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M孝通
點擊加載圖片
作為父母,不僅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責任。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是他們實現(xiàn)理想的再一次機會。
所以對于生命的養(yǎng)育,中國人歷代都是不辭辛苦,耐心教導。
而從心理學來說,一個人性格的塑造和其童年聯(lián)系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秉性是在其年幼時期養(yǎng)成的。而在這養(yǎng)成過程中,父母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點擊加載圖片
還在前幾年的時候,每個家庭大部分都是嚴父慈母,父親在家庭中充當一個嚴厲的角色,母親則多的是陪伴孩子一個溫柔教導孩子的角色。
但到現(xiàn)在,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遷,虎媽貓爸的現(xiàn)象也非常常見。以前的女孩子,凡是和溫順可愛掛邊的都比較討人喜歡。
現(xiàn)在的女孩子有了更多的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發(fā)展自己不同的個性。社會對于女孩子和男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少,逐漸呈現(xiàn)包容性現(xiàn)象。
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父母常說的哪些話會耽誤其一生?
點擊加載圖片
1.你要聽話
你要聽話,不僅是一種對你的期待,也是一種命令式的教育。
我們小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你要聽話”,但從事心理學久了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其實是對孩子的一個錯誤引導。
很多家長會疑惑,自己將自己畢生所學教授給孩子,怎么就成了一個錯誤的引導呢?
他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在教會他如何體驗生活去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而是告訴他你不用去感受生活是什么樣,你只需要聽我說就可以了。
父母是在強制性的控制他,建立自己的威信,沒有準備機會給孩子表達他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缺乏自我意見的表達,當他處于一個比較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時,他就會很難表達自己內(nèi)心所想,所處對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完全成為一個依附于別人的鼻涕蟲。
更嚴重的是,當他到了結(jié)婚論嫁,有了新家庭以后,還什么都聽服于別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和選擇。
那他不僅在社會中走不開,在組建感情和家庭中,也是一大失敗者。
過于強勢的父母,終究會將孩子培養(yǎng)成“媽寶男”,“啃老族”等。
點擊加載圖片
2.你要懂事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jīng)說過,懂事是一個很深的絕望。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身邊那些比較懂事,明大理的人,他們一般都不灑脫,有心事自己藏著,特別容易敏感,容易抑郁。
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了“你要懂事”的思想。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任性和個性的發(fā)揮都是錯誤的。
我的一位讀者,因為他有一個身患殘疾的弟弟,全家的焦點自然而然就全部放在了弟弟身上。
自小對她來說有了好東西都要留給弟弟,自己應該學會懂事,學會照顧好弟弟,做好家務,學會賺錢,給弟弟看病。
結(jié)果就是弟弟過的很囂張跋扈,雖然后面病已經(jīng)治好了,弟弟變得和正常人一樣,但他還是會壓榨自己的姐姐。
而姐姐因為其父母的一句“你要懂事”,在弟弟的陰霾下活了30多年,沒有朋友,沒有愛人,也沒有父母的疼愛。直到現(xiàn)在,她每每都會懷疑自己到底是為了什么而活著。
的確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要不著糖吃。
點擊加載圖片
3.我是為了你,或者我是為了你好
“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每次當我們和父母有矛盾,堅持我們自己選擇的時候,父母都會說這句話,“我是為了你好,你以后會明白的”。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過于執(zhí)著于自己,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條件,自己的孩子應該做到什么樣的一個學習地位才肯善罷甘休。
你覺得非常痛苦的同時,非常認真努力付出的同時,自己的孩子也在艱苦地承受著這一切。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這些都不是一個孩子內(nèi)心所渴求的東西。他們和你發(fā)生爭執(zhí),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
點擊加載圖片
被你無數(shù)次的“我是為了你好”打壓下去。
孩子會覺得看到你為自己辛苦的付出,自己感到內(nèi)疚而進行妥協(xié),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情,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方覺得委屈自己,另一方覺得非常內(nèi)疚,這種這種感情在心理學上叫做道德優(yōu)越感。說白了就是孩子,因為其內(nèi)心道德的指責而對你進行妥協(xié)。
點擊加載圖片
小結(jié)
“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边@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的一句話。
當我們深切地了解到教育的本質(zhì)的時候,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和孩子進行溝通,是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那些話是不應該對孩子說的?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陳淺淺
編輯|陳淺淺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參考資料|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聯(lián)系客服