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碑》、《石門銘》,是天下著名的北魏摩崖書法石刻,其藝術(shù)性前人已有定論。
兩個刻石同出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間,二刻石書先后相差三年。其中《石門銘》刻成為永平四年(511年),書丹者王遠,刻石者武阿仁;鄭文公刻石為永平二年(509)年刻書丹者鄭道昭,刻石者不詳(從原石鄭文公前后刻痕對比看,應屬一人所刻,刻工之精湛,);二石刻都有書丹者姓名,可見鄭道昭和王遠,都是當時的書法高手。
至于館閣體(臺閣體,已向印刷體靠近),則起源于明初朱元璋,一直延續(xù)到清末。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于個人喜好,他們都曾大力提倡書法,一時帖學大盛。成祖下詔求海內(nèi)擅書之士,邀集于翰林院,倍加恩寵。明代開科選士時,皆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字寫得欠佳者,即使?jié)M腹經(jīng)綸,也會名落孫山。這對當時書法藝術(shù)風貌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因此,讀書人寫字,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這就形成了明代的臺閣書體,稱“臺閣體”。其功能就是實用,不許抒情,不許半點不正,半筆不穩(wěn),藝術(shù)性幾乎喪盡。
而摩崖刻石,則是以摩崖為紙,因石面大小,書者可隨情隨石面的高低不平,而應變用筆、結(jié)字的大小、疏密、奇正,點畫的大小長短,都是隨著石面的變化而變化。因字生勢,因石生字,加上書丹者書寫的是摩崖,書寫姿勢和用筆方法肯定和在幾案上不一樣;此二摩崖刻石,較同時代的的造像刻石,又異曲同工之妙。都有野逸,率真,拙趣自然之美。和當時的北魏墓志銘書法在用筆、書寫方法上大不同,多數(shù)墓志銘石刻,都界格書丹,多少限制了書丹者的自由,加上墓志銘本身的意義(為死者立傳)書丹者不可能不小心謹慎書寫。從出土的墓志銘看,多數(shù)風格相近。多數(shù)北魏墓志銘書法藝術(shù)性遠遜色于摩崖刻石。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中“評《石門銘》飛逸奇渾,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門頌》、《孔宙》等碑,皆夏、殷舊國,亦與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籠也?!卑莱荚凇端囍垭p楫》中寫道:“北碑體多旁出,《鄭文公碑》字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畫本《石鼓》……南朝遺跡唯《鶴銘》、《石闕》二種,蕭散駿逸,殊途同歸。
以上述可知,鄭刻石更趨于中庸,有廟堂高古端莊雄偉之美,石門銘更趨于野逸,有山林野逸灑脫之美;共同點都以篆隸筆意,古厚大氣。與館閣體形成天壤之別,摩崖書丹,更接近藝術(shù)的本源書寫,也是書者心靈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
庚子孟夏,新野人記于重慶龍頭寺【歸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