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鎮(zhèn)江肴肉、南京鹽水鴨、白斬雞、蘇州醬汁肉、北京醬豬肉、北京月盛齋醬牛肉、道口燒雞、德州扒雞、廣州鹵豬肉、鹵豬雜、糟鵝、軟包裝五香豬蹄、廣式扣肉、低溫醬鹵牛肉、軟包裝糟鹵牛肉等
醬鹵肉類是在水中加入食鹽或醬油等調(diào)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制品,是醬鹵制品中品種最多的一類制品,其特點是色澤鮮艷,風味各異,主要制作工藝大同小異,只是在具體操作方法和配料的量上有所不同。根據(jù)這些特點,醬鹵肉類可劃分為以下五種:
1.醬制品
醬制品亦稱紅燒或五香制品,是醬鹵肉類中的主要制品,也是醬鹵肉類的典型產(chǎn)品。這類制品在制作中因使用了較多的醬油,以致制品色深、味濃,故稱醬制。又因煮汁的顏色和經(jīng)過燒煮后制品的顏色都呈深紅色,所以又稱紅燒制品。另外,由于醬制品在制作時使用了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五種香料,故有些地區(qū)也稱這類制品為五香制品。
2.醬汁制品
醬汁制品以醬制為基礎(chǔ),加入紅曲米使制品具有鮮艷的櫻桃紅色。醬汁制品使用的糖量較醬制品多,當鍋內(nèi)湯汁將干、肉開始酥爛準備出鍋時,將糖熬成汁直接刷在肉上,或?qū)⑻侨鲈谌馍?。醬汁制品色澤鮮艷喜人,口味咸中有甜。
3.蜜汁制品
蜜汁制品的燒煮時間短,往往需油炸,其特點是塊小,以帶骨制品為多。蜜汁制品的制作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待鍋內(nèi)的肉塊基本煮爛,湯汁煮至發(fā)稠,再將白糖和紅曲米水加入鍋內(nèi)。待糖和紅曲米水熬至起泡發(fā)稠,與肉塊混勻,起鍋即成。第二種是先將白糖與紅曲米水熬成濃汁,澆在經(jīng)過油炸的制品上即成(油炸制品多帶骨,如大排、小排、肋排等)。蜜汁制品表面發(fā)亮,多為紅色或紅褐色,制品鮮香可口,蜜汁甜蜜濃稠。
醬鹵制品中,醬與鹵兩種制品特點有所差異,兩者所用原料及原料處理的過程相同,但在煮制方法和調(diào)味材料上有所不同,所以產(chǎn)品特點、色澤、味道也有所不同。在煮制方法上,鹵制品通常是各種輔料煮成清湯后將肉塊下鍋以旺火煮制;醬制品則將肉和各輔料一起下鍋,大火燒開,文火收湯,最終使湯形成濃汁。在調(diào)料使用上,鹵制品主要使用鹽水,所用香辛料和調(diào)味料數(shù)量不多,故產(chǎn)品色澤較淡,突出原料原有的色、香、味;而醬制品所用香辛料和調(diào)味料數(shù)量較多,故醬香味濃。
二、醬鹵制品加工工藝
原料選擇與整形→腌制→漂洗→煮制→壓蹄→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與整形 選用經(jīng)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豬的前后蹄髈為原料(以前蹄髈為最好),逐只用刀剖(不能偏),除去肩胛骨、大小腿骨(后蹄要抽去蹄筋),去爪,刮凈殘毛,洗滌干凈,皮面朝下放在案板上。
(2)腌制 用鐵釬在每只蹄髈的瘦肉上戳若干小孔,用少許鹽均勻揉擦表皮,務(wù)求每處都要擦到。層層疊放在缸中,皮面朝下,將30g硝酸鈉溶解于5kg水中制成硝水溶液,在蹄髈疊放時灑在每層肉面上,同時每層也要均勻撒上食鹽。夏天每只蹄髈用鹽125g,腌制6~8h;冬天用鹽95g,腌7~10d;春秋季用鹽110g,腌3~4d。腌制要求是深層肌肉色澤變紅為止。
(3)漂洗 腌好出缸后,在15~20℃的清潔冷水中浸泡2~3h,以除去澀味,然后取出刮去皮上污物,用清水漂洗干凈。
(4)煮制 取清水50kg,鹽7kg及明礬粉30~40g,加熱煮沸,撇去表層浮沫,使之澄清。將上述澄清液放入鍋中,將豬蹄髈皮朝上逐層相疊放入鍋中,最上層皮朝下,加入蔥段、姜片、花椒、八角等香料袋,再加入紹酒和白糖,用竹箅蓋好,使蹄髈全部浸沒于湯中。用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保持微開約1.5h,再將蹄髈上下翻換,再煮3h時至九成爛出鍋,撈出香料袋,湯留用。
