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禮教制度是十分等級分明的,在一些大家族中,其妻妾等級也是劃分得一清二楚,不允許隨意僭越,按照地位高低的排行,大致為妻、媵、納、嬖、妾、烝報等。
首先,地位最高的莫過于“妻”了。在我國歷朝歷代的禮法規(guī)定中,妻永遠有且只有一個。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能同時擁有一個,但如果妻子死掉或者休掉的話,是可以續(xù)娶的。
妻比如要通過明媒正娶而來的,這樣才能夠擁有名分。男方先派人到女家里請婚,得到同意后再派專人送聘禮,然后雙方家長一起協(xié)商,確定迎娶的吉日。最后,由女方派專人護送新娘過去,男方則派人迎親。
古代是比較講究門當戶對的,所以大家族所娶的妻子,大多也是名門望族出生的,其所生的兒子,就是家族的嫡子,不出意外的話,就是由其來繼承家族財產(chǎn)。
在妻之下的就是媵,媵就是陪嫁的意思,能夠成為媵的,一般就是作為妻的妹妹或侄女。媵雖然不是正妻,但其所生的兒子,也可以當做是嫡子。
媵的存在是為了確保,娘家的血脈可以去繼承夫家的財產(chǎn)和權(quán)力。
媵在上古時期比較常見,但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和妾融為一體了。
在媵之下的就是納,納指的時候是古代在攻克敵國之后,將對方諸侯公卿等大家族的女子給娶過來。這名義上是娶,但實際上是赤裸裸地掠奪,所以是幾乎沒有任何聘禮的。
在納之下就是嬖了,嬖的本義就是賤而存在的意思,在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些大家族在犯了罪之后,通常男的會被拿去充奴,女的會拿去當女仆,一些長得漂亮被主人看上的,就會被收入房中成了嬖,在大家族中的地位通常都是十分低下的。
妾通常是古代大家族通過奴隸、仆從還有一些貧苦人家老百姓那里買來的女兒。在整個封建社會,妾的地位雖然時高時低,有時候比“納”“嬖”的等級高,有時候又比“納”“嬖”的等級低,但總體上逃脫不了半奴半妻的地位,其娘家的窮苦地位,就基本上決定了即便是正妻死亡,妾也是基本不可能被扶正的。
至于“烝報”則指的是父子、叔侄或者兄弟之間先后同娶一個妻妾。在先秦時期,“烝報”的地位比較高,基本與正妻無異,其所生的兒子也可以被當做嫡子賦予其繼承權(quán)。
進入封建社會后,“烝報”這種東西已經(jīng)不被儒家禮法所容,被判定為亂倫行為,要搞只能偷偷摸摸搞,一旦被人發(fā)現(xiàn)并跑去報官的話,是要被判刑的,所以地位是最低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