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府君碑》豐富的筆法,完全與褚遂良圣教序一致。
褚氏一人的變法,其實真正是古法,是正法。
一般講書法知識的書上,都說起筆要藏鋒,要逆入,如寫一橫畫,起筆先向左,才開始右行,行筆必須筆毛平鋪紙上,收筆回向左收。
否則,點畫便不能飽滿有力。應該承認這是古法、正法,但不是唯一的法,而且也保證不了飽滿有力。
反復看《雁塔》《樊府君碑》,也確有明顯的側鋒,并且很多的筆畫都不是挽圓圈的起筆收筆。
因此,可阻確認側鋒和不挽圓圈的筆法,同樣是真正的古法、正法。
打破一般的藏鋒中鋒正宗論,認真研究和學習古代書法名作中豐富多樣的筆法,是發(fā)展當代書法中的重要課題。
此碑雖沒有著錄誰是書寫者
從書風來看,深得褚遂良精髓
唐《樊興碑》 全稱《大唐故左監(jiān)門大將軍襄城郡開國公樊府君碑銘并存》
撰文及書者姓名不詳,唐永徽元年(650)七月立。
額篆陽刻“唐故大樊將軍之碑”九字。
碑原在陜西三原縣獻陵,清道光八年(1828)周貞木訪得移置學署,現(xiàn)存三原縣城土產(chǎn)公司門市部。
樊興,字積慶,安陸人,為唐開國功臣,官至左監(jiān)門大將軍。
永徽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卒后,陪葬獻陵。
碑文楷書,如同新刻, 書法甚似褚遂良,為唐初佳刻。
他的橫畫、直畫、點、鉤、撇、撩,不同的形態(tài),比歐、虞、顏、柳諸家都多;各種點畫的輕重、長短、粗細、正斜、曲直、方圓,都隨手取勢配合,沒有固定的程式,這是后人最難學到家的所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