(5)壓蹄 取長、寬均為40cm,邊高4.3cm的平盆50個,每盆平放豬蹄髈2只,皮朝下,每5個盆疊壓在一起,上面再蓋一只空盆,20min后上下倒換一次,如此3次以后,即被壓平。然后將盆取下放平,使其冷卻。把各盆內(nèi)的油鹵倒入鍋中,旺火將湯鹵燒開,撇去浮油,放入明礬15g,清水2.5kg,再燒開并撇去浮油,將湯鹵舀入蹄盆,淹滿肉面,放在陰涼處冷卻凝凍(天熱時可等涼透后放入冰箱凝凍)成半透明的淡琥珀狀,即成水晶肴蹄。煮沸的鹵汁即為老鹵,可供下次繼續(xù)使用。
4.注意事項
(1)腌制時,若溫度過高或肉質(zhì)本身不新鮮等原因,容易使鹵水變質(zhì)(鹵水表面形成一層泡沫,或容器中心有小氣泡上升),致使肉質(zhì)變劣。特別是重復(fù)使用的陳鹵水,因其有大量血水存在,比新鹵容易變質(zhì),因此需要重新熬制鹵汁方能使用。
(2)腌制時嚴格控制硝水的使用量,腌制結(jié)束時,肉中心層應(yīng)已全部發(fā)紅。
(3)煮制時要用竹箅蓋好,使蹄髈全部浸沒于湯中。
(1)原料鴨選擇 選用當年成長的、活重1.5~2.0kg、較肥者為宜,若偏瘦可進行短期催肥。
(2)宰殺開剖 制作鹽水鴨,宰殺要求比較特殊,宰前斷食18h,采用口腔內(nèi)放血刺殺,放凈血(6~8min),趁鴨體溫還沒有散失時,用熱水(61~63℃)浸燙(45s左右)煺毛。切去翅膀的第二關(guān)節(jié)和腳爪,右翅下開膛(用刀先開一小口,再向上劃至翅根中部,向下劃至腰窩,呈一月牙形刀口,長6~8cm,刀口與鴨體平行),取出內(nèi)臟、食管、氣管。在鴨的下顎正中處用刀尖刺一小口,以便晾掛。若是雄鴨,則用手指在肛門處擠出生殖器并割去。
(3)水浸 將除去內(nèi)臟的鴨坯,用清水洗凈體腔內(nèi)的淤血和殘物。然后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約2h,中途至少換水一次(氣溫高時需加冰塊),拔出血水,使肌肉潔白。取出掛在晾架上瀝干水分。
(4)腌制 先干腌,后濕腌。
①干腌。先將食鹽炒熱,放入八角、花椒、香葉、五香粉等香辛料同炒,炒出香味后離火稍微冷卻。用炒熱的鹽在鴨體內(nèi)外進行搓擦,每只鴨炒鹽用量約占光鴨重量的1/16。搓擦方法:將炒過待用的鹽的3/4放入翅下的刀口內(nèi),然后把鴨放在案板上,將鹽布滿體腔并前后翻、揉搓;其余1/4均勻抹擦在鴨體表面,特別注意大腿根部、頸部、口腔內(nèi)也要抹擦鹽,鹽擦好后,放入腌制缸內(nèi)干腌2~3h。干腌后的鴨子鴨體中有血水滲出,此時提起鴨子,用手指插入鴨子的肛門,使血鹵水排出。
②濕腌。又稱復(fù)鹵,復(fù)鹵的鹽鹵有新鹵和老鹵之分。新鹵是用浸泡鴨體的血水加清水和鹽配制而成。每100kg水加食鹽25~30kg,蔥75g,生姜50g,大茴香15g,入鍋煮沸后,冷卻至室溫即成新鹵。100kg鹽鹵可每次復(fù)鹵約35只鴨,每復(fù)鹵一次要補加適量食鹽,使鹽濃度始終保持飽和狀態(tài)。新鹵使用過程中經(jīng)煮沸2~3次即為老鹵,老鹵愈老愈好。復(fù)鹵時,用手將鴨右腋下切口撐開,使鹵液灌滿體腔,然后抓住雙腿提起,頭向下尾向上,使鹵液灌入食管通道。再次把鴨浸入鹵液中并使鹵液灌滿體腔。最后,用竹箅子壓住鴨體,使鴨體浸沒在液面以下,不得浮出水面。復(fù)鹵2~4h即可出缸掛起。
(5)沖燙 用開水沖燙腌后的鴨坯,使皮膚收縮,肌肉豐滿。
(6)烘烤 將沖燙后的鴨坯掛在烘房內(nèi)(溫度40~50℃,通風)的架子上,烘20~30min。
(7)煮制 先在清水鍋中放入生姜、蔥、大茴香等煮開。將一根6~8cm兩頭通的竹管或蘆葦管插入鴨的肛門,在鴨體腔內(nèi)放少許生姜片、蔥及大茴香。提住左腿,將鴨頭朝下,放入沸水中,當熱水從右翅下開口處灌滿體腔時,提起鴨左腿,倒出體腔內(nèi)湯水;再放入鍋中,當熱水灌滿體腔時,再次提鴨倒湯。然后在鍋中加入占總水量1/6的冷水,使鴨體內(nèi)外的水溫達到一致,蓋鍋用大火煮至鍋邊出現(xiàn)連珠小泡,水溫約90℃時,加入曲酒,再次提鴨倒湯,再補加入少量冷水,燜15~20min,改用大火煮至鍋邊出現(xiàn)連珠小泡時?;?。?;馉F煮10~15min,出鍋冷卻即為成品。
