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B 現(xiàn)代漢語
大的國家,遵行水德,以下流為上;天下陰靜處所,是自然萬物陰陽交合的地方。牝,能以靜積累動的力量,因為下流交合的緣故,所有陰靜的處所,必然水流匯集。大的國家以低微姿態(tài)包容小的國家,小的國家會信服;小的國家以低微姿態(tài)交好大的國家,大的國家會包容。所以說有的國家以低微姿態(tài)去交好,有的國家在低微姿態(tài)去支持。大的國家不過是求得包容,實現(xiàn)民生的安居樂業(yè);小的國家不過求得支持,有民生事務(wù)時獲得幫助,實現(xiàn)民安。既然國家之間都有彼此需求,那么大的國家最好用卑微的姿態(tài)行事。
C 各家注釋
1河上公注:治大國如江海者下流,不逆細(xì)微。大國,天下之士民之所交會。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倡也。女所以能屈於男,陰勝陽,以安靜不先求之。
2王弼注:江海居大而處下,則百川流之。大國居大而處下,則天下流之,故曰大國下流也。天下所歸會也。靜而不求,物自歸之也。其靜,故能為下也。牝,雌也。雄躁動貪欲,雌常以靜,故能勝雄也。以其靜復(fù)能為下,故物歸之也。
3杜光庭注:大國以謙為用,則小國歸仁。巨海以下為資,則百川朝會。故喻牝以柔勝,政以靜彰,故大國以謙下聚人,小國以卑順奉上,各安其位,互得其宜。理國理身,斯為至訓(xùn)矣。
4王安石注:大國下流者,如眾人之所惡也,非君子惡居之下流也。交者,眾人之會,能處眾人之所惡,則天下之動,莫不歸之矣。蓋天下之交,交于牝而已。蓋以小事大者,人之易;以大事小者,人之難。惟其人之所難,故老子以大者宜為下。
5呂吉甫注:知以道治其國,固不傷其人矣,而不知所以交天下者,則己雖不傷人,而有傷其人者矣。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是乃所以交天下而保其人之道也。蓋天下之交牝,而牝常以靜勝牡,而所以勝者,由以靜為下故也。大國誠能居下流以致天下之交,則牝陜靜為下而勝牡之道也,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則所謂或下以取之也。
6蘇轍注:天下之歸大國,猶眾水之趨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7時雍注:水以善下,故江海能為百谷王。大國欲兼畜人,亦以其下流而已,故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交,萬物生,人道交,功勛成,是謂天下之交,然必自處以柔靜而后可,牝常以靜勝牡而牡歸之者,以靜為下也。
8邵若愚注:治大國者,宜體天道,下濟(jì)流行。夫天下之交,合也觀天下之牝,牝,柔靜也。牝常以靜勝牡,牡,剛動也。以靜為謙下法。故大國以用也謙下小國,則取小國附之。
9王夫之注:道莫妙于受。受而動,是名受而實不受也。欲受而動,是實受而名不受也。天下相報以實,而相爭以名,陰陽之于人固然,況人事乎?語其極,則欲“兼畜人”,非能畜人;欲“入事人”,非能事人。何也?實元動也,況欲之而又不能靜乎?愈大則愈可受。人能為陰陽之歸,其處下尤甚。靜其欲,靜其動,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也。
10林虞齋注:借大國小國之得所欲,以喻知道之人,宜謙宜靜,非教人自下以取勝也。三代而下,世有取國之事,故因其所見以為喻爾。下流者,自處于卑下也。大國之人能自卑下,則可以合天下之交,譬如牝者以靜而勝其牡也。
D本注
1本篇為治外篇之五,闡明國家管理中對外事務(wù)的處理原則。國者,邦也,邦者,家也,守家以靜為安,本也。世間萬物,皆為陰陽五行所化,任一國家,不出此理。物皆有所長,皆有所短。國之長短,優(yōu)劣適然,外用不失自我,內(nèi)用不丟民生,國用本也。本靜,根固,長生也。
2下流,水之德,下流見水,而有德;牝,陰也,牡,陽也;牝為自然陰陽交合之所,孕育萬物之源頭。牝,為陰,取靜,在下,居陰陽交合之力,生就萬物。
3國分大小。大國,以大持大而強凌,取于滅亡;小國,以小為小而自卑,生于隙地;大國以下姿,懷柔而包容,則民眾安居樂業(yè);小國本下以下,周繞大國之下,民眾也自得安樂。故用下是解決國家之間,不同事務(wù)的原則,用下以取,用下而取,非名利人等認(rèn)知,下固守水德,德歸于一,一則民安國泰。
4國家事務(wù),明細(xì)雜多,不過大國求于互相包容,而民眾安居樂業(yè)為本;小國求于交好有事獲得幫助,實現(xiàn)民安;道雖有不同,接以民生為本,固道同也。
5大者,以大為大,物壯既衰,雖大而不久,國亦如此。國要昌盛,尋深根固柢之理;社會大道,水德為本,國家與人,莫不遵循,以下求于陰靜,匯于水德而長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