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九日,周宣帝宇文赟病重,即將撒手人寰,留下一個偌大亟需發(fā)展的北周王朝。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歷史上雄才大略的武帝宇文邕的長子,可惜虎父生犬子。北周宣帝一點沒能繼承武帝的優(yōu)良基因,反而在登上皇位后荒唐暴虐,一點不遜色北齊后主高緯,國家被他搞的烏煙瘴氣。
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齊后主高緯一生立過兩個皇后,宇文赟一口氣立了五位,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更加荒唐的是,周宣帝于大象二年初把皇位禪讓給他七歲的兒子,自個當起太上皇?;奶茪w荒唐,北周靜帝提前繼承帝位,倒也讓病危的周宣帝省了不少事。
五月九日晚,周宣帝臨近油盡燈枯,口不能言,無法為年幼的北周靜帝留下輔政大臣,也正是如此,給了楊堅入朝輔政,掌握北周軍政大權的機會。
楊堅在御正大夫(掌管皇帝詔命的官員)鄭譯、劉昉的幫助下,以外戚的身份入朝輔政。這一舉動引起不少人的不滿,尤其是在他誘殺北周最有實力和威望的五王后,以尉遲迥為首的三總管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相繼起兵,河北、湖南、四川三地狼煙滾滾,把關中地區(qū)團團圍住。
楊堅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刻來臨,他又會怎樣去擺脫這個困局呢?
先說說起兵清君側的三總管,他們分別是相州總管尉遲迥,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
三人中又以尉遲迥最強大、名望最高、資格最老,控制著北齊舊地,實力雄厚,而且他還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外甥,同時北周宣帝宇文赟五個皇后中的尉遲皇后,還是尉遲迥的孫女,兩重不尋常的身份,讓這個老將軍地位崇高,心理優(yōu)勢特別大,楊堅作為小皇帝名義上的外公(北周靜帝并不是楊麗華親生)都能入朝輔政,尉遲迥自認為比楊堅更有資格。
明眼人也能看出,實際上尉遲迥他是有自己的野心的,清君側也只是他實現野心的一個借口而已。
尉遲迥不僅僅挑動三總管作亂,同時北聯突厥,南結后梁,南北邊境大軍云集,兩國磨刀霍霍,北周形勢岌岌可危。
楊堅歷經屠龍高手宇文護專權,武帝伐齊,宣帝亂舞時代,宦海浮浮沉沉,早就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心臟,應對起來這個局面并沒有手忙腳亂。
首先是針對突厥和后梁兩個鄰國的威脅,這時正值北周和突厥和親,宗室之女千金公主被嫁往突厥,楊堅讓送親之人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送給突厥可汗,這樣一來,貪婪的突厥人自然不再好意思插手北周自己的內政。
千金公主和親
突厥解決了,至于后梁,本就是北周扶植起來的傀儡政權,楊堅派一位叫柳莊的官出使后梁,連哄帶騙外加威脅,膽小的后梁頓時偃旗息鼓。
南北邊境的困擾解決了,輪到國內三個刺頭。
尉遲迥作為此次叛亂的主力,也是平叛的重中之重,楊堅祭出一張王牌——老將軍韋孝寬。這人可不簡單,玉璧之戰(zhàn)就這韋孝寬笑傲北朝的杰出手筆,一直到今天,玉璧攻防戰(zhàn)也是戰(zhàn)爭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場經典戰(zhàn)役。
