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香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遠在上古時期,人們就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草木本身的自然香氣,涂香、佩香、食香、香柴筑屋、香藥鋪地,香泥涂壁。
黃帝也認為香可以養(yǎng)生“五氣各有所主,唯香氣湊脾”。
《尚書》中,出現(xiàn)“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也有“黍稷非馨,明德惟馨?!?/p>
那時的祖先就已經(jīng)有了香文化的意識。
周朝時,疆域擴大至南方,發(fā)現(xiàn)了香料的存在,使用香料便形成了貴族之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人更是對香有了更深層次的提升,用以寄托美好的品質(zhì)。
如屈原《離騷》中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等對香的描述。
孔子也感嘆
“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的幽深高傲,便停車撫琴,作《漪蘭》之曲。
雖然那時的香只是蘭、蕙、椒、桂等香草香木的天然原料,但文人借香明志的愛好已經(jīng)顯現(xiàn),并影響后世。
到了漢朝,部分香料由諸國上貢,以漢武帝為首的貴族階層極力推廣香文化,以湯沐香、儀式用香等使得香道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
漢末至魏晉,佛教盛行,焚香出現(xiàn),以香供奉成為了一種宗教儀式,用于與神靈溝通。
蕓蕓眾生在香氣的熏染下,得到平靜,得到期愿,也不失為一種安慰。佛教的用香持續(xù)地在歷史長河中發(fā)揮它深遠的影響力來使得香道文化深入人心。
隋唐時代,國家達到空前繁盛的時期,絲路海路開通、經(jīng)濟繁榮,制香販香發(fā)展繁榮、香文化交流益廣,豐富了各種行香方式,熏衣,沐浴,禮佛,出行等等方面。
社會各階層已經(jīng)離不開香的存在,文人附庸風雅,民間衣食住行也處處用香,上層貴族則以香凸顯地位身份。
沿襲至宋,便在文人雅士間形成了品香、斗茶、插花、掛畫的'四般閑事’文化。
他們將品香,制香,焚香不斷優(yōu)化改進,使得香道文化日益深厚。
至明代,香道又與理學、佛學結(jié)合為“坐香與課香”,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問的一門功課。
佛門與文人營建香齋、靜室與收藏宣德爐成為時尚。
清朝康雍乾盛世時期,香道文化深入日常,文房之中,香爐、香瓶、香盒組成書齋案供,并陳設香案、香幾。
在歷代文人雅士的提升之中,香道文化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高度的藝術(shù)品質(zhì),立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林。
香道文化因其修身養(yǎng)性的特質(zhì),受到了歷朝歷代王公貴族的追捧,文人雅士揮墨歌之詠之,從眾多傳世的詩文中也很容易品味到我國香道文化的深厚積淀。
到如今,香道文化已經(jīng)走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無論祭祖禮佛,還是喝茶焚香,亦或靜心品馨,都有其獨特的存在方式。
中國的香道文化讓人心靜平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
塑造了中國人文雅沉穩(wěn)的品質(zhì),形成了以香認知鑒賞心靈的精神內(nèi)核。
由此,中國在香道文化中得到了恬淡雅致與芬芳和諧的禪意生活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