4.注意事項
(1)宰殺要注意以切斷三管(食管、氣管、血管)為度,刀口過深容易掉頭和出次品。
(2)燙毛時溫度過高,制成的成品皮色不好,易出次品;水溫過低,腳爪不能蛻皮,大毛不易拔除,且皮易撕破。此外,浸燙時間過長,則毛孔收縮,尸體發(fā)硬,煺毛困難。
(3)開刀口時注意一定要圍繞核桃肉與鴨體平行,防止刀口偏大。因為鴨子食道偏右,為了便于拉出食道,刀口在右翅下。
(4)鹽鹵用5~6次必須煮沸一次,撇除浮沫、雜物等,同時加鹽或水調(diào)整濃度,加入香辛料。
(5)烘坯時注意烘爐內(nèi)要通風,溫度也不宜高,否則將影響鹽水鴨品質(zhì)。
(6)在煮制過程中,火候的控制對鹽水鴨的鮮嫩口味可以說相當重要,這是制作鹽水鴨好壞的關(guān)鍵,水溫始終維持在85℃左右,否則水開會導(dǎo)致肉中脂肪熔化,肉質(zhì)變老,失去鮮嫩特色。
(1)原料選擇 選用良種母雞或公雞閹割后經(jīng)育肥的健康雞,體重以1.3~2.5kg為宜。
(2)宰殺、整形 采用切斷三管放凈血,用65℃熱水燙毛,拔去大小羽毛,洗凈全身。在腹部距肛門2cm處,剖開一個5~6cm長的橫切口,取出全部內(nèi)臟,用水沖洗干凈體腔內(nèi)的淤血和殘物,把雞的兩腳爪交叉插入腹腔內(nèi),兩翅撬起彎曲在背上,雞頭向后搭在背上。
(3)煮制 將清水煮至60℃,放入整好形的雞體(水需淹沒雞體),煮沸后,改用微火煮7~12min。煮制時翻動雞體數(shù)次,將腹內(nèi)積水倒出,以防不熟。把雞撈出后浸入冷開水中冷卻幾分鐘,使雞皮驟然收縮,皮脆肉嫩,最后在雞皮上涂抹少量香油即為成品。
食用時,將輔料混合配成佐料,蘸著吃。
(1)原料整理 選用毛稀、皮薄、肉質(zhì)鮮嫩的太湖豬的肋條肉為原料。將帶皮的整塊肋條肉用刮刀把毛、污、雜質(zhì)刮凈,割去奶脯,斬下大排骨的脊背。斬時刀不能直接斬到膘上,斬至留有3cm厚度的瘦肉時,就劈出脊骨,形成帶有大排骨的整塊方肋條。然后開條(俗稱抽條子),條子寬度4cm,長度不限。條子開好后斬成4cm見方的塊,盡可能做到五花肉每千克20塊,排骨部分每千克14塊左右。斬好塊后,將五花肉、排骨肉分別存放。
(2)煮制 根據(jù)原料的規(guī)格,分批下鍋在沸水中白煮。五花肉燒10min左右,排骨肉燒約15min。撈起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去掉油沫污物等。將鍋內(nèi)白湯撇去浮油,全部舀出。然后在鍋內(nèi)放拆骨的豬頭肉6塊(豬臉4塊、下巴肉2塊,主要起襯墊作用,防止原料貼鍋焦煳),放入包好的香料紗布袋。在豬頭肉上面先放五花肉,后放排骨肉。如有排骨碎肉可裝入小竹籃中,置于鍋中間。最后倒入適量白煮肉湯,用大火煮制1h左右。
(3)醬制 當鍋內(nèi)白湯沸騰時加入紅曲米、紹酒和糖(用糖量為總糖量的4/5),再改用中火燜煮1h左右至肉色為深櫻桃紅色、湯將干、肉已酥爛時即可出鍋。出鍋時需用尖筷逐塊取出,放在盤中逐行排列,不能疊放。香料、桂皮、八角茴香可重復(fù)使用,桂皮用到折斷后橫切面發(fā)黑時為止,八角茴香用到角脫落時為止。
(4)制鹵 醬汁肉的質(zhì)量關(guān)鍵在于制鹵,食用時要在肉上潑鹵汁。好鹵汁既能使肉色鮮艷,又能使味具有以甜味為主、甜中帶咸的特點。質(zhì)量好的鹵汁應(yīng)黏稠、細膩、流汁而不帶顆粒。
鹵汁的制法是將余下的1/5白糖加入成品出鍋后的湯鍋中,用小火熬煎,并用鏟刀不斷地在鍋內(nèi)翻動,以防止發(fā)焦產(chǎn)生鍋巴。待鍋內(nèi)湯汁逐步形成糨糊狀時即成鹵汁,舀出盛放在缽或小缸等容器中,以便于出售或食用時澆在醬汁肉上。出售時應(yīng)在醬肉上澆上鹵汁。如果天涼,鹵汁凍結(jié)時,須加熱融化后再用。
(2)配料選擇
①配方??筛鶕?jù)具體情況適當加一點香葉、砂仁、豆蔻、丁香等。然后將各種香辛料、調(diào)味料放入寬松的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不宜裝得太滿,以免香料遇水脹破紗布袋,影響醬汁質(zhì)量。大蔥和鮮姜另裝一個袋子,因這種料一般為一次性使用。白礬適量(一兩小塊搗碎),以備清湯用。
