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初冬的江南,小雪乍晴。王羲之思念友人,提筆寫了一封短信。信的內(nèi)容是:
羲之頓首??煅r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jié),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這封信只有二十八字,來龍去脈也不甚清晰,收信人“山陰張侯”,具體是誰也眾說紛紜,但這封信被后人稱作《快雪時晴帖》,美贊其為“二十八驪珠”“天下法書第一”,奉為最經(jīng)典的書法作品之一,流傳至今。
其實,古代的經(jīng)典書法作品,凡是“帖”一路的,有一半是書信手札一類。王羲之《十七帖》自不必說,每一個都是書信;陸機《平復(fù)帖》、王獻之《中秋帖》,顏真卿《祭侄文稿》、《爭座位帖》,宋人的《土母帖》《歸安丘原帖》《承惠帖》《值雨帖》……再至元明清諸家,或閑語、詩稿,或便簽、藥方,無不跳躍錯落、蘊藉風(fēng)流。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二
手札,就是古人的書信,也叫尺牘、翰札、信札等,由于書寫者多是文人士大夫,所以也被泛稱為文人手札、文人尺牘。其實,名稱略異、實無不同。 歐陽詢說自己學(xué)習(xí)的經(jīng)歷是:“詢初效王羲之書,后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法?!保ā稓W陽詢傳》)這里,尺牘就是王羲之的信札,并信札上的書法。 既然是書信,內(nèi)容自然也可以豐富多彩。私人閑話、家長里短、問候致意、學(xué)術(shù)探討,都無不可。所以,《奉橘帖》是王羲之給朋友三百枚橘子的留言,《韭花帖》是楊凝式對美味韭花的愜意表達;《兒子貼》是富弼給兒子走后門的求職信,《離都帖》卻充滿了蔡襄喪子之痛的悲情。 文人手札,是最能體現(xiàn)東方審美的藝術(shù)品。讀懂手札,也就讀懂了書法。
楊凝式《韭花帖》
自漢代楊雄提到“書為心畫”開始,書法就成為表達心跡的外在顯現(xiàn)。于是,傳統(tǒng)認為,書法說到底,是“人心”的流露,那么,書法格調(diào)的高低、自然也就和人的心境高低,對等起來。 同時,人們意識到,如果不經(jīng)過大量的學(xué)習(xí)和技術(shù)訓(xùn)練,書寫者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心境、心跡。 所以,這兩點歷來相輔相成。一方面,文人需要下功夫臨摹和訓(xùn)練,以求掌握書法技法,甚至蘊化為肌肉記憶,達到可以自由表達心境的水平;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和修養(yǎng)。當(dāng)雙方都達到很高境界的時候,就是孫過庭《書譜》中所說的“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section> 禪宗僧人加入審美大軍之后,他們的理論和觀念,必然也深深影響著中國文人。孫過庭的“心手雙暢”,強調(diào)的是心境和手頭功夫的互相配合,而貫休和尚則更進一步,明確說出書法的目的就是要一展胸中之意。 貫休和尚是五代高僧,詩書畫三絕,尤其精擅畫羅漢。他特別推崇懷素的狂草,還有一首《觀懷素草書歌》,用絕世高蹈的筆調(diào)寫道: “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只有懷素這樣高超的筆墨技巧,才能一展禪者心中那狂放不羈的灑脫。
蔡襄《離都帖》
既然書法是為心跡服務(wù),要“略展其意”,那么,書家在最后階段比拼的,自然就是心境修養(yǎng)之類的東西。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這個“意”就是心境,而“尚意”的觀念,就讓書法真正成為心跡的表征,成為可以表達情感的藝術(shù)。 于是,蘇東坡說出了那句振聾發(fā)聵的句子——“書初無意于佳乃佳耳”! 無意,就是不刻意、不做作。但凡刻意安排,必然干擾心境、也不能完整表露心跡,這樣,書法就已經(jīng)落入下乘,變?yōu)楣首髯藨B(tài)的字兒,亦步亦趨、機械的表達和模仿,只能是書寫匠人,而與藝術(shù)無關(guān)。 蘇軾不是不關(guān)注技法,他的技法毋庸置疑。他這句話所強調(diào)的,是書寫的心態(tài),是書寫和心境的契合程度。蘇軾《北游帖》
