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升麻湯出自仲景《傷寒論》厥陰病篇,臨床應用和文獻報道并不多見。究其緣由,陸淵雷先生曾云“傷寒厥陰篇竟是千古疑案”,以至于后學者對厥陰病篇均望而卻步,麻黃升麻湯作為厥陰篇中一方,更是鮮有涉足,此其一也。
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中一張?zhí)厥馓幏?,相較其他112方而言,其用藥達14味之多,且用量偏小,偏于滋陰,一反仲景平日用藥數偏少、量偏大、性偏陽之常態(tài),所以自柯韻伯起,便認為此“乃后世粗工之伎,必非仲景方也”。
后學者大多贊之,如當代醫(yī)家任應秋教授,日本漢方家丹波元簡等,均亦如是,這使得麻黃升麻湯更成為茫茫大海中一顆沉石,難尋其蹤,此其二也。
近日聆聽醫(yī)界前輩教誨,偶得一案(附后),麻黃升麻湯療效出奇之好,遂萌生研究之念,經翻案沉思,試從全新的角度分析麻黃升麻湯的癥狀,并從六經辨證和臟腑辨證角度探討其病機、方劑配伍,深刻理解其用藥特色,通過歸納整理其臨床應用報道,使其方證更加明確,便于臨床使用。
《傷寒論》厥陰病篇有云:“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這是其經典原文,其癥狀表現如其文所述,字字珠璣。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說明誤治形成的原因,太陽傷寒六七天,病情傳變,病邪入里,發(fā)展為陽明經熱證,并未成實,醫(yī)家卻誤以為腑實而用大下之法,傷了中下焦陽氣,于是“泄利不止”。
利久又耗液傷陰,下焦陰水不足,且陽已傷,則“下部脈不止”。
陰水無法上濟于心,心腎不交,上焦陽氣閉郁,則出現“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
陽郁日久,化成邪火,火熱熾盛,一方面煎灼津液,一方面熱毒入血,所以出現上焦的“喉咽不利,唾膿血”。
“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此癥狀機理并不統(tǒng)一,一般認為沉遲之脈主里寒之疾,為陽虛之象,也有其他醫(yī)家提出此處寸部脈沉而遲并非如此。
如劉渡舟先生認為“沉脈不是寒,是陽氣郁積的一個反映”,“手足厥逆”和“下部脈不至”均是陽郁導致的,劉志杰先生亦認為這是陽郁的表現。
經查李士懋《脈學心悟》,發(fā)現其對遲脈的理解有一點就是熱壅于內可阻礙氣機,氣機不暢脈會遲,熱耗陰液血液變粘稠也會脈遲,邪阻會出現脈沉。
《傷寒論》中大承氣湯條文下有“陽明病,脈遲……大承氣湯”,這也是內有腑實大熱之病,出現了脈遲。
結合麻黃升麻湯中用藥,所以我認為這里的寸脈沉遲當為陽郁所致,手足冷一方面是由于陽郁不能外達,另一方面是由于病入厥陰,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所致。
“下部脈不至”,何為下部,當有一個衡量點,就是關部,關部以下為尺,尺脈不至又當有兩點,一為尺脈無,偏于陰液不足;一為尺脈短,偏于陽虛不溫,二者皆是不足之象。
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麻黃升麻湯,筆者從臟腑辨證和六經辨證兩個角度來分析其病機。
六經歸屬時,或有以六經綱證者,或有以經絡循行者,或有以六經性質者,或有以藥測經者,皆以便于臨床運用為選擇。
六經辨證認識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方劑,六經歸屬更是不同,有醫(yī)家認為該方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五經并病,也有醫(yī)家將其歸屬為太陽與厥陰并病。
經以藥測經,我認為麻黃升麻湯當屬太陽、陽明、太陰并病,麻黃、桂枝屬太陽經,升麻、黃芩、知母、石膏屬陽明經,干姜、白術、茯苓、炙甘草屬太陰經,當歸、天冬、葳蕤、芍藥屬于氣血范疇。
因為厥陰病的性質為寒熱錯雜,而麻黃升麻湯亦為寒熱并用之方,所以總歸屬就為厥陰病,這與仲景將其置于厥陰病篇下亦吻合。
麻黃升麻湯的臟腑歸屬問題,歷來爭議并不甚多,總歸屬當為上熱下寒,上熱者,皆以肺熱論;下寒者,或有脾胃陽虛,或有脾腎虛寒。
但是從麻黃升麻湯用藥來看,上熱下寒的基礎上,還應該明確提出氣血陰陽的虛實問題,所以其病機應該是上有肺實熱兼陰血虛,下有脾虛寒兼水飲盛。
麻黃升麻湯藥物組成主要是“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六銖、當歸一兩六銖、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白術、干姜、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炙甘草各六銖”。
從六經辨證角度理解該方義,其癥狀可以分為如下四組:
麻黃、桂枝散太陽之邪;升麻、黃芩、知母、石膏清陽明之熱;干姜、白術、茯苓、炙甘草溫太陰之寒;當歸、天冬、葳蕤、芍藥補已損之陰血。
肺有實熱者,以黃芩、石膏、知母清泄肺熱;麻黃、桂枝、升麻升散郁熱;兼以當歸、天冬、葳蕤、芍藥補肺陰;苦寒清熱和辛溫發(fā)散之藥清而不燥。
脾有虛寒者,以干姜、白術、茯苓、炙甘草溫脾散寒,利水化飲,有溫有利,則泄可除。
本文為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與本平臺聯(lián)系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