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土貝母
英文名稱:
Rhizoma Bolbostemmatis(拉);paniculate bolbostemma
定義:
葫蘆科植物土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的干燥塊莖。
應(yīng)用學(xué)科:
中醫(yī)藥學(xué)(一級學(xué)科);
中藥學(xué)(二級學(xué)科);
中藥(二級學(xué)科)
以上內(nèi)容由
全國科學(xué)技術(shù)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百科名片
土貝母
土貝母:中藥名稱土貝母 ( 《本草從新》 ) 別名土貝( 《百草鏡》 ),大貝母( 《綱目拾遺》 ),地苦膽、草貝( 《陜西中草藥》 )。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干燥塊莖。秋季采挖,洗凈,掰開,煮至無白心,取出,曬干。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塊,大小不等。表面淡紅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樣.光亮而平滑。氣微,味微苦。
查看精彩圖冊中文學(xué)名:土貝母
拉丁學(xué)名:Rhizoma Bolbostematis
別稱:假貝母、土貝、大貝母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葫蘆目
科:葫蘆科
屬:假貝母屬
種:土貝母
分布區(qū)域: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云南等地
目錄
藥材簡介植物形態(tài)生境分布藥物鑒別藥材性狀化學(xué)成分藥材飲片含量測定栽培技術(shù)功用主治藥物選方作用展開
藥材簡介植物形態(tài)生境分布藥物鑒別藥材性狀化學(xué)成分藥材飲片含量測定栽培技術(shù)功用主治藥物選方作用展開
編輯本段藥材簡介
【拼音: TU BEI MU
土貝母
【拉?。篟hizoma Bolbostematis
【別名】:土貝、大貝母
【藥用部位】:塊莖
【產(chǎn)地】:河南、陜西、山西、河北
【采收】:秋季采挖。
【加工】:洗凈,掰開,煮至無白心,取出,曬干。
【藥性】:微寒
土貝母
【藥味】:苦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能】: 散結(jié),消腫,解毒。
【主治】:用于乳癰,瘰疬;乳腺炎,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慢性淋巴結(jié)炎,肥厚性鼻炎。
【毒性】: 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熬膏貼敷。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塊,大小不等。表面淡紅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樣,光亮而平滑。氣微,味微苦。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tài)
土貝母攀援性蔓生草本。塊莖肉質(zhì),白色,扁球形,或不規(guī)則球形,直徑達(dá)3厘米。莖纖弱,有單生的卷須。葉互生,具柄;葉片心形,長寬均約4~7厘米,掌狀深裂,裂片先端尖,表面及背面粗糙,微有柔毛,尤以葉緣為顯著。腋生疏圓錐花序;花單性,雌雄異殊;花萼淡綠色,基部合生,上部5深裂,裂片窄長,先端漸尖,呈細(xì)長線狀;
花冠與
花萼相似,但裂片較寬;雄蕊5,花絲1枚分離,其余4枚基部兩兩成對連合;雌花子房下位,3室,柱頭6枚。蒴果圓筒狀,成熱后頂端蓋裂。種子4枚,斜方形,表面棕黑色,先端具腆質(zhì)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1]
編輯本段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平地。分布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云南等地。
編輯本段藥物鑒別
土貝母
取本品粉末0.1g,加70%
乙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
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土貝母苷甲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
硅膠醋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2:3:8:2: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
醋酐-
硫酸-
乙醇(1:1:10)混合液,在110℃加熱至斑點(diǎn)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diǎn)。
編輯本段藥材性狀
土貝母
干燥
塊莖呈不規(guī)則塊狀,多角或三棱形,高0.6~1.6厘米,直徑0.7~2厘米。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紅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紋,頂端常有一突起的芽狀物。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氣,味微咸而苦。以個大、紅棕色、質(zhì)堅實、有亮光,半透明者為佳。
編輯本段化學(xué)成分
塊莖中含有
麥芽糖,而在干燥以后則含有
蔗糖,葉柄主要含
還原糖。葉主要含蔗糖。
編輯本段藥材飲片
土貝母
