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嘉言類編(節(jié)選)
清 曾國藩
取 人
1.今日而言治術(shù),則莫若綜核名實(shí);今日而言學(xué)術(shù),而莫若取篤實(shí)踐履之士。物窮則變,救浮華者莫如質(zhì)。積玩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2.人材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guī),而日趨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
3.無兵不足深憂,無餉不足痛哭,獨(dú)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為浩嘆也。
4.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本以四者以衡人,思過半矣。
5.觀人之道,以樸實(shí)廉介為質(zhì)。有其質(zhì)而更博以他長,斯為可貴;無其質(zhì),則長處亦不足恃。
6.求才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如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余。
7.閱歷世變,但覺除得人以外,無一事可恃。
8.專從危難之際,默察樸拙之人,則幾矣。
9.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貴求人。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quán)術(shù)。
10.大抵任事之人,斷不能有譽(yù)而無毀,有恩而無怨。自修者,但求大閑不逾,不可因譏議而餒沉毅之氣。衡人者,但求一長可取,不可因微瑕而棄有用之材。茍于峣峣者過事苛責(zé),則庸庸者反得幸全。
11.習(xí)勞為辦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勞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12.不輕進(jìn)人,即異日不輕退人之本;不妄親人,即異日不妄疏人之本。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14.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jié)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5.用人極難,聽言亦殊不易,全賴見多識廣,熟思審處,方寸中有一定之權(quán)衡。
敬 事
16.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事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廣收、慎用、勤教、嚴(yán)繩。治事不外四端:曰經(jīng)分、綸合、詳思、約守。
17.集思廣益本非易事,要當(dāng)內(nèi)持定見而六轡在手,外廣延納而萬流赴壑,乃為盡善。
18.敬字惟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三語最為切當(dāng)。
19.軍中閱歷有年,益知天下事當(dāng)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陸氏但稱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輔以朱子銖積寸累工夫,則下梢全無把握。
20.大局日壞,吾輩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撐一日。
21.銳氣暗損,最為兵家所忌。用兵無他妙巧,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
22.大抵世之所以彌亂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讓,小人愈妄。
23.信只不說假話耳,然卻極難,吾輩當(dāng)從此一字下手。今日說定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24.愛民乃行軍第一義,須日日三令五申,視為性命根本之事,毋視為要結(jié)粉飾之文。
25.吾輩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當(dāng)奉方寸如嚴(yán)師,畏天理如刑罰,庶幾刻刻敬憚。
26.凡辦一事,必有許多艱難波折,吾輩總以誠心求之,虛心處之。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動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亮。
27.用兵之道,最忌勢窮力竭。力,則指將士之精力言之。勢,則指大計大局,及糧餉之接續(xù)、人才之可繼言之。
28.凡行兵須蓄不竭之氣,留有余之力。
29.君子有高世獨(dú)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于一發(fā)。
30.凡道理不可說得太高,太高則近于矯,近于偽。吾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謊二事,雖最淺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31.凡仁心之發(fā),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zhuǎn)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
32.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
33.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yuǎn)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4.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yīng)之理然也。
35.弟此時以營務(wù)為重,則不宜??磿?。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目不兩視而明”,莊子稱“用志不紛,乃凝神”,皆至言也。
36.總須腳踏實(shí)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37.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dāng),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息,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38.大凡辦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處,一處不通,則處處皆窒矣。
勤 勉
39.練勇之道,必須營官晝夜從事,乃可漸幾于熟,如雞伏卵,如爐煉丹,未宜須臾稍離。
40.敬字、恒字兩端,是徹始徹終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無成,深自悔憾。
