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問題”,一向是網(wǎng)絡搜索的高頻詞。《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主張——我們要通過客觀的觀察(而非主觀的評判),感受對方的隱藏在表象背后的想法或需要,并以清晰的行動或語言提出請求,實現(xiàn)成功的溝通,進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釋放真我,走向情緒自由
在生命的旅程中,人們常常會感受到舊有模式束縛下的無奈和無力。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從他人或社會上習得一些實際上限制了生命的教導。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在貼標簽、做比較、要求和評判的語言環(huán)境中長大的,鮮少被鼓勵去覺察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這樣的教育,讓我們時常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心存疑慮,甚至早早學會了與真實的內(nèi)心隔絕。同時,疏離生命的語言也源于社會等級或霸權(quán)。人們越是被教育用道德評判來區(qū)分對錯、好壞,就越是習慣于向外部、向權(quán)威尋求判斷標準。于是,少數(shù)個體便利用這種習慣來控制社會上的大部分人,為自己牟利。
我們沒有學過和“需要”相關的知識,傳統(tǒng)文化也不鼓勵我們覺察自己的需要,而是把“需要”看作消極的、有害的。當人們表達自己的需要時,很容易被貼上“自私”“索取太多”的標簽。尤其是大多數(shù)女性,在社會文化的熏陶下,往往把照顧他人視為自己的最高職責,因而比男性更加無視自身的需要。實際上,女性如果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更有可能會得到積極的回應。
為了活出人生的真義,獲得更好的生命體驗,我們必須把對生命有害的習慣轉(zhuǎn)化為有益的認知和行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通常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才能逐步抵達“情緒自由之國”。
第一階段,是“情緒的奴隸”。在這個階段,我們認為自己要為他人的感受負責,而且必須不斷努力讓所有人都開心;如果別人不開心了,我們就會感到不安,認為自己有責任為此采取行動,讓別人開心起來。這種想法不利于親密關系的建立和維持,如果一個人長時間這樣想,很可能會成為“情緒的奴隸”,進而把身邊的人看作負擔?!扒榫w的奴隸”認為,親密關系的本質(zhì),是通過放棄自己的需要來滿足對方的需要;但如果對方?jīng)]有如等價交換一般也放棄其自身的需要,他們便會責怪對方破壞了關系。但是,在親密關系中,與其委曲求全,不如坦誠相待。我們可以同理對方,但根本用不著親身承擔對方的感受,或者為此負責,因為那本來就是該由對方自己來承擔和負責的。
第二階段,是“面目可憎”。在這個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為他人的感受負責,犧牲自己,成全對方,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想到自己在關系中壓抑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需要,極少按照內(nèi)心的呼喚來行事,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和不值。此時,我們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需要為他人的感受負責,卻還沒學會如何用一種不被情緒奴役的方式與他人互動。我們意識到自己心里有需要,卻仍對這種需要的存在心懷恐懼和羞愧。所以,在表達需要時,我們往往會使用一些聽上去硬邦邦的、不通人情的表達方式,結(jié)果招至誤解,導致溝通失敗。
第三階段,是“情緒的主人”。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再因恐懼、羞愧或內(nèi)疚的作祟而強迫自己回應他人的需要,而是出于發(fā)自內(nèi)心的慈悲和愛來與他人互動。我們不再為別人的感受承擔責任,而只為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為負責。我們終于明白,如果只是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需要,我們就永遠也無法真正滿足自己的內(nèi)心。
要實現(xiàn)生命的轉(zhuǎn)變,成就情緒自由的“真我”,我們需要投入巨大的努力和覺知,學會與自己的內(nèi)心聯(lián)結(jié)。同樣,我們也要學會與他人的內(nèi)心聯(lián)結(jié)。使用非暴力溝通,構(gòu)建健康的溝通方式,搭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梁,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從此變得不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