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4 09:15:47| 分類: 傳奇與故事 閱讀439 評論9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文化大觀園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古詩云:“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fēng)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成語“高山流水”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出處:“高山流水”這則成語典源于《列子·湯問》、《說苑·尊賢》和《呂氏春秋·本味》等典籍?!冬F(xiàn)代漢語成語辭典》、《漢語成語大辭典》等工具書收錄的這則成語就包含了這一流傳千古的故事。
一、“高山流水”的典故
1、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列子·湯問》翻譯:
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音。伯牙彈琴時,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高大莊嚴地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浩浩蕩蕩地像江河!”伯牙想到什么,鐘子期一定能領(lǐng)會到。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巖石下,心中悲哀,于是拿起琴彈了起來。先彈《霖雨之操》,又彈《崩山之音》,每彈一曲,鐘子期都能領(lǐng)會它的旨趣。于是伯牙放下琴嘆道:“你聽琴的本領(lǐng)真是太高了,太高了!你心中想的簡直和我想的一樣,我哪里逃得掉你對聲音的識別能力呢?”
2、《呂氏春秋·本味篇》原文: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本味篇》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終身不再彈。
高山流水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于聽琴,伯牙琴曲、意之所到,子期聽音便能心之所會,高山或者流水,無不極盡知悉。后世遂用“伯牙琴、伯牙弦、伯牙曲、流水琴、高山流水、流水高山、知音”等寫琴或琴曲的高妙,用這則成語來比喻知己或知音。
3、《列子》與《呂氏春秋》中的“高山流水”典故分析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鄭國人列御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xiàn)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lǐng)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鐘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巖下。伯牙心情郁悶,于是彈奏了一會琴。琴曲起初表現(xiàn)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于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于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nèi)容。
大約成書于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dāng),但交代了結(jié)局:鐘子期死后,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nèi)容也并非毫無根據(jù)。于是伯牙不復(fù)鼓琴一說被當(dāng)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dāng)時應(yīng)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xué)》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夸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后,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fēng)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里,有關(guān)伯牙的描述,在內(nèi)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xué)習(xí)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jié)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鐘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里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明代朱權(quán)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dāng)?shù)脑忈專?#8220;《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xiàn)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沒有流傳于世,后人無從領(lǐng)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后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對音樂并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鐘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dāng)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dāng)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志,一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xué)在當(dāng)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lǐng)會而表現(xiàn)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lǐng)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fā)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zhàn)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zhuǎn)載,是與當(dāng)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xué)。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shù)人的共鳴當(dāng)在情理之中了。
這么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zé)o限夸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向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并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jīng)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xiàn)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dāng)時著名的琴師。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xué)會了。”
據(jù)《琴操》、《樂府解題》記載: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xué)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某天,成連對伯牙說:“我能教你彈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萬子春老師,住在東海的蓬萊山上,他善于彈琴也善于移情,我們一起去拜訪他。”伯牙當(dāng)然樂意,于是他們就一起去東海??刹赖搅藮|海,并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創(chuàng)作了《水仙操》。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lǐng)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yōu)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在一次回鄉(xiāng)途經(jīng)漢水,鼓琴時遇到鐘子期,結(jié)為兄弟,并約定來年中秋再見,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約時,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墳前祭拜后,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fēng)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dāng)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dāng)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里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鐘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jīng)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dān)心伯牙會這在里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后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并且發(fā)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后有稱頌其事,在此筑館紀念,稱為琴臺,現(xiàn)琴臺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跡勝地。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后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fēng)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鐘子期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漢陽知縣華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fù)。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環(huán)以石垣。碑高1.5米,寬0.7米,上刻“楚隱賢鐘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桿。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三、“高山流水”為琴曲
“高山流水”曲出自于這個典故,伯牙可以稱作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古琴家,而鐘子期則可被稱作最早的音樂鑒賞家。現(xiàn)在我們聽到的琴曲《高山流水》是清末的版本,它是后人根據(jù)鐘子期與伯牙的故事寫的,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fēng)格完全不同。戰(zhàn)國時已有關(guān)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于明代《神奇秘譜(朱權(quán)成書于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shù)。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