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想當然覺得,孩子愛玩手機,是因為自制力差,討厭學習。凱文·韋巴赫認為,電子游戲是人性與設計過程巧妙融合后的產物,可最大限度激發(fā)用戶內在動機需求。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渴望變強,渴望交友,是他們最大的需求。當這兩種需求,在現實世界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去虛擬世界尋找答案。兩位老人家里著火,被困在屋內。其中一人身亡,另一人身上有多處刀傷。
原來,這兩個男孩長期沉迷游戲,竟然想效仿游戲中的行為殺人,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警方調查發(fā)現,兩個孩子性格孤僻,家庭離異,學校里沒朋友,成績也是倒數。于是,他們就會鉆進游戲,尋找破解恐懼、重新強大的方法。正如王國峰老師說,兩感雙低的孩子,很容易出現焦慮、自卑、習得性無助等狀態(tài)。這些,都是為了彌補現實中成績不好、無人疼愛、缺少朋友、弱小自卑的缺憾。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差,挫敗感強,或者交不到朋友,被孤立、不合群。
美國心理學家萊奧納德·薩克斯寫過一本書,名叫《浮萍男孩》。書里提到,在世界范圍內,男孩會遭遇四大“成長陷阱”,其中一個就是電子游戲。那么,不同家庭的教養(yǎng)模式,決定了孩子在遭遇陷阱時,會直接跳進去,還是巧妙避開。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身上往往有個共同特征,那就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可現在迷上手機游戲,已經掉到幾百名,甚至開始逃學。在我多次引導之下,他終于開口說話:“我恨死他們了!”其實,男孩并不討厭學習,只是討厭讓他喘不過氣的爸媽。晚自習已經很累,到家后,他們還要拿出買的試卷讓他做;成績稍有下降,他們就會沒完沒了地指責,仿佛他是罪人;每天逼著男孩吃所謂“營養(yǎng)餐”,美其名曰“媽媽為你好”。
男孩說,他受夠了,決心和家長對著干,于是開始沉溺游戲,讓他們放過“廢物”的自己。當家庭功能紊亂,教養(yǎng)問題頻發(fā),孩子很難健康成長。不同孩子的發(fā)育水平和大腦機制,存在很大差異。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一流,雙感也強,可還是會被手機游戲吸引。因此,糟糕的家庭關系和教養(yǎng)模式,同樣是孩子沉迷手機的“原罪”。
成為孩子和游戲之間的橋梁
紀錄片《游戲人生》中,主人公王剛,在網吧待了10年后猝死。早在2018年,游戲成癮,已經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入精神疾病,足以看出手機游戲的危害之大。作為家長,我們沒有辦法消滅手機游戲,但可以成為孩子和游戲之間的橋梁。在浙江精神衛(wèi)生醫(yī)院,有個叫小龍的初二男生。可想而知,小龍固然已經成癮,可親子關系也冷到了冰點。按照韋巴赫德的觀點,電子游戲本身就是順應人性的產物。如果你的孩子沉迷手機,第一件事不是責罵,而是先檢查一下自己。
一個廢寢忘食玩手機的家長,背后往往跟著一個同樣沉迷的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多是無意模仿的結果。而充分利用無意模仿機制,把優(yōu)良行為傳遞給孩子的家長,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比起沒收、斷網、責罵等暴力行為,正向干預往往效果更好。精神世界足夠飽滿,自然不需要去虛擬世界尋求安全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