尉遲迥之外的兩總管,老將梁睿迎戰(zhàn)司馬消難,大將軍王誼進攻盤踞益州的王謙。
將對將,兵對兵,楊堅針對三個不同的對手,分而破之。
平定三方叛亂里最精彩的莫過于韋孝寬和尉遲迥二人之間的對戰(zhàn)。
韋孝寬出征不久,平叛大軍中發(fā)生了一段小插曲。韋孝寬在行軍途中突然生病,大軍行動的軍令都是由照顧他的侍從傳達,嚴重影響了軍隊的行軍速度和效率。最糟糕的是,軍中傳言韋孝寬帳下崔弘度(尉遲迥的親家,后面會再出現)等三位將軍私下接受尉遲迥的賄賂,準備投靠相州一方。
楊堅情急之下,火急火燎地準備選派新的將領代替韋孝寬,然而卻被內史上士李德林攔下。李德林,原來是名滿北齊的才子,北齊滅亡后被北周宣帝招徠,成為宣帝信賴的大臣。
李德林直言,自古臨陣換帥是兵家大忌,會嚴重影響平叛大軍的士氣,于軍不利。另一方面,大將收受賄賂只是捕風捉影的傳言,沒有真憑實據,草率的對領軍大將猜忌,那么這幾個人被逼到絕境,不反也得反了。
楊堅一聽,驚出一身冷汗,慶幸李德林大膽勸諫,于是放棄換帥的打算,選擇一個折中的法子,派遣一名監(jiān)軍到軍中,一者監(jiān)視眾將,二來為大軍出謀劃策,這個人選不僅要有勇還得有謀。
有道是時勢造英雄,就在緊要關頭,一位年輕人自告奮勇,向楊堅毛遂自薦,他便是大隋開國第一相宰相高熲。
宰相高熲
話說,高熲和楊堅淵源頗深,曾經是楊堅老丈人獨孤信的親信,獨孤信被宇文護逼著自殺后,遭到宇文護一黨的排擠,但高熲依舊以獨孤信的門生故吏自居,和楊堅獨孤伽羅來往甚密,獨孤皇后也經常稱贊高熲的才干。
就這樣,高熲被楊堅派到了前線,與韋孝寬搭檔。
一個是百戰(zhàn)老將,一個是銳意進取的后起之秀,這樣的組合又能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呢?
很快前線大軍便給出了答案。
北周大象二年,韋孝寬率領大軍行至河南武陟,隔著沁水的對岸,駐扎著尉遲迥兒子尉遲惇的十萬大軍。
兩軍隔著寬闊的沁水,隔空相望。
沁水之上北風呼嘯,裹挾著浪花,上下翻涌,沁水兩岸死寂一片,兩岸的士兵都在緊張的備戰(zhàn),只有戰(zhàn)馬不斷的打著響鼻,平叛第一戰(zhàn)即將打響。
此時正值雨季,河水暴漲,韋孝寬和高熲命令軍隊搭建浮橋。尉遲惇在沁水的上游順水放出很多燃燒的木筏,企圖把浮橋摧毀。
這個時候,高熲的足智多謀發(fā)揮了作用,他早已做好了防范準備,提前在河中放置了許多土狗,也就是攔截壩,木筏被土狗攔截,無法發(fā)揮實際作用。
就這樣,浮橋很快搭好,韋孝寬率領軍隊迅速的過橋。
對手尉遲惇在干什么呢?
眼見北周大軍在渡河,自作聰明的尉遲惇想到兵法中“半渡而擊”的計策,下令十萬大軍往后撤退,騰出空間讓北周軍順利渡河,等到大軍度到一半再發(fā)動攻擊。
若是遇到另外一個大將,這個計策或許可用。但他面對的是讓梟雄高歡也徒呼奈何的韋孝寬。
韋孝寬洞察出敵人的意圖,親自帶隊突擊,在馬上大聲疾呼:“今日一戰(zhàn),有進無退?!笨粗装l(fā)蒼蒼的主帥都沖了,麾下大兵嗷嗷叫著沖向對岸。
監(jiān)軍高熲這時也充分發(fā)揮宣傳鼓動的作用,大聲喊道,“昔日項羽巨鹿一戰(zhàn)破釜沉舟,才滅亡強秦,我與諸君今日背水一戰(zhàn),否則死無葬身之地?!闭f完下令渡河后一把火把浮橋燒掉,北周將士一看已無退路,個個奮勇上前,大軍很快渡過了沁水。
北周軍的舉動大大出乎尉遲惇的意料,十萬大軍有序地撤退頓時被北周軍一沖,變成一面倒的潰逃。叛軍被殺俘虜無數,尉遲惇只余一騎逃回相州。
北周大象二年八月十七日,韋孝寬率大軍進逼鄴城,也就是尉遲迥的大本營,十三萬主力部隊駐扎在此。韋孝寬和高熲默默對視一眼,二人明白,勝敗就在此一戰(zhàn),勝,尉遲敗亡,敗,二人難逃其責,北周也會因此變天。