②糖色的加工過程。用一小口鐵鍋,置火上加熱。放入少許油,使其在鐵鍋內(nèi)分布均勻。再加入白糖,用鐵勺不斷翻炒,將糖炒化,炒至泛大泡后,又漸漸變成小泡。此時,糖和油逐漸分離,糖汁開始變色,由白變黃,由黃變褐,待糖色變成淺黑色的時候,馬上加入適量的熱水熬制一下,即為“糖色”。糖色的口感應(yīng)是苦中略帶一點甜,不可甜中帶一點苦。
(3)焯水 所謂焯水就是將準備好的原料肉投入沸水鍋內(nèi)加熱,煮至半熟或剛熟。焯水的目的是排除血污和腥、膻、臊異味。
操作時,把準備好的料袋、鹽和水同時放入鍋中,燒開,熬煮。水量要一次摻足,不要中途加涼水,以免使原料受熱不均勻而影響原料肉的水煮質(zhì)量,一般控制在剛好淹沒原料肉為宜??刂坪没鹆Υ笮。员3忠好嫖⒎?,煮制40min左右,不蓋鍋蓋,隨時撇除油和浮沫。然后撈出放入容器內(nèi),用涼水洗凈原料肉上的血沫子和油脂。
(4)備清湯 待原料肉撈出后,將鍋內(nèi)的湯過籮,去盡鍋底和湯中的肉渣,并把湯面的浮油撇凈,至湯呈微清的透明狀即可。
(5)碼鍋 原料鍋要刷洗干凈,不得有雜質(zhì)、油污,放入1.5~2kg的凈水,以防干鍋。用一個約40cm直徑的鐵箅墊在鍋底上,然后再用20cm×6cm的竹板(豬下巴骨、扇骨也可以)整齊地碼在鐵箅上。碼肉時,一定要碼緊、碼實,防止開鍋時沸騰的湯把原料肉沖散,并把經(jīng)熱水沖洗干凈的料袋放在鍋中心附近,注意碼鍋時不要使肉渣掉入鍋底。把清好的湯放入碼好原料肉的鍋內(nèi),并漫過肉面,中途不要加涼水。
(6)醬制 碼鍋后,蓋上鍋蓋,用旺火煮2~3h。然后打開鍋蓋,放入適量糖色,達到棗紅色,等到湯逐漸變濃時,改用中火燜煮1h。用手摸肉塊是否熟軟,尤其是肉皮;看肉湯是否黏稠,湯面是否保留在原料肉的1/3。達到以上標準,即為半成品。
(7)出鍋、冷卻 達到半成品時應(yīng)及時把中火改為小火,小火不能停,湯汁要起小泡,否則醬汁出油。出鍋時將醬肉塊整齊地碼放在盤內(nèi),皮朝上。然后把鍋內(nèi)的竹板、鐵箅取出,使用微火,不停地攪拌湯汁,始終要保持湯汁有小泡,直到湯汁呈黏稠狀。如果顏色淺,在攪拌時可繼續(xù)放入一些糖色,使成品達到栗色。把熬好的醬汁倒入潔凈的容器內(nèi),繼續(xù)攪拌使醬汁的溫度降至50~60℃,用炊帚尖部點刷在醬肉上,不要抹。晾涼即為醬肉成品。
如果熬醬汁把握不好,又沒有老湯,可用豬爪、豬皮和醬肉同時醬制,碼放在原料肉的最下層,可解決醬汁質(zhì)量和醬汁不足的缺陷。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選膘肥肉滿的新鮮牛肉,如用凍牛肉則首先應(yīng)用活水浸泡一晝夜進行解凍。將肉刷洗后剔骨,按前腿、后腿、腰窩、腱子等不同部位截選,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切成1kg左右的肉塊。
(2)調(diào)醬 將甜面醬和適量的清水在鍋內(nèi)攪拌均勻,把醬渣撈出,煮沸1h,撈出浮沫后用大火燒煮。
(3)碼鍋煮制 用骨頭墊鍋底,將較老的肉碼在骨頭上,腿和腿子肉碼在中層,嫩肉碼在最高層,待鍋燒開后,將配料袋投入鍋內(nèi),用壓鍋板將肉壓好,燒開4h。開鍋第一小時撇去浮沫、雜質(zhì),以去腥去膻,每小時上下倒鍋1次,使每塊肉熟爛一致,根據(jù)耗湯情況酌情加入老湯、鹽和肉湯,再用文火煨煮4h。每隔1h再倒鍋1次,等熟爛適度即可出鍋。
(4)出鍋 冷卻出鍋時要盡量保持肉形的完整。晾涼后即為成品。
(七)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河南傳統(tǒng)的地方特產(chǎn),歷史悠久。其特點是造型美觀,皮色鮮艷,香味四溢;熟爛適中,用手一掰,骨肉分離,用牙一咬,肉茬整齊;五香酥軟,肥而不膩,骨酥可嚼。道口燒雞制作的要訣為“若要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即為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種佐料。
1.參考配方
