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口訣:**一點一豎把線連**
1.正常心電圖在P波提前0.02s開始畫梯形圖;
2.交界性逸搏心率(早搏、逸搏)是提前0.08s;
3.梯形圖沒有單位,10ms相當于梯形圖的一個“單位”;
4.易顫期:就是因為臨界相(絕對不應期向有效不應期過度的時期)太亂套。太復雜,既有不應期的不同,也有傳導性的不同;好的,此時正好滿足折返激動的條件,一個適當?shù)募泳蜁l(fā)生房顫或室顫;
5.心室易顫期相當于T波頂峰前30ms;
6.心房易顫期相當于R波降支與S波之間的時間;
房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P'波,P'形態(tài)與竇性P波不同,P'波后常繼以QRS-T波群,P'-R≥0.12s,QRS形態(tài)多與竇性一致,可伴心室內(nèi)差異性傳導,代償間期多不完全!
這里留一個小問題:為什么房早的代償間期多不完全?
室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寬大畸形QRS-T波群,其前無相關P波,代償間期多完全,ST-T呈繼發(fā)性改變(與室早主波方向相反)。
二度Ⅰ型竇房阻滯:P-P間期逐漸縮短,直至一次P波脫落出現(xiàn)長間歇,P-P間期呈漸短-突長規(guī)律,最長P-P間期<最短P-P間期的2倍,長間歇之前的P-P間期最短,長間歇后的第一次P-P間期>長間歇之外的任何一個P-P間期。
二度Ⅱ型竇房阻滯:P波突然脫落,出現(xiàn)長P-P間期,長P-P間期是短P-P的整數(shù)倍(通常是2~3倍)。
二度Ⅰ型房室阻滯
這里留一個小問題:為什么房早的代償間期多不完全?
房性早搏沖動常侵入竇房結,使后者提前除極,竇房結自發(fā)除極再按原周期重新開始,形成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偶見房性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償間歇。
二度Ⅱ型房室阻滯
梯形圖對理解心電圖改變 即發(fā)生過程 發(fā)生環(huán)節(jié) 發(fā)生的原理很有幫助
1、由于竇房結沖動在體表心電圖上無法顯示,代表竇房結的S垂直線在A行P波起始的左前0.06—0.12S(一般0.08—0.10S)處的S行內(nèi)作直線,兩垂直線間距代表S-S間距
2、文氏型竇房阻滯梯形圖:由于竇房結沖動在體表心電圖上無法顯示,S-S間距可由P-P間距間接推算出來,一般情況下:S-S間距=文氏周期長度(等長傳導時間)/(等長傳導周期內(nèi)P波數(shù)+1)
上圖S-S間距=(950+900+830+1395)/(4+1)=815
房性早搏的為什么代償間歇不完全呢?因為起源于心房異位提前的心臟搏動,房性早搏沖動常侵入竇房結,使后者提前除極,竇房結自發(fā)除極再按原周期重新開始,形成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偶見房性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償間歇。
今天在加班,晚上有事外出,沒時間整理圖片,翻了個老帖,大家先看看!
這三張?zhí)菪螆D對是同一份心電圖的三種解釋!
室性并行心律的兩個室性異位搏動間距相等或存在最大公約數(shù),這是為什么呢?
室性并行心律的兩個室性異位搏動間距相等或存在最大公約數(shù),這是為什么呢?
個人是這樣理解的,大家不要見笑哈。
室性并行心律的起搏點周圍存在傳入阻滯,因此外界的興奮是不能傳入而干擾這個起搏點的頻率的,所以這個室早就按他自己的固有頻率按部就班的傳出來。這就形成了為什么室性并行心律的聯(lián)律間期不固定、存在融合、及兩個室性異位搏動間距相等或存在最大公約數(shù)。
這兩份圖都僅取了一小段,逆P不是很明顯,也無前后對比,判斷起來有點困難,不過這張圖主要是想介紹下這兩種心動過速的梯形圖表示方法,兩者放在一起,順便也引出一個問題,供大家討論:
梯形圖 1,S竇房結 SA竇房交界區(qū) A心房 AV房室交界區(qū) V心室
2,各個線長代表傳導時間 斜率代表速度 箭頭指方向 /中斷傳導
3,起始點可代表沖動發(fā)起的部位
所以用病變梯形圖與標準梯形圖對比 可以一目了然看出 起搏點位置 傳導情況 病變位置等尤其是對分析復雜心電圖很有幫助但是前提還是要先掌握各種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 反復應用后可能更習慣
因為不能像他們一樣有具體的圖形傳上 所以只能這樣說幾句
其實從梯形圖形成過程看 主要是反映“電路”傳導情況。能反映波形(振幅)的改變嗎如病Q波預激波(能反映出旁路傳導嗎?舉例講解下好嗎,謝謝。) ST-T改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