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特別是貧窮落后的古代,生活的艱辛造就了中華民族勤勞樸實,寬厚仁義的品質(zhì),也同時養(yǎng)成了人們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精神,祖祖輩輩為了生計不怕苦累,為了生活起早摸黑。那么,農(nóng)村俗語“無利不起早,有事不求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到底又應(yīng)該如何理解呢?
“無利不起早”一直被大家誤認(rèn)為只是個貶義詞,意思是說那些為了某些私人利益,或者謀取某種不義之財,而故意起早的人,其目的是為了避人耳目,從而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比如不法商販的不法行為等。而實際上,這句話還有另一層含義,是屬于中性詞范疇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什么利益可圖,沒有什么好處可得,任何人都不愿意起早的。尤其是在寒冷冬天,從暖和和的被窩里起來,再走到室外冰冷冷的世界里,如果沒有一種讓人有動力的利益驅(qū)使,誰也不會去干這種傻事的。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有事不求人”說的是為人處事要有原則,如果沒有什么特別重大的事情,千萬不要去隨便求人。因為求人是要丟臉面的,甚至還會失去尊嚴(yán)的。而做人一定要有人格尊嚴(yán),要有骨氣,即使是極其平凡普通的人,也要活得有道德底線,萬不可卑躬屈膝,更不能屈服低頭。自己的路,自己走好,在哪跌倒了,就在哪兒爬起來,求人不如求自己,別人也許能幫你一時,但絕對幫不了你一世,最終解決問題拯救失敗的,還應(yīng)該是自己。
由此可見,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美好,就必須積極努力的創(chuàng)造條件,所以,該起早的時候,還是要堅持起早,哪怕是寒冷冬天的清早,比如為了工作掙錢養(yǎng)家,早起上班不能遲到、為了生意多賺錢,早起準(zhǔn)備不能睡懶覺、為了身體健康,早起鍛練身體好等等。生活總不會一帆風(fēng)順,萬一遇上了什么難事了,盡量自己擔(dān)當(dāng)起來,相信“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與其低三下四地求人不一定成,還不如自己想辦法扛過去。大家以為如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