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代,各個諸侯征戰(zhàn)不休,為了激勵和獎賞,出現(xiàn)了一種脫胎于周朝的諸侯封爵制度,這就是封君,大家熟知的封君有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等等,其實這種封君是諸侯國內(nèi)一種過渡性質的爵位賞賜,是僅次于諸侯們自己的一種爵位。
商君衛(wèi)鞅
但是在戰(zhàn)國末期,各國又出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爵位,即封侯,比如呂不韋的文信侯,王賁的通武侯等等,要知道戰(zhàn)國時期封君是比較常見的,且封君基本宗室子弟和大功之人,且一直都存在,但是侯爵這個就比較敏感了,畢竟很多諸侯國的爵位其實都來自周天子的冊封,比如秦國只是一個伯爵諸侯國,但為何各國后面都封了一個比自己“等級高”的侯爵出來呢?
戰(zhàn)國四公子
封君早在戰(zhàn)國初期就開始了,在周朝的分封制下,君屬于卿大夫一級的,因此各個諸侯自己就能冊封,而且不需要周天子的冊命,大家熟知的商鞅其實在秦國被封為商君,即商地的封君,《史記》記載:“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從這里可以看出,商鞅以前叫公孫鞅,老祖宗來自于姬姓,屬于衛(wèi)國人,又被稱為衛(wèi)鞅,在被封為商君之后,以封地為姓氏,稱之為商鞅,因此商鞅商鞅,意思就是商地叫鞅的人。
君其實屬于卿大夫一級
除了商鞅之外,戰(zhàn)國時期被封的君有很多,也是很多戰(zhàn)國頂級權臣人手一個的封號,比如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燕國昌國君樂毅、秦國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張儀等等。
之前封君是有封地,封君的封號也是和這些地方有關系的,比如信陵、春申,這些都是地名,他們可以管理這些地方,甚至可以招募私兵的,但是到了后期,封君和封地早已分開,封君只享受封地的食邑,沒有管理權,因此后面的封君已經(jīng)沒法將自己封地特權傳給自己的子嗣,因此沒必要選擇封地來封君,可以隨便起個好聽的名字,因此才有了武安君這種不是地名的封君。
信陵君竊符救趙
值得一提的是,武安君這個名字還不是白起一個人獨有,趙王認為李牧也有資格用這個封號,因此賜予李牧武安君的名號,讓春秋時期的卿大夫變成了戰(zhàn)國時期的新的爵位。
在戰(zhàn)國時期,侯爵那只能是周天子冊封的,即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其中秦國只是其中的伯爵爵位,都算不上侯爵,雖然秦國自己內(nèi)部稱公比如秦獻公、秦孝公,但是對外只能稱秦伯,沒辦法,誰讓稱公好聽呢?
秦國好歹還能稱伯,更慘的是楚國,因為他只是一個子爵,對外只能稱楚子,因此楚國國君一直想要升級爵位,但是一直沒被冊封,搞到最后,楚國不爽了,自己說:“我蠻夷也”,不理會中原那一套爵位制度了,自稱為王,和周天子一個級別,不過其他諸侯國本來就看楚國是蠻夷,也就隨他去了。
楚國疆域
此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以軍功激勵秦國人,因此推出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其中秦國設置的爵位如下:
第1級公士、第2級上造、第3級簪褭、第4級不更、第5級大夫、第6級官大夫、第7級公大夫、第8級公乘、第9級五大夫、第10級左庶長、第11級右庶長、第12級左更、第13級中更、第14級右更、第15級少上造、第16級大良造、第17級駟車庶長、第18級大庶長、第19級關內(nèi)侯、第20級列侯(徹侯)。
爵位與繼承
其實當時只有十八級,曹魏大臣劉劭的《爵制》中記載的也是十八級,當時最高為大庶長,后面最高的兩級在商鞅變法的時候根本沒有設定,而是經(jīng)過后期逐漸完善形成的,首先當時周天子名義上還是諸侯之主,侯這個名字和五等爵重合了,其次,商鞅自己因變法有功,只封了大良造的爵位,連大庶長都不是,或許大良造是秦國公室以外最高的封賞了。
那么封侯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等戰(zhàn)國禮崩樂壞更徹底的時候,畢竟大家都是侯爵、伯爵、子爵,往下封只能封卿大夫,不可能封和自己平級甚至高的侯爵出來,但是一旦諸侯國變成齊王、魏王、趙王的時候,封侯就理所當然的了。
徐州相王
因此諸侯國們開始走完一個稱王的流程,彼此之間互相尊王,首先就是徐州相王的兩個主角魏惠侯和齊威侯,戰(zhàn)國初期稱霸一時的魏國在馬陵之戰(zhàn)慘敗,終于認清了自己,于是魏惠侯主動讓出霸主地位,來到徐州尊請齊威侯為王,齊威侯自然不會拒絕,稱齊威王,齊威王也投桃報李,于是也請魏惠侯為王,為魏惠王。
眼看魏國和齊國不要臉的稱王,其他國家看不下去了,于是楚國、趙國、燕國以及魯國直接前來討伐齊國,其中最不爽的就是楚國,畢竟當時楚國強大,而且以蠻夷自稱,稱王大家也就忍了,而楚王覺得自己和周天子平級,高各個諸侯國一等,現(xiàn)在齊國和魏國也稱王,居然平起平坐了,于是楚威王日想夜想就是不爽,直接親自帶兵攻打齊國,于是打仗的同時,戰(zhàn)國禮崩樂壞更加加劇了。
秦惠文王
打著打著,魏國為人拉攏韓國,尊請韓威侯稱王為韓宣惠王,不久秦國在沒有人尊請的時候,自己稱王為秦惠文王,再后來,魏國、韓國為了對抗秦國,又尊請趙國、燕國、中山國一起稱王,最終五國相王,大家都稱王后,封侯基本沒有阻礙了,因此各國開始封侯。
秦國封了魏冉為穰侯、范睢為應侯、呂不韋為文信侯、嫪毐為長信侯;齊國封了鄒忌為成侯等等。
這回到文章的開始了,封侯和封君的地位哪個更高一點,按照級別上來說,封君其實是諸侯國內(nèi)僅次于國君自己的封號了,一般都賜予大功勞的人,同時封君一般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進行直接管理,比如商鞅后面想要到自己的封地組織抵抗就是一個例子,但此時侯爵還沒出來,自然封君地位最高。
武安君白起
但是到了后期,封君和封地沒有關系了,封君的名號也是來自于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武安君的武安等等,而侯爵已經(jīng)開始封賞,且異常的難得,就連王翦這種名將在滅國的時候都沒封賞侯爵,足以見得侯爵的珍貴,當然后面還是被封武成侯了,有秦一代,總共就就封了七個侯,可以看出到了后期,侯爵多么難拿。
文信君呂不韋
因此如果大家都是有封地的,那么封侯和封君其實地位都是一樣的,甚至還有私人武裝什么的,但是如果沒有封地的封君,那么侯爵還是高于封君的,當然不管封君還是封侯,都是在各國諸侯國最高的榮譽,戰(zhàn)國時期能封君的要么是宗室代表,要么是大功之人,除了嫪毐之流等等。
戰(zhàn)國時代結束后,封君制度徹底結束,秦始皇推行郡縣制,設立二十等軍功爵位制度,將封地和爵位徹底廢除掛鉤,保留侯爵,但基本都是虛封,享受俸祿無法治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