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國醫(yī)大師顏德馨幼承庭訓,隨父顏亦魯習醫(yī),16歲時考入上海中國醫(yī)學院,隨程門雪、徐小圃、秦伯未等中醫(yī)大家學習。他廣泛閱讀各家學說,尤喜名家醫(yī)案醫(yī)話,對血液病、腎病有深入研究。從醫(yī)70余年,顏德馨從臨床治療中摸索出三條思路:其一為“振奮陽氣”,陽氣與人體強弱有密切關系,對久治不愈的證候,輒加附子,往往能獲取意外效果;其二從“血為百病之胎”立法,采用活血化瘀藥攻克疑難雜證,亦多殊功;其三謂“脾統四臟”,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皆賴脾胃之轉輸水谷精微,脾榮則四臟皆榮,脾衰則四臟俱衰。本版今起刊載其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以饗讀者。
顏德馨教授于上世紀50年代后期即研究血液病的中醫(yī)療法,并從血液病的辨治深入到對中醫(yī)氣血理論的研討,對《黃帝內經》《傷寒論》《諸病源候論》《千金方》《普濟本事方》《仁齋直指方》《儒門事親》《醫(yī)林改錯》《臨證指南醫(yī)案》《血證論》等醫(yī)籍素有研究。經過多年的實踐,他深感“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之論的臨床意義重大,創(chuàng)立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辨證觀點及以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治則,認為氣血學說在疾病防治方面有著非常大的潛力和廣泛運用的前景。
氣血病變是臨床辨證的基礎
顏德馨教授認為氣血病理變化在八綱、衛(wèi)氣營血、臟腑等辨證方法中,占首要地位。中醫(yī)辨證核心是“八綱辨證”,八綱之中,雖無氣血兩字,但氣血內容確盡貫于八綱之中。八綱辨證的總綱是陰陽,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中,陰陽雙方保持相對平衡,如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出現病理狀態(tài)。而氣血是人體陰陽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正平,則陰陽平衡,疾患消除。表里辨證與氣血關系也極為密切,表證辨證多宗“衛(wèi)氣營血辨證”,而衛(wèi)屬氣,營屬血;里證不外乎臟腑病變,而臟腑病多與氣血相關。虛實辨證更不能舍氣血而言虛實,不論何種虛證,多兼有氣虛或血虛,不論什么實證,皆與氣血瘀滯有關。寒熱辨證是兩種性質絕對相反的病變,但寒熱病變均直接影響氣血的正常生化功能,熱則煎熬氣血,寒則凝澀氣血,而氣血的寒熱病變又直接反映到體征或癥狀的寒證與熱證。故顏德馨教授認為氣血病變是臨床辨證的基礎,也是疑難病證的辨證基礎。
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疾病不論來自何方,首先均干擾氣血的正常功能,而使之紊亂,以致陰陽失去平衡協調,經脈瘀阻不通,氣血循行失常。這既是常見病的發(fā)病過程,也是疑難病證的發(fā)病規(guī)律,疑難病證雖然表現怪異罕見,致病因素錯綜復雜,但在復雜的病變中大多要涉及氣血,進而造成臟腑組織功能紊亂,不論是器質性疾病,還是功能性疾病,均是以氣血為樞紐。氣血通暢不僅反映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的充盈健旺,也表明臟腑組織生理功能的正常,氣血沖和,百病不生,若一旦氣滯血凝,臟腑經脈失其所養(yǎng),功能失常,疾病即隨之而起。因此,在診治疑難病證時,必須重視氣血流暢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顏德馨教授根據《素問·舉痛論》“百病生于氣”的理論,提出“氣為百病之長”之說。氣為一身之主,周流全身,以溫煦內外,使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得以正常活動,若勞倦過度,或情志失調,或六淫外襲,或飲食失節(jié),均可使氣機失常,而出現氣滯、氣逆、氣陷等病理狀態(tài)。氣機升降失常也是導致痰飲、瘀血等病理產物內生的根本原因。血液的流行有賴于氣的推動,即所謂“氣為血帥”;津液的輸布和排泄,有賴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即所謂“氣能生津”。氣機一旦失常,即可產生瘀血、痰飲等病變。氣血是疾病發(fā)展的兩個階段。邪之傷人,始而傷氣,繼而傷血,或因邪盛,或因正虛,或因失治、誤治,邪氣久戀不去,必然伏于血分。故顏德馨教授主張對痼疾、頑癥、勞傷沉疴、累年積月之內傷雜病、疑難重癥等慢性病從血論治,并重視氣對血的統攝調節(jié)作用。
總之,各種疾病的發(fā)病大多要涉及氣血的多種病變,它與任何一臟一腑的病理變化都可發(fā)生聯系,氣血失和,循行受阻則會導致臟腑功能紊亂,進而出現功能低下和病理障礙,所以從氣血角度辨證,可以把握疾病的整體病機,通過疏通調和氣血就可調整臟腑功能活動,使其從病理狀態(tài)轉至正常生理狀態(tài),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
疑難病證大多表現為寒熱錯雜,虛實并見,邪正混雜,而其病機則均涉及氣血。顏德馨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論點,初病氣結在經,久病血傷入絡,導致氣滯血瘀,故瘀血一證,久病多于新病,疑難病多于常見病。
久發(fā)、頻發(fā)之病從瘀。
病時輕時重,時發(fā)時止,年久不愈的沉疴、頑癥、痼疾等疑難病當從瘀論治。初病在氣,久病入絡是病變發(fā)展的規(guī)律,疑難病纏延不去,反復發(fā)作,導致體內氣血流行受阻,脈絡中必有瘀凝。清代醫(yī)家傅山指出:“久病不用活血化瘀,何除年深堅固之沉疾,破日久閉結之瘀滯?”信然!
