共用了16年,再到西晉統(tǒng)一天下又花了15年,前前后后31年花了三代人的心血,所謂夜長夢多,就是拖得時間越久,權(quán)力交接就越復(fù)雜。司馬懿不是王公皇帝,只是個權(quán)臣,司馬師憑什么繼承他的權(quán)力和地位?
因此司馬懿死后,別說太傅,就算是大將軍之職,司馬師花了兩年才當上的,因為反對聲音太多了。司馬昭的執(zhí)政方針比哥哥圓滑多了,就是靠加官進爵拉攏各路權(quán)貴,把大家的利益都綁在司馬家的馬車上,其封賞之重讓人側(cè)目。
比如賈充,短短五年就從400戶的亭侯升到3000戶的鄉(xiāng)侯,對比曹魏開國三公賈詡?cè)A歆王朗等人的800戶的食邑,就可知道司馬昭的封賞到底有多夸張。到司馬炎時期更夸張,畢竟司馬昭還有些戰(zhàn)功,而司馬炎什么也沒有。他上臺時雖然已經(jīng)30歲,但是滿朝高官幾乎都是他的長輩,所以司馬炎出手比他爸爸更大方。
歷代朝廷一般以三公為尊,但是司馬炎時期三公不夠用,變成了八公。除此之外,還有一堆的公爵,量產(chǎn)了一批萬戶侯,雖然西晉初期經(jīng)濟恢復(fù)不少,但是恢復(fù)速度完全跟不上司馬炎的封賞速度。
如果說曹操父子的行為告訴天下人,亂世中拳頭大可以當皇帝,那么司馬家族的行為告訴天下人,即使天下沒亂也可以當皇帝,三國末期的鐘會之亂便是如此。
論出身,潁川鐘氏甩河內(nèi)司馬氏幾條街,論資歷,鐘會比司馬昭和司馬師都要強,論功勞更不用說,僅滅蜀之戰(zhàn)的功勛,也就司馬懿能比比。因此,鐘會就萌生了這種想法:既然你司馬家能做的,我們潁川鐘氏也可以做。
雖然這場叛逆很快就擺平了,但是帶來的影響卻相當惡劣。畢竟司馬昭對鐘家的待遇很不錯,因此當司馬昭聽說鐘會造反時,一開始完全懵逼了,“我對鐘會你這么好,你怎么可能造反呢?”,這種反應(yīng)其實很可笑,難道曹魏對你司馬家不好?
再比如賈充,參與鎮(zhèn)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深得司馬家族的信任,卻依然在反吳的事件上受人詬病,好當司馬懿第二,因此受到司馬炎的猜忌。為什么會如此呢?因為司馬懿留下的這個魔咒“得國不正”,一直困擾著自己的后人,君臣也在猜忌中不斷內(nèi)耗。
在古代,人丁興旺本是好事,對于士族大家來說更是好事,可以靠聯(lián)姻鞏固關(guān)系。司馬懿有7個兄弟,他自己也有9個兒子和2個女兒,司馬師雖然沒有兒子,但有5個女兒,最夸張的是司馬炎,有26個兒子和13個女兒。
如此強大的開枝散葉的能力,司馬家族幾乎和當時高門大姓都有婚姻關(guān)系。然而,這些皇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人連司馬炎都不敢招惹,比如爺爺輩的司馬孚,被封為四萬戶的安平王,還專門為他搬來古時候的太宰一職。
再比如司馬師去世后司馬昭接位,因此司馬炎去世后,其弟弟司馬攸也想當皇帝。許多人認為司馬炎對司馬攸不好,其實不然,司馬炎除了皇位外,什么都給了,比如齊王,大司馬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司馬炎也不得不賦予諸王實權(quán),一方面是借鑒曹魏的反面例子,另一方面是司馬炎確實也沒那個實力對自己龐大的家族下手。
假如司馬炎要針對宗室發(fā)難,就威望和法理而言,能夠站出來帶頭反抗的王爺不缺,有資格繼承司馬炎位置的王爺更是不缺。如果說司馬炎還能勉強鎮(zhèn)得住場面,那司馬炎死后繼位的司馬衷呢?
司馬家族為了讓士族大家的利益和自己綁在一起,進行了大肆封賞和寬松政策。從司馬懿時期就開始收買人心,比如在高平陵之變的過程中,跟隨曹爽的同行官員全部被赦免,夏侯霸投降到蜀國后,在曹魏的家人并沒有被殺。
到了司馬昭時期對士族更加寬松,連鐘會造反這么大的事都沒有株連到家人。到了司馬炎時期,這種情況達到頂峰,比如司馬炎縱容手下高官們斗富,整個西晉官場沉醉在一片紙醉金迷的氛圍中。
對于司馬炎來說,一百個斗富的高官都沒有一個淡泊名利的鐘會來得可怕。這樣一來,整個西晉官場都腐敗到極致,權(quán)貴階層有各種各樣的特權(quán),可以想象對底層百姓的壓榨程度。從以上四點可以看出,雖然西晉是個新王朝,卻看不出任何新氣象,從某種程度來看,它好像是曹魏的延續(xù)。因此,西晉僅僅享國51年也可以理解。
參考文獻:《三國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