【飲片名】:土貝母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用時搗碎。飲片性狀: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外表面淡紅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煮透著呈半透明樣。斷面角質(zhì)樣,光亮而平滑。質(zhì)堅硬,不易碎斷。氣微,味微苦。
【炮制作用】:使藥物潔凈,便于調(diào)劑和制劑。
編輯本段含量測定
土貝母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65%甲醇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4nm。理論板數(shù)按土貝母苷甲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5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105℃減壓干燥至恒重的土貝母苷甲對照品10mg,精密稱定,置100ml
量瓶中,以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土貝母苷甲0.1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3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稱定重量,
超聲處理30分鐘,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bǔ)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25ml,水浴蒸至無醇味,加水10ml,移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飽和
正丁醇提取4次(20ml、20ml、10ml、1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土貝母苷甲(C63H98O29)不得少于1.0%。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shù)
土貝母
1.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的細(xì)砂土或砂質(zhì)壤土栽培。整地可作成寬100~200厘米的平畦或低畦,在易積水的田塊應(yīng)整成高壟栽培。
2.繁殖方法
塊莖繁殖和種子繁殖。
(1)塊莖繁殖
每年早春或秋季,將地下塊莖全部挖出,選大者入藥,小者留種。種植前要施足底肥,進(jìn)行整地做畦。開淺溝約6~9厘米深,溝距30~36厘米,然后在溝內(nèi)每隔15~18厘米放塊莖1~2枚,覆土3~5厘米。若土壤濕度較好,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公頃播種塊莖約600千克。多雨地區(qū)進(jìn)行壟作,于壟的兩側(cè)底部開溝種植。
(2)種子繁殖北方在4月播種。播種前將
種子用溫水浸泡8~12小時,然后取出條播。行距30~36厘米,開淺溝3~4.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nèi),覆土約1.5厘米,鎮(zhèn)壓、澆水。每公頃播種量30~37.5千克。
3.田間管理
土貝母4~8月為莖蔓生長期,8月以后至10月初降霜前,為塊莖生長期。田間管理應(yīng)根據(jù)其生長特點(diǎn)進(jìn)行。
(1)除草松土
土貝母4月出苗后至6月蔓葉未覆蓋地面以前,除草松土澆水。8月以后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地面濕潤,以利于根莖的生長。
(2)追肥6~8月,結(jié)合澆水追施糞尿2~3次,促進(jìn)莖葉生長。9月上旬追施磷、鉀肥,促進(jìn)塊莖生長。
(3)搭架,有的地方當(dāng)苗高15~18厘米時,在行間插竹竿,供植物蔓莖攀援,以利開花結(jié)籽。
編輯本段功用主治
【異名】土貝(《百草鏡》),大貝母(《綱目拾遺》),地苦膽、草貝(
土貝母
《陜西中草藥》),
假貝母。
【藥用部位】塊莖。
【性味】苦,涼。
① 《本草從新》:“味苦。”
② 《百草鏡》:“味苦,性平微寒,無毒?!?div style="height:15px;">
【功用主治】散結(jié)毒,消癰腫。治乳癰,瘰疬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毒。
①《本草從新》:"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鏡》:"能散癰毒,化膿行滯,解廣瘡結(jié)毒,除風(fēng)濕,利痰,敷惡瘡斂瘡口。"
③《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治淋巴腺結(jié)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癰腫。"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熬膏攤貼。
土貝母(6張)
編輯本段藥物選方
①治乳癰初起:一白芷、土貝母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三錢,陳酒熱服,護(hù)暖取汗即消。重者再一服。如壯實者,每服五錢。二白芷梢、土貝母、
天花粉各三錢,
乳香(去油)一錢五分。共炒研末,白酒漿調(diào)搽,再用酒漿調(diào)服三錢。(《綱目拾遺》)
②治乳巖:陽和
湯加土貝母五錢煎服。(《綱目拾遺》) 土貝母
③治乳巖已破:大貝母、核桃桶、
金銀花、
連翹各三錢。酒、水煎服。( 《姚希周經(jīng)驗方》)
④治手發(fā)背:生
甘草、炙甘草各五錢,
皂刺二錢五分,土炒土貝五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
甲片二錢五分(炒黑),
知母二錢五分。加蔥、姜、水、酒煎。( 《慈惠小編》)
⑤治疬串不論已破未破皆治:土貝母半斤,
牛皮膠四兩(敲碎,牡蠣粉炒成珠,去粉為細(xì)末)。水發(fā)丸,綠豆大,每日早晚,用
紫背天葵根三錢,或用
海藻、