奇癥怪病從瘀。
奇癥怪病之證無定候,無病位,忽痛忽癢,時上時下,幻聽幻視,或有不可名狀之苦,其因不可究,既無色診可查,又無脈癥可辨,皆可從瘀論治。多因六淫七情,引起氣機逆亂,氣血乖違;或因失治、誤治、病久影響生化之源而致血瘀;或因胎孕產后、外傷等原因導致瘀血停滯,氣機失宣,郁滯脈絡,著而不去,最終形成難治之證。
久虛羸瘦從瘀。
五勞七傷,消耗氣血引起極度消瘦虛弱的慢性病謂之久虛羸瘦,表現為肌肉消瘦,飲食減少,面色白光白,心悸神疲,四肢乏力,或寒或熱,或肌膚甲錯,面色黧黑,久虛羸瘦,正氣不足,推血無力,體內必有瘀血內潛,亦可從瘀論治。
久積從瘀。
癥積久而不去,多由瘀血內結所致。不論寒積、水積、氣積、痰積、濕積,積久則礙氣阻血,氣血不行,瘀從中生,久積為瘀,久瘀必結,久而為腫為瘤,故久積不愈當從瘀論治。
一些慢性病,或反復發(fā)作的疑難病如心腦血管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脈管炎、硬皮病及增生性疾病等,視虛補之,視熱寒之,視寒熱之,或攻補兼施,或寒熱并用,常法論治,百藥不效者,當從瘀論治。這類病證多由氣血乖違,機體功能紊亂,以致寒熱夾雜,虛實互見,故而攻之無效,補之無益,唯有疏其血氣、令氣血條達,方能奏效。
論治以“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為大法
活血化瘀法能夠疏通臟腑血氣,使血液暢通,氣機升降有度,從而祛除各種致病因子。因此對疑難病證的治療有著積極意義。實踐證明,活血化瘀法對多種疑難疾病有著較為滿意的療效,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脈管炎、慢性腎炎、尿毒癥、紅斑性狼瘡、偏頭痛、腫瘤、新生兒硬腫癥及五官、皮膚等科的疑難病證。顏德馨教授數十年來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多種復雜頑固、久治不愈的疾病,不僅在臨床上取得療效,而且在實驗研究上也取得了客觀指標的支持,曾對臨床中565例疑難病證患者作了血液流變學測定,發(fā)現均有血瘀陽性指征,經活血化瘀法治療好轉后,實驗室指標也相應好轉。在長期臨床實踐的基礎上,顏德馨教授創(chuàng)立了衡法治則。
清代程國彭《醫(yī)學心悟》提出了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治療法則的理論,在當時,對繼承總結中醫(yī)治則起了推動作用。但沿習迄今,中醫(yī)的治療學已有很大進展,“八法”已不能包括中醫(yī)學所有的治法。
瘀血是產生氣血不和的重要因素,血液循經而行,環(huán)流不息,周而復始,濡養(yǎng)全身,若因各種原因(氣滯、寒邪、熱邪、出血、外傷、久病、生活失宜等)而出現血行不暢,或血液瘀滯,或血不循經而外溢,均可形成血瘀。瘀阻脈道內外,既可影響血液正常流行,又可干擾氣機升降出入,以致機體陰陽氣血失衡,疾病叢生?;钛龇軌蚴柰庋?,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其作用已遠遠超過“通行血脈 ,消除瘀血”的含義,既不是“攻法”,又有異于“補法”“和法”等,所以可以稱其為“衡法”。所謂衡者,具有平衡和權衡之義,能較全面反映活血化瘀法的疏通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衡法的組成,以活血化瘀藥為主,配以具有行氣、益氣等多種作用的藥物組合而成,能夠調暢氣血,平衡陰陽,發(fā)揮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的作用,適用于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等多種疾病。(本文摘自《海派中醫(yī)——顏氏內科》)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LQ)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