雞100kg,砂仁15g,豆蔻15g,丁香3g,草果30g,肉桂90g,良姜90g,陳皮30g,白芷90g,食鹽2~3kg,飴糖1kg,味精300g,蔥500g,生姜500g。
2.工藝流程
道口燒雞制作的工藝流程為:原料雞的選擇→屠宰煺毛→去內(nèi)臟→漂洗→腌浸→整形→油炸→煮制→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雞的選擇 選擇健康的柴雞,現(xiàn)在一般多用淘汰蛋雞為原料,不過最好選用半年至兩年以內(nèi)、體重1~1.5kg的母雞。原料雞的選擇影響成品的色、形、味和出品率。
(2)宰殺去內(nèi)臟 原料雞候宰20h后,采用“切斷三管”法宰殺,放血完全后,用58~65℃的水浸泡1~2min,待羽毛可順利拔掉時即行煺毛。雞背朝上,頭朝前,然后在雞頸部右側(cè)切開皮膚3cm,用手指把食管嗉囊摘去。再在下腹部肛門前開3cm左右的小橫口,用手指伸入剝離雞油,依次取出雞的胃、腸、心、肝、肺等全部內(nèi)臟后,冷水洗凈雞體。
(3)清洗 把雞放在清水中漂洗30~40min,目的是浸出雞體內(nèi)殘血。
(4)腌浸 將配好的八味香辛料搗碎后,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nèi),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1h,然后在料液中加食鹽,使其濃度達13°Bé。最后把漂洗好的雞放入鹵水中腌浸35~40min,中間翻動一兩次。
(5)造型 為了使雞外觀漂亮,將腌制好的雞用清水沖洗后放在加工臺上,腹部朝上,左手穩(wěn)住雞身,將兩腳爪從腹部開口處插入雞的腹腔中,兩翅交叉插入口腔,使之成為兩頭稍尖的獨特造型。最后用清水漂洗一次,并晾干水分。
(6)上色油炸 油炸的目的是使雞表皮色澤美觀。將整形后的雞用鐵鉤鉤住雞頸,用沸水淋燙2~4次,待雞水分晾干后再上糖液(飴糖與水按1∶3組成)。用刷子在雞全身均勻刷三四次糖液,每刷一次要等晾干后再刷第二次。將上好糖液的雞放入加熱到170~180℃的植物油中翻炸,油溫控制在160~170℃,待其呈橘黃色時即可撈出。油炸時動作要輕,不要把雞皮弄破。
(7)煮制 在腌浸的鹵中加適量水煮沸后,加鹽調(diào)整咸度,再加適量的味精、蔥、姜,把雞放入,用文火慢慢煮2~4h,將溫度控制在75~85℃范圍內(nèi),等熟后撈雞出鍋。出鍋時要眼疾手快、穩(wěn)而準,確保雞形完整、不破不裂。
(1)原料選擇 選擇健康的母雞或當年的其他雞,要求雞只肥嫩,體重1.2~1.5kg。
(2)宰殺、整形 頸部刺殺放血,切斷三管,放凈血后,用65~75℃熱水浸燙,撈出后立即煺凈毛,沖洗后,腹下開膛,取出所有內(nèi)臟,用清水沖凈雞體內(nèi)外,將雞兩腿交叉插入腹腔內(nèi),雙翅交叉插入宰殺刀口內(nèi),從雞嘴露出翅膀尖,形成臥體口含雙翅的形態(tài),瀝干水后待加工。
(3)上色和油炸 用毛刷蘸取糖液(白糖加水煮成或用蜜糖加水稀釋,按1∶4比例配成)均勻地刷在雞體表面。然后把雞體放到燒熱的油鍋中炸制3~5min,待雞體呈金黃透紅的顏色后立即撈出,瀝干油。
(4)燜煮 將香辛料裝入紗布袋,隨同其他輔料一起放入鍋內(nèi),把炸好的雞體按順序放入鍋內(nèi)排好,鍋底放一層鐵網(wǎng)可防止雞體粘鍋。然后放湯(老湯占總湯量一半),使雞體全部浸泡在湯中,上面壓上竹排和石塊,以防止湯沸時雞身翻滾。先用旺火煮1~2h,再改用微火燜煮,嫩雞燜6~8h,老雞燜8~10h即可。
(5)出鍋撈雞 ?;鸷螅〕鲋衽藕褪瘔K,盡快將雞用鉤子和湯勺撈出。為了防止脫皮、掉頭、斷腿,出鍋時動作要輕,把雞平穩(wěn)端起,以保持雞身的完整,出鍋后即為成品。
(九)廣州鹵豬肉
廣州鹵豬肉是廣州人民喜愛的肉制品,其原料選擇較隨意,產(chǎn)品色、香、味、形俱全,常年可以制作。
1.參考配方
豬肉50kg,食鹽1.2kg,生抽醬油2.2kg,白糖1.2kg,陳皮400g,甘草400g,桂皮250g,花椒250g,八角250g,丁香25g,草果250g。
2.工藝流程