尉遲迥率十三萬大軍出城,年近七十的老將軍依然霸氣外露,手持馬槊,腰懸長刀,金甲金盔,胯下千里馬,身畔簇擁萬余身穿赭黃袍,頭戴綠巾的悍勇士兵——黃龍兵。
黃龍兵是尉遲迥從數十萬大軍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作為他的親軍,個個以一當十,英勇無比,跟隨尉遲迥南征北戰(zhàn)多年。
韋孝寬一看這架勢也是心里緊張起來,這一戰(zhàn)他也是沒有十足把握,畢竟對方也是百戰(zhàn)精兵和經驗豐富的老將。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兩支軍隊在戰(zhàn)鼓隆隆聲中,很快絞殺在一起,喊殺聲震天,霎時間鄴城城外塵煙滾滾,血肉橫飛,刀槍箭矢亂飛。
漸漸地,韋孝寬這一方露出了頹勢,尉遲迥的黃龍軍名不虛傳,戰(zhàn)斗力爆表,北周軍被打的節(jié)節(jié)敗退。
韋孝寬這下著急了,鄴城據守著十三萬大軍,自己尚且不敵,根據情報,青州五萬大軍正在支援的路上,一旦敵人援軍趕到,自己一方必將全軍覆沒。
《孫子兵法》道:“兵法,詭道也!”戰(zhàn)爭最終追求的是勝利,至于你用什么法子,只要有用,就是好計策。
就在北周一方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力時,韋孝寬一方發(fā)現鄴城城南山坡上一層一層圍著大群的平民,一層一層像城墻一樣圍在那觀戰(zhàn)。
鄴城是北齊舊都,居民多為齊人,對北周沒啥好印象,現在北周自己人打自己人,他們樂的圍觀看熱鬧。
鄴城
北周軍對他們也沒什么好感,再加上生死存亡之際,北周大將宇文忻下令弓弩手調轉目標,攻擊南坡上的平民。
箭矢雨點般射向南坡,大量的百姓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一窩蜂向城內逃竄。逃回城必然要從城門進入,可這個時候,尉遲迥大軍是背城而戰(zhàn),正好堵在城門前。混亂逃命的百姓可不管誰的軍隊,一股腦沖過去。逃命的百姓和鄴城守軍都慌了手腳,雙方混亂不堪,軍民攪和成一鍋亂粥,無懈可擊的戰(zhàn)陣霎時間被沖亂。
韋孝寬一看機會來了,立馬下令軍隊反擊,早就憋了一口氣的北周大軍一鼓作氣將叛軍打得落花流水。
尉遲迥率領殘軍退回鄴城負隅頑抗。老將軍手持弓,一支箭一支箭的往城下射,想要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前面說到收受賄賂的崔弘度,領軍登上城墻,摘下頭盔,對尉遲迥說道,“我是您的至親,但為了國家大義,我也只能不顧私情了。我前來勸您,就是不想讓手下士兵凌辱您,如今大勢已去,您該為自己打算一下?!?/p>
尉遲迥長嘆一聲,高聲怒罵楊堅,隨即拔劍自刎。
歷經六十八天的尉遲迥叛亂就此結束,攻下鄴城后,楊堅下令一把火燒毀鄴城,強遷居民到河南安陽,進一步的削弱北齊舊地舊勢力的力量,進一步鞏固了北周在齊地的統(tǒng)治。
八月二十七日,王誼率軍攻入鄖州司馬消難逃亡南陳;兩個月后,梁睿進逼成都,王謙被殺。
聲勢浩大的三總管之亂僅僅維持了四個半月就被撲滅。
三方叛亂被平定后,楊堅度過政治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危險的時刻,他的威望與日俱增,朝中群臣從一開始反對,逐漸接受楊堅輔政的局面。再加上李穆和關隴貴族一眾老臣的支持,楊堅走向改朝換代那一刻也已經不遠。
公元581年,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建立隋朝,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