昆布各錢半,煎湯吞丸三錢。
⑥治疬串:牛皮膠(水熬化)一兩,入土貝母末五錢,攤油紙上貼之。
⑦治鼠瘡:大
鯽魚一尾,皂角內(nèi)獨(dú)子,每歲一個,
川貝母二錢,土貝母二錢。將皂角子、貝母、入魚肚內(nèi),黃泥包裹,陰陽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細(xì)末。每服三錢,食后黃酒調(diào)服,忌葷百日。(⑤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⑧治頸淋巴結(jié)核未破者:土貝母三錢,水煎服,同時用土貝母研粉,醋調(diào)外敷。( 《陜西中草藥》)
⑨治毒蛇咬:急飲
麻油一碗,免毒攻心,再用土貝母四、五錢為末,熱酒沖服,再飲盡醉,安臥少時,藥力到處,水從傷口噴出,侯水盡,將碗內(nèi)貝母渣敷傷口。(《祝穆試效方》)
⑩治刀割斧砍,夾剪、槍、箭傷損:土貝母末默之,止血收口。(《
年希堯集驗良方》)
編輯本段作用
【中藥名稱】土貝母
(《本草從新》)
【別名】土貝(《百草鏡》),大貝母(《綱目拾遺》),地苦膽、草貝(《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干燥塊莖。
【植物形態(tài)】假貝母
攀援性蔓生草本。塊莖肉質(zhì),白色,扁球形,或不規(guī)則球形,直徑達(dá)3厘米。莖纖弱,有單生的卷須。葉互生,具柄;葉片心形,長寬均約4~7厘米,掌狀深裂,裂片先端尖,表面及背面粗糙,微有柔毛,尤以葉緣為顯著。腋生疏圓錐花序;花單性,雌雄異殊;花萼淡綠色,基部合生,上部5深裂,裂片窄長,先端漸尖,呈細(xì)長線狀;花冠與花萼相似,但裂片較寬;雄蕊5,花絲1枚分離,其余4枚基部兩兩成對連合;雌花子房下位,3室,柱頭6枚。蒴果圓筒狀,成熱后頂端蓋裂。種子4枚,斜方形,表面棕黑色,先端具腆質(zhì)翅?;ㄆ?~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或平地。分布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云南等地。
【采集】秋、冬采挖,洗凈泥土,將連結(jié)的小瓣剝下,蒸透后曬干。
【藥材】干燥塊莖呈不規(guī)則塊狀,多角或三棱形,高0.6~1.6厘米,直徑0.7~2厘米。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紅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紋,頂端常有一突起的芽狀物。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氣,味微咸而苦。以個大、紅棕色、質(zhì)堅實、有亮光,半透明者為佳。
主產(chǎn)河南、陜西、山西、河北等地。
【化學(xué)成分】塊莖中含有麥芽糖,而在干燥以后則含有蔗糖,葉柄主要含還原糖。葉主要含蔗糖。
【性味】苦,涼。
①《本草從新》:"味苦。"
②《百草鏡》:"味苦,性平微寒,無毒。"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用主治】散結(jié)毒,消癰腫。治乳癰,瘰疬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毒。
①《本草從新》:"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鏡》:"能散癰毒,化膿行滯,解廣瘡結(jié)毒,除風(fēng)濕,利痰,敷惡瘡斂瘡口。"
③《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治淋巴腺結(jié)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癰腫。"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熬膏攤貼。
【選方】①治乳癰初起:一白芷、土貝母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三錢,陳酒熱服,護(hù)暖取汗即消。重者再一服。如壯實者,每服五錢。二白芷梢、土貝母、天花粉各三錢,乳香(去油)一錢五分。共炒研末,白酒漿調(diào)搽,再用酒漿調(diào)服三錢。(《綱目拾遺》)
②治乳巖:陽和湯加土貝母五錢煎服。(《綱目拾遺》)
③治乳巖已破:大貝母、核桃桶、金銀花。連翹各三錢。酒、水煎服。(《姚希周經(jīng)驗方》)
④治手發(fā)背: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錢,皂刺二錢五分,土炒土貝五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甲片二錢五分(炒黑),知母二錢五分。加蔥、姜、水、酒煎。(《慈惠小編》)
⑤治疬串不論已破未破皆治:土貝母半斤,牛皮膠四兩(敲碎,牡蠣粉炒成珠,去粉為細(xì)末)。水發(fā)丸,綠豆大,每日早晚,用紫背天葵根三錢,或用海藻、昆布各錢半,煎湯吞丸三錢。
⑥治疬串:牛皮膠(水熬化)一兩,入土貝母末五錢,攤油紙上貼之。
⑦治鼠瘡:大鯽魚一尾,皂角內(nèi)獨(dú)子,每歲一個,川貝母二錢,土貝母二錢。將皂角子、貝母、入魚肚內(nèi),黃泥包裹,陰陽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細(xì)末。每服三錢,食后黃酒調(diào)服,忌葷百日。(⑤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⑧治頸淋巴結(jié)核未破者:土貝母三錢,水煎服,同時用土貝母研粉,醋調(diào)外敷。(《陜西中草藥》)
⑨治毒蛇咬:急飲麻油一碗,免毒攻心,再用土貝母四、五錢為末,熱酒沖服,再飲盡醉,安臥少時,藥力到處,水從傷口噴出,侯水盡,將碗內(nèi)貝母渣敷傷口。(《祝穆試效方》)
⑩治刀割斧砍,夾剪、槍、箭傷損:土貝母末默之,止血收口。(《年希堯集驗良方》)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土貝母(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