廣州鹵豬肉制作的工藝流程為:原料選擇與整理→預(yù)煮→配鹵汁→鹵制→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選用經(jīng)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豬肋部或前后腿或頭部帶皮鮮肉,但肥膘不超過2cm。先將皮面修整干凈并剔除骨頭,然后將肉切成0.7~0.8kg的長方塊。
(2)預(yù)煮 把整理好的肉塊投入沸水鍋內(nèi)焯15min左右,撇凈血污,撈出鍋后用清水洗干凈。
(3)配鹵汁 將香辛料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25kg,小火煮沸1h即配成鹵汁。鹵汁可反復(fù)使用,再次使用需加適量配料,鹵汁越陳,制品的香味愈佳。
(4)鹵制 把經(jīng)過焯水的肉塊放入裝有香料袋的鹵汁中鹵制,旺火燒開后改用中火煮制40~60min。煮制過程需翻鍋2~3次,翻鍋時需用小鐵叉叉住瘦肉部位,以保持皮面整潔、不出油,趁熱出鍋,晾涼即為成品。
鹵豬雜的一般工藝流程為:選料與整理→清煮→鹵制→成品。
3.操作要點
(1)選料與整理 原料選自經(jīng)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豬肝、心、肚、腸。①將豬肝摘去苦膽,修去油筋,用清水漂洗干凈,在表面劃些不規(guī)則的刀口,以便鹵汁滲入內(nèi)部。如有肝葉被膽汁污染,應(yīng)去除干凈。②將豬心用刀切為兩半,但須相連。除去淤血,剪去油筋,用清水洗凈。③將豬肚置于竹籮內(nèi),加些精鹽和明礬屑,用木棒攪拌,使黏液不斷從竹籮縫隙中流出,然后取出豬肚,放入清水中漂洗,除去肚上的網(wǎng)油及污物。洗凈后放入沸水中浸燙5min左右,刮凈肚膜,用清水再次清洗。④豬腸先撕去腸上的附油,去掉污物,用清水洗凈,然后將腸翻轉(zhuǎn),放入竹籮內(nèi),用整理豬肚的方法,除去黏液,再用清水洗凈,盤成圓形,用繩扎住,以便燒煮。肚、腸異味較重,整理時應(yīng)特別注意清洗。
(2)清煮 鹵制品原料不同,清煮方法略有差異。豬肝一般不經(jīng)清煮,其他內(nèi)臟則須清煮,尤其肚、腸清煮尤為重要,以除去異味。肚、腸清煮方法:先將水燒沸,倒入原料,再燒沸后,用鏟刀翻動原料,撇去鍋面浮油及雜物,然后改用文火燒煮。清煮時間:豬腸為1h,豬肚為1.5h。清煮完后,撈出原料置帶孔的容器中,瀝去水分,以待鹵制。豬心清煮:在水溫燒到85℃時下鍋,燒煮20min即可。
(3)鹵制 按配料標準取蔥、姜(搗碎)、桂皮、大茴香分裝在兩個紗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連同黃酒、醬油、精鹽、砂糖(占總量的80%)放入鍋內(nèi),再加入坯料重量一半的水。如有老鹵,應(yīng)視其咸淡程度酌量增減配料。然后用文火燒沸,倒入坯料,繼續(xù)文火燒煮20~30min,直到燒熟為止。將燒熟的產(chǎn)品撈出,放入有鹵的容器中,隨鹵保存。取出鍋中一部分鹵水,撇去浮油,置另一鍋中,加砂糖(占總量的20%)用文火熬濃即成鹵汁,供食用或銷售時涂于產(chǎn)品上,以加重產(chǎn)品的色澤和口味。剩余鹵水應(yīng)妥善保存,循環(huán)使用。
4.成品規(guī)格
鹵豬肝:外形完整,色澤紅中帶褐,質(zhì)地柔軟,外涂濃稠鹵汁。
鹵豬心:連片,色澤醬紅,外涂濃稠鹵汁。
鹵豬肚:整只,外涂濃稠鹵汁,耐嚼。
鹵豬腸:整條,色澤醬紅,外涂濃稠鹵汁。
(十一)糟鵝
蘇州糟鵝是江蘇蘇州著名的風味制品,以聞名全國的太湖白鵝為原料制作而成。糟肉制品須保持一定冷度,食用時須加冷凍汁并放在冰箱中保存,才能保持其鮮嫩、爽口的特色。
1.參考配方
光鵝50kg(約25只),陳年香糟1.25kg,大曲酒125g,黃酒1.5kg,蔥750g,姜500g,精鹽1kg,白醬油400g,花椒15g。
2.工藝流程
糟鵝制作的工藝流程為:原料選擇與宰殺→煮制→備糟→拌糟→糟制→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與宰殺 選用每只重2.0kg以上的太湖鵝,宰殺開膛、清洗。
