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葡萄起源于東南亞的印度和菲律賓等地,在東南亞,當?shù)厝瞬粌H食用整個果實,而且還把賴葡萄的枝葉和花朵也取來食用。
北宋時,賴葡萄傳入中國。在當時,賴葡萄因為稀有少見所以深得宮中貴人的爭相追捧。
《群芳譜》中記載:北宋宰相陳希元的母親在被召入宮時,太后賜了一盤錦荔枝(賴葡萄),陳母從來沒見過,于是就連皮帶瓤一起吃光了,這一舉動引來宮中侍女的嘲笑,覺得老太太不會吃鬧了大笑話。
賴葡萄也叫癩葡萄,因表面坑坑洼洼所以被稱為癩,就像癩蛤蟆被稱為癩一樣,但是在宋代由于它是皇家珍品,所以詩詞中對它的描寫始終充滿趣意。
“結實離離,小字新偷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當他妃子笑,藤蔓瓜瓢,豈是閩南十八娘。”
小時候在姥姥家下田地里玩的時候,在菜園的籬笆上摘過一次賴葡萄,當時不知道,以為是野生的,后來才知道那是人家種的。
后來長大了,卻再也沒見過賴葡萄了。你有多少年沒見過賴葡萄了?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
也可能是在更小的時候,也可能還有些故事……
三歲,這是我知道的吃賴葡萄最小的年紀了。什么味道,肯定是不可能知道了。
再小那就只能是在記憶深處了,具體年齡不可究!
賴葡萄可能是擁有名字最多的水果了,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個名字,全國各地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叫法。
這些都是能說出來的名字,還有一些是說都說不出來的,只能腦補一下……
在賴葡萄的名字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叫法,其中最有趣的當屬“荔枝”。大家都知道荔枝是唐時楊貴妃最喜歡的水果,如果賴葡萄也叫荔枝的話,那要怎么區(qū)分呢?
同是荔枝,南北方為何如此兩樣,我該信誰?這些網(wǎng)友確實挺不容易的……
賴葡萄學名金鈴子,是葫蘆科的一種蔓生植物,原產(chǎn)于東南亞地區(qū),醫(yī)學上稱山苦瓜,但不等于苦瓜。雖然外表上賴葡萄與苦瓜長得差不多,但賴葡萄并不是苦瓜,它是苦瓜屬,但它是水果,而苦瓜是蔬菜。
但很多網(wǎng)友堅持認為賴葡萄就是苦瓜:
就算天王老子來了,它也還是苦瓜
雖然也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
但它就是苦瓜的一種,可能是土苦瓜
土雞蛋?是這個意思嗎?
有網(wǎng)友科普了一下賴葡萄和苦瓜之所以不相同的原因
也有網(wǎng)友認為可能化肥才是關鍵
看來愛護環(huán)境確實是很重要的,不然我們不知道這個長大后到底會成為賴葡萄還是會成為苦瓜。
汪曾祺先生在《吃食和文學》中寫道:
“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園里種幾棵癩葡萄,不是為了吃,是為成熟之后摘下來裝在盤子里看著玩的。有時也剖開一兩個,挖出籽兒來嘗嘗。有一點甜味,并不好吃?!?/p>
三十年時間,彈指剎那!賴葡萄,記錄了童年那些歡樂的時光,也承載了過去再也回不去的歲月!
你有多少年沒見過賴葡萄了,你們那時給賴葡萄叫什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