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和身邊的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地鐵上的鄰座、公司里的同事、飯桌上的友人、朝夕相處的父母,可以說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存在人際關(guān)系,如何了解別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使人喜歡你、如何使他人同意你的想法,是一門需要終身學(xué)習(xí)并踐行的學(xué)問。
對人際關(guān)系的正確處理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順利調(diào)動身邊資源達成自身訴求,實現(xiàn)“心想事成”,長遠看來更大的益處在于形成舒適的磁場,在其中保持身心的愉悅。
從一個人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所做出的每一次判斷、每一個決定、一言一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來源于自身的需求,所以想要維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就需要了解對方的需求,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將自己的時間精力奉獻給他人,先舍再得。
這就好比釣魚,想要獲得水中的魚就得在魚鉤上掛上魚餌,對魚餌的食欲就是魚兒的需求,滿足了魚兒們所需要的條件,才能獲得更加圓滿的釣魚體驗。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就這樣說道:“我們應(yīng)記住,首先要引起別人的欲望,凡能這么做的人,世人必與他在一起,這種人永不寂寞?!?/span>
人性難猜,人心難解,一場爭吵爆發(fā)的起點往往是一次交談,但最終導(dǎo)向爭吵的原因往往不是表達內(nèi)容,而是表達方式。
得體的表達方式能夠更好地為表達內(nèi)容服務(wù),想要輸出自己的觀點又不引起矛盾,就得先講對方想聽的,再講對方聽得進的,再講自己該講的,最后講自己想講的。
在一場辯論中,正反雙方都無法說服有特定持方的對手。一方占理,但要想在爭論中改變別人的主意,一切都是徒勞,與其在一開始就指出不同,不如用雙方能夠達成共識的立場作為開頭。
即使在這場交談中對方有明顯的過失,也不要用尖銳的批評、挖苦諷刺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而是留下一片沉默的空間,給對方一個冷靜反思的機會。
用贊譽作開場白,批評他人過失前先批評自己,不將自己的觀念強加于人,最后旁敲側(cè)擊地進行改變,這樣既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又能使他人順理成章地接受,最終實現(xiàn)“講出來,聽進去”,這就是人際交往的秘訣。
SELECTED
圖源|小版管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