41.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則不成令器。
42.驕、惰未有不敗者。勤字所以醫(yī)惰,慎字所以醫(yī)驕。此二字之先,須有一誠字,以立之本。
43.蒼蒼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輩竭力為之,成敗不復(fù)計耳。
44.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傲兀郁積之氣,足以肩任艱巨,然視事太易,亦是一弊。
45.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為主持者,約有二端:一曰以志帥氣,一曰以靜制動。人之疲憊不振,由于氣弱,而志之強(qiáng)者,氣亦為之稍變。如貪早睡,則強(qiáng)起以興之;無聊賴,則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帥氣之說也。久病虛怯,則時時有一畏死之見,憧擾于胸中,即魂夢亦不甚安恬。須將生前之名,身后之事與一切妄念鏟除凈盡,自然有一種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陽自生。此以靜制動之法也。
46.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當(dāng)自安于拙,而以勤補(bǔ)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
47.治軍以勤字為先,實(shí)閱歷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xí)勞,而臨敵忽能習(xí)勞者,未有平日不忍饑耐寒,而臨敵忽能忍饑耐寒者。吾輩當(dāng)共習(xí)勤勞,先之以愧厲,繼之以痛懲。
48.養(yǎng)身之道,以君逸臣勞為要。省思慮,除煩惱,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謂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動,臣勞之謂也。
49.以勤為本,以誠輔之。勤則雖柔必強(qiáng),雖愚必明。誠則金石可穿,鬼神可格。
50.堅(jiān)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51.養(yǎng)生與力學(xué),皆從“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為作圣之基。
52.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shù)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53.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幾,有志有恒,則諸弟勉之而已。
54.身體雖弱,卻不宜過于愛惜。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每日做事愈多,則夜間臨睡愈快活;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前將卻,奄奄無氣,決難成事。
55.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guān),便可少進(jìn)。再進(jìn)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jìn)之日。不特習(xí)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56.言物行恒,誠身之道也,萬化基于此矣。余病根在無恒,故家內(nèi)瑣事,今日立條例,明日仍散漫,下人無??梢?guī)可偱,將來蒞眾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
57.學(xué)貴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jìn)之心,末有賢貞永固之力。
58.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堅(jiān) 忍
59.古人辦事,掣肘之處,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惡其拂逆而必欲順從,設(shè)法以誅鋤異幾者,權(quán)奸之行徑也。聽其拂逆而動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無敵國外患而亡為慮者,圣賢之用心也。借人之拂逆,以磨礪我之德性,其庶幾乎!
60.賢達(dá)之起,其初類有非常之撼頓,顛蹶戰(zhàn)兢,僅而得全。疢疾生其德術(shù),荼蘗堅(jiān)其筋骨,是故安而思危,樂而不荒。
61.天可補(bǔ),??商睿仙娇梢?,日月既往不可復(fù)追。其過如駟,其去如矢,雖有大神勇莫可誰何。光陰之遷流如此,其可畏也,人固可自暇逸哉?
62.袁了凡所謂“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另起爐灶,重開世界。安知此兩番之大敗,非天之磨煉英雄,使弟大有長進(jìn)乎?諺云“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jìn),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wù)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餒也。
63.當(dāng)此百端拂逆之時,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64.小心安命,埋頭任事。
65.若遇棘手之際,請從耐煩二字痛下工夫。
66.困心橫慮,正是磨煉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qiáng),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余庚戍、辛亥間為京師權(quán)貴所唾罵,癸丑、甲寅為長沙所唾罵,乙卯、丙辰為江西所唾罵,以及岳州之?dāng)?、靖江之?dāng) ⒑谥當(dāng)?,蓋打脫牙之時多矣,無一次不和血吞之。弟來信每怪運(yùn)氣不好,便不似好漢聲口,惟有一字不說,咬定牙根,徐圖自強(qiáng)而已。
67.安樂之時,不復(fù)好聞危苦之言,人情大抵然歟!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艱苦之境,尤不能狃于所習(xí),自謂無虞。
修 身
68.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二句,所謂守約也。
69.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jìn)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將此心放得寬,養(yǎng)得靈,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nèi)傷。
70.凡事皆貴專。必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kuò)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