(2)煮制 鍋內(nèi)放入光鵝,加水以淹沒鵝體為宜。用大火煮開,撇去血污后加蔥、姜、紹酒,中火煮40~50min后起鍋。起鍋后先在每只鵝上撒一些精鹽,然后將鵝斬劈,分成頭、腳、翅膀和兩片鵝身,一起放入干凈的容器內(nèi)冷卻1h。將煮湯盛到另外一個干凈容器內(nèi),撇凈浮油、雜質(zhì),加入醬油、花椒、蔥花、姜末、精鹽,放置冷卻待用。
(3)備糟 香糟50kg,加1.5~2kg炒過的花椒,再加鹽拌和后,置入缸內(nèi),用泥封口,待第二年使用,稱為陳年香糟。
(4)拌糟 每50kg糟鵝用陳年香糟1.25kg、鹽250g,放入缸內(nèi)。先放入少許上等大曲酒,用手邊澆邊拌,再徐徐加入黃酒100g,直至拌勻、沒有結(jié)塊時為止,稱為糟酒混合物。
(5)糟制 將已冷卻的熟鵝平放裝入糟缸,每放一只要灑適量大曲酒。裝好后再倒入0.5kg左右的冷卻湯,然后蓋上雙層細紗布,將缸口或桶口扎緊,將剩余的冷卻湯、糟酒混合物拌好后倒于紗布上,使湯液徐徐流入糟缸,滲入鵝肉中。待糟湯全部濾完,即將糟缸蓋緊,鵝塊在缸內(nèi)糟制4~5h即為成品。食用時可將缸內(nèi)之糟湯澆在糟好的鵝塊上。
(1)原料解凍 將豬蹄浸泡在自來水中4h,進行水解凍。
(2)清洗整理 將解凍后的豬蹄,用清水清洗,除去表面的污物、雜質(zhì),并用刷子除掉表面的浮皮。
(3)預(yù)煮 將整理好的豬蹄放入開水中,預(yù)煮5min,以除掉異味,豬蹄表面收縮,殘毛直立。
(4)去毛、劈半 預(yù)煮好的豬蹄用自來水冷卻后,用鑷子拔掉殘毛,或用酒精噴燈燎去殘毛。然后用砍刀或斧子將豬蹄劈成兩半。
(5)鹵制 將香辛料包成料包,連同其他輔料一同在清水中燒開,將豬蹄放入,水的量以能淹沒豬蹄為準,先用大火煮開,然后用文火,保證90~95℃燜煮20min。
(6)上色 將鹵制后的豬蹄撈出,趁熱放入上色鍋中。上色鍋中提前放入約10kg的鹵制老湯,并將上色用的輔料溶化、攪拌均勻。將上色鍋燒開,并不斷翻拌豬蹄,慢慢收汁。待汁液快收干時,出鍋。
(7)真空包裝 待豬蹄自然冷卻后,每450g一袋裝入真空包裝袋。裝袋時,要將劈半時的刀切面對在一起。然后根據(jù)不同的包裝袋,調(diào)整好真空包裝機的真空度、熱合溫度、熱合時間,進行真空熱封。
(8)高溫殺菌 將包裝好的豬蹄在高溫殺菌鍋中進行水殺,115℃恒溫50min,反壓冷卻。
(9)貼標、裝箱 將冷卻好的軟包裝高溫五香豬蹄貼標、裝箱。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選用經(jīng)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帶皮去骨豬肋條肉為原料。修凈殘毛、淤血、碎骨等,然后切成10cm寬的方塊肉。
(2)預(yù)煮 將修整好的豬肋條肉放入鍋內(nèi)煮制,上下翻動數(shù)次,煮沸20~30min,即可撈出。
(3)戳皮 取出預(yù)煮的熟肉,用細尖竹簽均勻地戳皮,但不要戳爛皮。戳皮的目的是使豬皮在炸制時易起泡,成品的扣肉皮脆。
(4)上色、油炸 在皮面上涂擦少許食鹽和稀糖(1份麥芽糖、3份食醋配成),放入油溫維持在100~120℃的油鍋中炸制30~40min,當皮炸起小泡時,把油溫提高至180~220℃再炸2~3min,直到皮面起許多大泡并呈金黃色時撈出。為防皮炸焦,油鍋底放一層鐵網(wǎng)。鍋內(nèi)油不需過多,因主要炸皮面,否則因油炸時間長,影響成品率。
(5)切片、蒸煮 將油炸后的大肉塊切成1cm厚的肉片,與輔料拌勻,然后把肉片整齊地排在碗內(nèi),皮朝下,放在鍋內(nèi)蒸1.5~2h,上桌時,把肉扣到盤子里,即為成品。
在一些地方,群眾習(xí)慣用芋頭或土豆作為配料,將芋頭等切成片(大小厚度與扣肉相同)后,油炸約5min,與肉間隔放在碗內(nèi)一起蒸,這樣風味更好,食之不膩。
(十四)低溫醬鹵牛肉
傳統(tǒng)五香牛肉加工過程中,煮制時間長,耗能多,產(chǎn)品出品率低,而低溫醬鹵牛肉以成熟牛肉為原料,利用低溫熟制、真空包裝、二次殺菌綜合柵欄技術(shù)和真空滾揉技術(shù),在鹵湯中加入1%的中草藥,使制品柔嫩多汁、風味獨特、軟硬適中、營養(yǎng)保健、品質(zhì)優(yōu)良、出品率高。驢肉、羊肉、兔肉亦可參照此工藝生產(chǎn)。
1.工藝流程
