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老張果老,名列“八仙”之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張果老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他是唐代武后、玄宗時代的一個名氣很大的道士,人們對他的尊稱,也是他模樣長得老,顯得歲數(shù)大。 關于張果老的鄉(xiāng)里身世,史書記載不詳,或者說“不知何人也”,或者說“晦鄉(xiāng)里世系以自仙”,一直不太清楚。根據(jù)考證,邢臺
張果老山上唐代唐玄宗御敕古碑記載,張果老乃邢州廣宗人,即今邢臺市廣宗縣人。《
全唐詩》第八百六十卷中錄有張果老的一首詩《
題登真洞》:“修成金骨煉歸真,洞瑣遣蹤不計春,以草漫隨青嶺秀,閑花長對白云新。風搖翠條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自是神仙多變異,肯教蹤跡掩紅 張果老 塵?!? 據(jù)張果老自稱,他是帝堯時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歲。他出入常乘一匹白驢,每倒騎之,日行萬里,休息時,便把這驢像紙一樣折疊起來,置于巾箱中,乘則以水噴之,便又成了真驢。 唐人宗、高宗聞其名召之,皆不去。后來,武則天又派入去請他,不得已,他跟著使臣上了路。當走到一名叫“妒女廟”的地方時,又假裝死去,直挺挺倒在路上,不一會兒,尸體也腐爛了。使臣只好如實向武則天報告。唐去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聽人報告說張果老沒有死,便派使臣裴晤去中條山清他。裴晤見張果梁齒落發(fā)白,很不起眼,有點看小起他。張果老見狀,便又來了個氣絕身死,嚇得裴晤趕緊焚看相求,張果老這才蘇醒過來,但仍不肯進宮。唐玄宗聞奏后,認為裴晤辦事不中用,又命中書舍人徐嶠帶璽書相請。 張果老進宮,唐玄宗問他:“先生得道者也,何故齒發(fā)衰朽如此?”張果老回答:“我是齒落發(fā)落發(fā)稀時得的道,只好這副樣子。今陛下見問,不如把齒發(fā)盡去了更好?!闭f罷,把自己的頭發(fā)拔了個精光,又將牙齒敲掉。唐玄宗忙說:“先生何故如此?且去歇息?!钡粫海瑥埞嫌肿吡顺鰜?,面貌大變,“青鬢皓齒,愈于壯年”,唐玄宗十分驚奇。 唐玄宗十分佩服張果老,就授他“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唐玄宗還有個好道的女兒,叫
玉真公主,唐玄宗就想把她嫁給張果老。不料,張果老卻堅辭有受,還唱道:“娶婦得公主,十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唱完大笑不止,然后掏出紙驢,吹氣成形,倒騎驢背走了。 此后,張果老去游四方,敲打著漁鼓筒扳,在民間傳唱道情,勸化世人。于是,人們便將張果老說成
唱道情的祖師爺了。所謂道情,源于唐代的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恩想。明清流傳甚廣。題材也更廣泛,在各地同
民間歌謠結合而發(fā)展成多種曲藝如
陜北道情、義烏道情、湖北漁鼓、
山東漁鼓、四川竹琴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