71.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必不能妥善。
72.吾因本性倔強(qiáng),漸行于愎,不知不覺做出許多不恕之事,說出許多不恕之話,至今愧恥無已。
73.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濟(jì),一懷焦憤之念,則恐無成。千萬忍耐,千萬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處朋友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74.兇德致敗,莫甚長傲。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則達(dá)到面貌。以門地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煉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篤敬,庶可以遮護(hù)舊失,整頓新氣;否則,人皆厭薄之矣。
75.每日臨睡之時,默數(shù)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則知宣勤國事之處無多,更宜竭誠以圖之。
76.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dāng)念下場時。富貴人家宜牢記此二語。
77.自古圣賢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達(dá)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輩既辦軍務(wù),系處功利場中,宜刻刻勤勞,如農(nóng)之力穡,如賈之趨利,如篙工之上灘,早作夜思,以求有濟(jì)。而治事之外,此中卻須有一段豁達(dá)沖融氣象。二者并進(jìn),則勤勞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78.吾輩所最宜畏懼敬慎者,第一則以方寸為嚴(yán)師,其次則左右近習(xí)之人,又其次乃畏清議。
79.擔(dān)當(dāng)大事,全在明、強(qiáng)二字?!吨杏埂穼W(xué)、問、思、辨、行五者,其要?dú)w于愚必明,柔必強(qiáng)。
80.無形之功不必騰諸口說,此是謙字之真工夫。所謂君子之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見也。
81.君子大過人處,只是虛心。
82.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處亂世尤以戒奢侈為要義。
83.儉以養(yǎng)廉,直而能忍。
84.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85.吾屢教家人崇儉習(xí)勞,蓋艱苦則筋骨漸強(qiáng),嬌養(yǎng)則精力愈弱也。
86.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兄昔年自負(fù)本領(lǐng)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無本領(lǐng),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dá)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fā)奮自強(qiáng)站得住也;達(dá)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87.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欲求變化之法,總須先立堅(jiān)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歲前最好吃煙,片刻不離,至道光壬定寅十一月廿一日立志戒煙,至今不再吃。四十六歲以前作事無恒,近五年深以為戒,現(xiàn)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見無事不可變也。古稱金丹換骨,余謂立志即丹也。
88.不為圣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89.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貳者,多猜疑也,不忠誠也,無恒心也。
90.《易》曰:“勞謙君子有終。吉?!眲谥t二字,受用無窮。勞所以戒惰也,謙所有戒傲也。有此二字,何惡不去,何善不臻?
91.天下凡物倍加磨冶,皆能變換本質(zhì),別生精彩,況人之于學(xué)乎!
92.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
93.凡物之驟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覽而易盡者,其中無有也。
94.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德不茍成,業(yè)不茍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后進(jìn),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圣人之徒也。
95.凡菜茹手植而手?jǐn)X者,其味彌甘。凡物親歷艱苦而得者,食之彌安也。
待 人
96.與人為善、取人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無論為上為下,為師為弟,為長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則日見其益而不自知矣。
97.接人總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懷智術(shù)以相迎距。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久之則偽者亦共趨于誠矣。
98.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xì),皆不敢忽。恕則常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dú)居,過不推諉。
99.前曾語閣下以“取人為善”、“與人為善”。大抵取諸人者,當(dāng)在小處、實(shí)處;與人者,當(dāng)在大處、空處。
100.胸多仰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養(yǎng)德;不特?zé)o以養(yǎng)德,亦非所以保身。
101.凡說話不中事理、不擔(dān)斤兩者,其下必不服。
102.凡事后而悔己之隙,與事后而議人之隙,皆閱歷淺耳。
103.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見。
104.吾輩在自修處求強(qiáng)則可,在勝人處求強(qiáng)則不可以。若專在勝人處求強(qiáng),其能強(qiáng)到底與否,尚未可知,即使終身強(qiáng)橫安穩(wěn),亦君子所不屑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