由于手札都是寫給親朋好友,甚至只是隨筆的記錄,那么書寫者的機巧、刻意安排,就最大程度被弱化。涂抹圈改,自是常態(tài),只要自己能辨認清楚就行。如此放松的心態(tài)下,書寫者高超的技巧,才會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筆下的濃淡干枯,則隨書寫內(nèi)容、心情的起伏變化而變化。心境、手筆,渾然一體。 《王鐸詩稿》,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圈圈改改、涂涂抹抹,掩不住王鐸高超的書法技巧,標(biāo)點符號和墨圈的隨時出現(xiàn),打破了既有平穩(wěn)的節(jié)奏。而整幅詩稿,都呈現(xiàn)出一種時而跳躍、時而優(yōu)雅的律動。 由于手札的閱讀對象是熟悉的親友,也都是文人,所以書寫者的天性得以流露。所以不同結(jié)字、不同字體、不同筆法,都可以毫無顧忌的融合在一張紙上。忽真忽草、間雜篆隸,哪里又有什么“破體”不“破體”的規(guī)矩可言呢?一時之間,異彩紛呈、蔚為大觀。
王鐸詩稿
只是,書法畢竟是書“法”,還有其通約性。如果個性流露過頭,破壞書寫本身的法度,或者滿紙糊涂亂抹,則又墮入粗野狂疏的窠臼之中。 首先,信札有傳遞信息的作用,文字需要有一定的辨識度,那么文字就不會過于潦草;其次,書信尺幅不大,古代稱之為“尺牘”,就是一尺來長,形式?jīng)Q定了不可能粗野到?jīng)]有邊際;最后,古人寫信有一定的格式,比如起首、收尾,尊稱時空一格或另起一行……等等,這些要求使得信札的章法別具一格。章法隨內(nèi)行文而高低起伏錯落,疏密對比,不假安排、全然天成。 規(guī)矩中自然錯落,變化里暗循法度,恰恰造成了一種“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優(yōu)美章法出來。
黃庭堅《糟姜帖》
有時候,還能通過信札,看到時代的特征和文人的趣味來。比如故意出個“難題”給對方開個玩笑。尤其晚清民國,文人數(shù)量驟升,大家以示個性、與俗眾不同,加之出土材料的增多,所以這一時期的信札,有大量的異體字和俗體字,還有將草書楷化、隸書草化等各種寫法。于百年后的我們而言,也最難辨認。 《書譜》說:“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翰札的要求,就是真草并用,于其中變化多端,呈現(xiàn)作者的文采風(fēng)流。同時帶來的問題是,草書的介入,會增加辨識難度。 不過,難于辨認又有何妨?這些不易辨認的字,不正是其心境的體現(xiàn)嗎?個人的性情、文人暗里彰顯個性的小心思,全都流露在一紙信箋之中。 不但字跡,文人手札的文辭內(nèi)容,也非常優(yōu)雅,不習(xí)慣古文,閱讀也有一定困難。筆跡和文章“難以辨認”,也自然設(shè)置了欣賞門檻——那些只懂得欣賞“田楷”之好、動輒喝斥豐富變化的書體為“丑書”者,是欣賞不來信札的。
孫過庭《書譜》
信札的文獻價值,自不必多說。文獻學(xué)中一般把手札歸為稿本、作為第一手材料來研究,可正野史之訛,可補正史之闕,特別可資寫作“交游考”一類的文章。 不過,作為書法欣賞角度而言,這些手稿文獻又有另一種價值。 傳統(tǒng)觀念認為,書寫者和書法作品,密不可分。我們在欣賞作品的時候,必然會把書寫者的經(jīng)歷、思想、性格帶入其中——這樣也確實能讓讀者,對作品有更多感受。 仔細去品味一通手札,只言片語、長短幾句,無數(shù)舊事逸聞,便被勾引出來,書寫者的形象躍然紙上,再配合著欣賞書法字體,豈不是更能有代入感么? 比如讀潘遵祁的信札,其中說自己近得兩句詩:“世事關(guān)心慚閱歷,科名到手覺尋?!?,未見著錄。雖為老生常談之慨,卻也看得出其中的自詡,別人一生為功名奔波,而他卻“科名到手覺尋?!?,有此經(jīng)歷,也難怪會把字寫得滿紙雋秀、雍容閑雅。
潘遵祁信札
在梁穎先生《說箋》一書中,我特別感興趣錢棨、阮元寫給法式善的兩通信札。 法式善是乾嘉時期文壇宗主,在家中設(shè)龕,以供奉李白杜甫陶淵明等,時稱“詩龕”,一時賢達,皆聚于此雅集酬唱。法式善編詩集、著《梧門詩話》,天下文士,紛紛投贈自己詩作,以期入眼。這兩通信札,也都是寄給法式善詩稿后的隨附信箋。 錢棨號稱“六元狀元”,自視甚高,他把自己座師翁方綱的詩稿寄給法式善后,隨文附信。行文干脆利落、下筆穩(wěn)健,俊雅中不失豪邁,客套話也是有禮有節(jié)、不卑不亢,一如他的性格做派。 而另一封阮元的信就有趣了。這封信寫的比較長,書法瀟灑中不失規(guī)矩、含蓄平和,行文用語言辭甚恭,談及自己詩文,多有謙卑之態(tài)。最為有趣的,是他在信末交代,讓家仆呈上十兩銀子,請法式善“老前輩轉(zhuǎn)發(fā)刻字人”。 兩相比較,阮元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就出來了。想來日后阮元輝映廟閣,成三朝元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且能自己捐銀刊刻書籍、辦學(xué)興教,于此便可以見一斑了。
錢棨寫給法式善的信札
阮元寫給法式善的信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