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躊躇滿志,迅速適應(yīng)了天下之主的身份,甚至更甚。他不僅認為天下是朱家的,還認為天下讀書人也是朱家的。所以,讀書人必須為朱家王朝效命,只有朱家王朝拋棄讀書人的自由,沒有讀書人拋棄朱家王朝的權(quán)力。
江西貴溪儒生夏伯啟“不識時務(wù)”,看不清朱元璋改朝換代的意義,他還以為朱明王朝還像漢唐一樣,對知識分子抱有起碼的敬意。出世還是入仕,朝廷悉聽尊便,甚至還對隱士予以表彰。
但朱元璋絕不是這樣的人。建國后,他聽說夏伯啟有才學(xué),便下詔征夏伯啟入朝為官。夏伯啟過慣了閑云野鶴般的平民生活,不愿意踏入伴君如伴虎的仕途,便決定拒絕朱元璋的征召??墒?,朱元璋又下達死命令,皇帝的征召士子不能拒絕,除非他不想見到明天的太陽。
本來,夏伯啟不想入朝為官,只是不愿受約束,看到朱元璋下達這樣野蠻的命令,又因為不滿朱元璋的所作所為,更加不想入朝。為躲避征召,夏伯啟居然自斷手指。這樣一來,他成了殘疾人,就不再征召之中。
朱元璋得知,氣得像頭發(fā)狂的獅子,令人將夏伯啟五花大綁,押入宮中受審。仗著皇帝的威風(fēng),朱元璋在言論上痛斥夏伯啟后,居然又將他處死。朱元璋認為:這種讀書人都是沽名釣譽,如果不殺之以儆效尤,朝廷將來無人可用?;蛘哒f,朱元璋認為夏伯啟輕視他,勾起了他的自卑心理,那么,夏伯啟就更該死。
在朱元璋的高壓政策下,原本打算隱居的讀書人,紛紛被迫入仕為官。不過,饒是如此,還是有硬骨頭的知識分子,不愿意給朱元璋當臣仆。
朱元璋昔年的朋友焦某便是其中之一。朱元璋習(xí)慣度君子之腹,他以為焦某也是沽名釣譽,便想借機教訓(xùn)他。焦某得知自己得罪朱元璋,只好親自拜訪他,以求寬解。朱元璋卻以為焦某按捺不住,原形畢露,想找他要官,便乘機問道:“你說當皇帝快樂,還是當隱士快樂?”
朱元璋這個問題可是暗藏殺機,焦某的回答稍不得體,就會引起朱元璋猜忌。如果焦某回答隱士,難免朱元璋憤怒:在朕面前還敢裝逼,說得自己像世外高人似的;但如果焦某回答皇帝,朱元璋難免更憤怒:你他媽的不是看淡名利嗎?怎么又貪圖起皇帝的樂趣來?
但焦某的回答實在太機智,他說:“當皇帝和隱士,各有各的樂趣,但皇帝日理萬機,隱士卻不問世事,所以沒有憂愁。”很實誠的回答,他當隱士不是多么境界高尚,僅僅是不愿意勞心勞力,可以說這是一種抗壓能力弱,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朱元璋聽完,寬心了許多。但他還是有幾分懷疑焦某,于是又拿出金銀革三條腰帶,讓焦某選擇。金銀腰帶意味著做官,革帶是平民百姓所用,焦某毫不猶豫選擇革帶,終于得到朱元璋的寬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