低溫醬鹵牛肉制作工藝流程為:原料選擇與整理→注射腌制→鹵煮→冷卻、裝袋→真空封口→蒸煮殺菌→冷卻檢驗→成品。
2.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選擇健康無病、新鮮的成熟牛分割肉,剔除表面脂肪、雜物,洗凈分切成0.5kg的肉塊。
(2)腌制 先將腌制劑、大豆分離蛋白等腌料配制成鹽水溶液,其中復(fù)合腌制劑0.04%、大豆分離蛋白2%,用鹽水注射機注入肉塊中。
腌制時可靜止腌,在2~5℃下腌制24~48h。也可采用滾揉腌制。滾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它能夠破壞肌肉組織原有的結(jié)構(gòu),使其變得松弛,便于腌料的滲透和擴散;能促進可溶性蛋白質(zhì)的浸提,增強肉的保水性,提高制品的嫩度。滾揉條件一般控制為滾筒轉(zhuǎn)速8r/min,溫度為3~5℃,工作時間40min/h,間歇時間20min/h,總處理時間14~18h。
(3)鹵煮 在夾層鍋中進行。先配制調(diào)味料,按如下比例配制:山楂0.4%、枸杞0.3%、山藥0.3%、肉蔻0.05%、八角0.2%、花椒0.15%、桂皮0.1%、丁香0.04%、姜2%、草果0.2%、蔥1%、食鹽3%、糖1%、酒1%。將香辛料裝入雙層紗布袋作為料包,放入水中煮沸后保溫1h左右,至風味濃郁,即成鹵湯。鹵湯是決定醬鹵制品風味的主要因素,鹵湯越老,風味越好。每次鹵煮時都要將老鹵加入,料包用3~5次后更換。鹵湯熬好后,將肉、食鹽、糖等加入,保持沸騰30min,撇除浮沫,再加入醬油,在85~90℃下,保溫120min,使肉熟并入味。出鍋前20min可根據(jù)口味需求加入適量酒和味精,以增加制品的鮮香味。
(4)冷卻、裝袋 鹵煮完成后將肉塊撈起瀝干水分,冷卻、分切。將肉順著肌纖維方向切成34cm厚的塊狀,根據(jù)裝袋規(guī)范裝入蒸煮袋中,一般每袋凈重以250g或400g為宜。
(5)真空封口 將肉塊裝入包裝袋,約占包裝袋2/3的體積,用真空包裝機封口。
(6)蒸煮殺菌 于100℃水中蒸煮15~20min,以殺滅包裝過程中污染的微生物,提高制品的貯藏性。殺菌參數(shù)應(yīng)以產(chǎn)品的保質(zhì)期、裝袋量、生產(chǎn)衛(wèi)生情況等進行優(yōu)化。結(jié)合鹵煮時間進行殺菌參數(shù)優(yōu)化對于保持產(chǎn)品的質(zhì)構(gòu)和風味具有重要的作用。
(7)冷卻、檢驗 殺菌后,將制品在0~4℃下冷卻24h,使其溫度降至4℃左右,檢驗并剔除“砂眼”袋。
(1)原料選擇與整理 選擇牛前腿、后腿、西冷肉為宜,修去脂肪、軟骨、淋巴、淤血、污物等,分切成250g左右的小塊,用清水沖漂去肉表面的血污,瀝干水分。
(2)腌制滾揉 向原料中加食鹽2.2%、復(fù)合磷酸鹽0.3%、小蘇打0.2%、白糖1.5%、玉米淀粉1%、蔥姜汁0.3%、亞硝酸鹽0.01%、異抗壞血酸0.05%、冰水15%(均為與原料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將腌制料與肉混合均勻進行腌制,腌制肉的初始溫度控制在8℃以下。根據(jù)企業(yè)生產(chǎn)設(shè)備條件,也可用注射腌制法。
將滾揉工藝與腌制過程結(jié)合,真空滾揉效果最好,采用間歇滾揉方式,滾揉時間應(yīng)酌情掌握,腌制總時間應(yīng)不少于36h。
(3)預(yù)煮 水沸騰后將肉加入,并保持沸騰,以便肉表面浸提蛋白或附加蛋白能快速凝固,減少肉內(nèi)水分流失,一般預(yù)煮時間為15~20min,預(yù)煮時不斷撇去表面浮油及雜物。
(4)白鹵 鹵水配方:水100kg,豆蔻0.6kg,蔥1kg,砂仁0.3kg,姜0.5kg,八角0.1kg,桂皮0.1kg,月桂葉0.1kg,丁香0.04kg,雞骨架10kg。將香辛料包好,與雞骨架入鍋加水熬制2h左右,撈出雞骨架,濾去沉渣及浮沫,再加入精鹽2kg、白糖1.2kg,放入預(yù)煮后的牛肉,于90~95℃燜煮40min,出鍋后自然冷卻至15℃以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