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死,其實不由人。正因不由人,人的生死之謎,哪怕窮盡人的智慧,恐怕也難找到答案。
從人性的角度看,“好死不如賴活”是人的天性,所以,明知人終難免一死,明知人活著是苦比樂多,哪怕是掙扎求存,也要頑強地活著;而且,不但要活著,還要力爭活得快活一點。沒有誰一出生,一見活著太苦,終有一天會死,就去尋死,相反,人會更珍惜活著的時光,會想活得更好,因這就是人性。
從人生的角度看,人活著的意義,不在起點和終點,而在于活著的過程。人的終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墳。但從起點到終點的道路卻千差萬別,不斷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自己認(rèn)為有意義的道路,就是人活著的全部意義所在。人一旦感到了活著的意義,就不會主動去尋死;只有那些感到了無生趣的人,才會去自尋死路。
當(dāng)然,不同的人,活著的意義也不同。一般人,能娶一個好老婆,有一份好工作,老了有兒孫孝順,就會覺得很滿足。非凡人,要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造福人民,或造福人類,才會覺得不枉此生,才會感到活著的意義。而對某些更超凡的人,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去探尋生命的奧妙、宇宙的奧妙,超脫生死,無限延長活著的過程,也就是與天地同在,宇宙不滅,生命不止,這就是人在世間修煉的目的。當(dāng)年的釋迦牟尼就是為了解開生死之秘從而超脫生死,才選擇放棄王位,離開王宮,走上了一條修煉的道路,苦修了49年,最終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了大智大慧、大覺大悟的圣者。
其實,所謂人生,不過是人泡在苦中,泡在情中,慢慢品味活著的過程;這過程不過百年,所以人皆感生命苦短。但正因生命苦短,人才更要努力地活著,因只有活著,生命才有希望,有未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